观念篇/我有白内障 何时该做手术?
健康养生 2023-05-31 22:37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记者陈立凯/摄影)
白内障是老年人视力障碍的主因之一,根据中央健保局统计,台湾每年约有11万至12万名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出现白内障最主要原因是老化,眼睛原本透明的水晶体里,负责聚焦光线,不过,当水晶体的可溶性蛋白质变得不可溶时,就产生混浊,因而防碍光线穿透到视网膜。
健保→55岁后 水晶体有给付
白内障症兆,水晶体会由年轻时的透明状,逐渐变黄,甚至产生深咖色,也就是俗称的「变熟」。
早年白内障开刀效果较差,患者摘除水晶体后,会变成高度远视,超过1000度,需戴像「七先生」一样的厚重凸透镜,但随着开刀技术进步,很少人会再如此,而会换人工水晶体。
55岁以前,置换白内障人工水晶体,健保需专案申报,55岁以后健保给付,需视力在0.4以下,不过,需视患者生活需要,勿局泥视力数字迷思,如果影响生活甚巨,患者或许应考虑换人工水晶体。
征兆→朦胧光晕 近视突暴增
岁月不饶人,白内障好发60岁过后的人,常觉得视力模糊,原本清晰的影像变得朦胧,影像也会重叠,或出现光圈、光晕,也有人近视度数加深而老花眼减轻。
但白内障不是老人的专利,40岁到50岁的近视族,如果原本近视600度以上,度数突然增加,很可能水晶体硬化,增加眼睛的折射率,使得事物的聚焦在视网膜前,而使近视度数暴增,也是白内障的征兆之一。
治疗→取出晶体 置换人工物
白内障手术,就是把混浊的水晶体摘除,等于眼球内少了一片聚焦镜片,又丧失了自动对焦功能,手术后一定要补一个镜片。
1.超音波晶体乳化术并人工水晶体植入一般白内障多使用这类手术,这种手术切口比较小,以超音波把水晶体乳化后吸走,伤口无需缝合或只要缝个1、2针。
2.囊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水晶体植入如果白内障太严重时,会采用这种方式,需切开较大伤口,把整个水晶体核取出,常要缝6到7针。
水晶体→两选择 球面、非球面
人类眼睛的水晶体,原本就是非球面的,可供我们看远、中、近的事物,早期人工水晶体为球面;近3、4年有非球面人工水晶体问世,可提高对比视力,提供更清晰的影像。
一般非球面人工水晶体为3万多元;另一种6万元的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水晶体,则还可以对抗老花眼,它的设计是把光线分散,使得眼睛聚焦可看远、中、近,否适合这类人工水晶体,可透过眼底镜,或视网膜扫描仪确认。
老年人<.b>现在健保给付硬式、软式的球面人工水晶体,如果是老年人,日常生活大多是看电视,单焦点的球面人工水晶体就够了。
上班族若还需要工作的上班族,平常仍需耗费大量眼力,才需考虑多焦点非球面人工水晶体。
检查→术前评估 非人人手术
1.检查视力开刀前必须检查视力,若视力只剩0.1,一般认为即使拿掉白内障,视力进步有限。
2.是否为糖尿病患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白内障手术的帮忙也有限。
3.有无黄斑部病变若视网膜黄斑部病变或散光超过100度,不建议多焦点人工水晶体,可能使视力品质降低,远近皆看不清楚;视网膜黄斑部病变者,仍可选非球面人工水晶体。
4.确认囊袋完整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人工水晶体,如水晶体囊袋不完整,由于固定水晶体的韧带可能松弛,人工水晶体有可能位移,就不适合放置非球面或多焦点的人工水晶体,只适合放球面人工水晶体。
并发症→适当处理 多可复原
手术虽进步,仍有人可能有并发症,如角膜水肿、高眼压、发炎、出血或感染。如白内障过熟或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或虹彩炎者,手术风险较高,但适当处理多会复原。
该文章《观念篇/我有白内障 何时该做手术?》由网友『?非祢⒏嫁ヾ』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上一篇:治牙Q&A/治牙周病 不能光靠抗生素
下一篇:老人健康照顾 从「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