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能无法自理? 行动医疗可协助
北市一名年过八十的张爷爷近年来因为黄斑部病变,导致两眼视力只剩下0.1,不但无法自理生活,更无法从事最喜欢的报纸阅读。至医院求诊后,经过详细的评估及访谈,终于成功透过集成性窗口申请到身心障碍手册,并取得了扩视机,才重拾阅读的乐趣。
视力变差不敢出门 恐生忧郁与社交退缩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黄胜坚总院长表示,根据卫生福利部2016年统计,全台请领视障手册共57,085人,约占总人口数的0.24%,其中台北市有6,241人。但事实上,低视能人数却远大于领有视障手册人数。黄胜坚表示,许多民众都因视网膜病变、黄斑部病变或是青光眼等造成低视能,有些病友甚至因视力变差,不但连走出家门都成问题,还有忧郁和社交退缩等情况发生。
集成性窗口 快速检查并接受照护
低视能的患者必须及早治疗,但许多高龄长者却常因行动不便,而难以到医院就诊,,北市联医与工研院合作研发「一只皮箱」的行动医疗服务,深入社区提供视力检查,成立视觉复健中心集成门诊,使行动不便的长者除了能就近检查之外,也能接受完整照护。
年龄增长罹患眼疾 沟通及行动力将丧失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副总院长翁林仲提醒,随着年龄增长,罹患退化性眼疾的机会便会大增,常见包括遗传造成的色素性网膜失养症(夜盲症)、糖尿病造成的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导致的黄斑部病变及视网膜剥离等,都会让原有良好的视力逐渐或瞬间恶化,使人丧失沟通能力及行动力。
专业协助低视能病友 仍能自主生活
不过,眼科部主任蔡宜伦强调,低视能的病友并不是双眼完全没有光觉,只是恶化的视力需要仰赖旁人照护,才渐渐丧失自尊心与自信心。蔡宜伦主任表示,其实只要经过专业的协助,并使用适合的辅具,学习了新的生活技巧,低视能病友还是可以重建自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