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儿童食物过敏的六大迷思
健康养生 2023-06-01 09:34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书名《从现在开始,带孩子远离过敏》
作者黄宁
出版社天下杂志
出版日期2014/08/05
您一定有接受过家人或朋友好心的劝告「某某食物容易造成过敏,不要常给小孩吃。」有没有很耳熟?于是许多的孩子被禁止吃鱼,不能吃蛋,没有奇异果可以品尝,每天的食物是清淡的白粥配蔬菜。哎呀,好可怜噢!这样的迷思可能来自于对过敏疾病的不熟悉,以为一旦对某种食物过敏被诱发之后,就会对其他更多的食物过敏,甚至引起气喘,过敏性鼻炎之类的疾病。其实这些担忧可能都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家长太紧张了啦! 迷思一搞错机率
很多人都说鸡蛋蛋白容易过敏,但儿童发生蛋白过敏的机率,大约只有一到二%左右。至于其他常听到的海鲜、花生和豆类等等食物,致敏机率则都小于一%。也就是说,一百位儿童当中,只有一位吃了某种食物,会发生过敏现象。
大家想一想,有必要为了那一位过敏儿童,来剥夺剩下九十九位孩子「吃」的权益吗?别人家的小孩过敏,并不见得我家的也会过敏;甚至于爸爸妈妈过敏,小孩也不见得会过敏,真的不必先入为主。
迷思二搞错国家与人种
食物过敏也是有分国家与人种而有所不同的,举例来说,美国的儿童很怕花生过敏,好莱坞电影也常常出现误食花生酱之后,脸变成猪头的剧情。在台湾,花生过敏却非常罕见,我在门诊几乎一整年没碰到一个。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长毛的水果容易引起过敏」,有听说过吗?中奖的水果有奇异果、水蜜桃、红毛丹等等。根据台湾本土的研究却发现,最常造成过敏的水果是芒果、番茄、草莓、香瓜和橘子。咦?说好的「毛」呢?原来奇异果等等食物,也是来自国外的数据,可能只是白种人比较容易过敏的水果吧!
迷思三搞错凶手
比如说,有些宝宝吃了米精之后,身体长出疹子,妈妈忧心忡忡地问我「孩子怎么会对淀粉过敏呢?这样将来怎么养大?」我总是安慰妈妈,凶手不一定是米,可能是米精制品所添加的人工香料,或者是保存剂等等造成过敏,而非食物本身的作用。此时若换成自己电锅煮的粥,宝宝就没有过敏现象,妈妈就可以松一口气,继续尝试下一种食物了。
这种情形也常常发生在水果身上,有时候孩子并非对水果的果肉过敏,反而是果皮所引起的。不要笑,因为台湾很多人认为水果连皮一起吃比较健康,所以把果皮也送到果汁机里打给孩子吃或喝,过敏对象甚至是果皮外面残留的农药,而不是水果或果皮本身。
迷思四感染当过敏
婴儿时期常常会有一些病毒感染,而这些病毒可能完全没有引发咳嗽和鼻涕症状,只是让宝宝身上长出一些病毒疹,很不巧的同一天孩子吃了一片香蕉,从此妈妈就认定香蕉是违禁品,不再尝试。多么可惜,一念之差,就剥夺了孩子摄取一种健康营养食物的机会。如同前面所提到的,病毒感染引起的荨麻疹,也是时常会让家长误会某无辜食物为凶手的状况之一。
除非过敏到快要休克,否则若吃完某样食物后,孩子发出轻微的疹子,或引起轻微的腹泻,先别急着帮食物打叉叉。可以暂停您所怀疑的食物两个礼拜,之后要再尝试一口,若连续两次都出现同样的症状,那才真的考虑一岁后再试吃。因为免疫耐受性的产生,可能让那一种食物过敏猪羊变色,重出江湖,不再引起过敏症状了也说不定。各种食物当中,大概只有花生不太会诱发耐受性,终身不能再碰,不过正如我前面所描述,台湾花生过敏的人反正很少。
迷思五过度解读过敏严重度
有时候孩子只对牛奶蛋白过敏,家长却扩大解读,误以为将来什么食物都会过敏,甚至把孩子的过敏性鼻炎、气喘,通通归咎在各种食物过敏所造成的。
的确,对A食物过敏,有可能也同样对B食物过敏,但没有尝试过,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食物过敏也不会无限上纲的影响到呼吸道,引起气喘或过敏性鼻炎。本书后面我也会提醒,呼吸道过敏〈气喘与过敏性鼻炎〉,大部分都与食物过敏无关。
迷思六忽视可怕的内在诱导物
别忘了过敏疾病最大的敌人,其实是人工食品添加物这个可怕的内在诱导物。有些家长禁止孩子吃鱼、吃蛋,却放任他们喝饮料、吃面包、饼干或零食,这真是不可思议!人工色素或是人工香料这些化学物质的魔掌,早已渗透到孩子的饮食生活当中,影响层面之深之广,几乎到了难以撼动的地步。家长应该主动将家里的零食全部丢掉,并且与学校老师沟通反应,拒绝以零食做为奖励孩子的诱饵。
小叮咛扮演孩子的饮食侦探,一起战胜食物过敏
该文章《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儿童食物过敏的六大迷思》由网友『小妞让爷(づ ̄3 ̄)づ╭个』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上一篇:大数据抗癌!陈建仁倡精准医疗
下一篇:胃绕道手术 糖尿病患摆脱药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