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惹的祸!爱滋感染5年增57%
爱滋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的误解和歧视!根据疾病管制署数据显示,国内截至8月底,已累积通报2万7989例本国籍感染者个案,比5年前增加1万163例,成长57%,可能原因是民众长期对爱滋的误解,间接影响感染者持续治疗的意愿。近期一份调查也发现,逾5成民众不愿和感染者同住、6成不了解如何相处。(影片/露德协会提供)
即使经过多年卫教宣导,国人仍普遍误解爱滋病,感染者生活压力大甚至部分有忧郁现象。
误会难解!爱滋感染生存压力大
台湾露德协会针对1156名网友进行「爱滋感染者相处大调查」,结果发现超过2成受访者认为一起洗澡、泡汤或被蚊虫叮咬,甚至是牵手、拥抱、亲吻都可能被传染;3成民众不愿意雇用感染者或与其一同工作;超过5成受访者拒绝爱滋感染的理发师、美容师或护士之服务;2成受访者得知另一半感染爱滋后,选择分手或离婚。
露德协会秘书长徐森杰表示,爱滋病毒的传染途径包括血液、母子垂直传染、针具共用和不当的性行为,一般的牵手、拥抱或亲吻,甚至是蚊虫叮咬并不会传染,特别是蚊虫叮咬的针状结构,乍看之下与输血用针筒原理相同,但实际上,爱滋病毒无法在蚊虫体内存活,叮咬传染的可能性很低。
,爱滋病毒怕热和消毒水,离开人体30秒至3分钟就会死亡。如果口水中的爱滋病毒含量极少且浓度不足,也不会经由非开放性伤口的皮肤侵入人体。
类似的爱滋防治和卫教宣导已持续多年,但仍有许多民众对爱滋抱持极大的误解和偏见。台大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谢思民表示,就算调查对象不是一般人,而是医疗院所的医护人员,所得到的结论可能也差不多,代表国内医药进步,但国人对爱滋病的认识却仍在原步踏地。
误解惹的祸!爱滋感染5年增57%
谢思民医师(左)和徐森杰秘书长呼吁爱滋感染者勇敢接受治疗,打击爱滋病毒。(摄影/骆慧雯)
规律用药病毒减量 爱滋病=慢性病
只要遵照医师指示规律用药,做好健康管理,爱滋感染者有机会像罹患慢性病的一般人,维持正常生活,但民众的误解和社会氛围的不友善,会间接影响感染者稳定接受治疗的意愿,增加治疗的复杂与困难度。
除了不友善对待,药物的复杂性也是让爱滋感染者放弃治疗的原因之一。谢思民医师表示,感染者开始接受鸡尾酒疗法后,平均12至24周内可使血液测不到病毒量,让抵抗力止跌回升,减少病发和其他病菌感染的风险。
鸡尾酒疗法进化 药物简单化是趋势
不过,接受抗爱滋病毒鸡尾酒疗法的感染者,一天至少需服用3种以上抗病毒药物,早期每颗药仅有一种抗病毒成分,且单颗药物剂量低,感染者一天就要分次按时吞20颗以上药物。谢思民医师表示,这方法虽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增殖复制,但服药方式却相当「不人道」,许多感染者因而放弃治疗。
,服药简单化成为鸡尾酒疗法的新趋势。谢思民医师表示,目前已有三合一式的单锭抗爱滋病毒药物,每天只要吃一次、吃一颗,可大幅提高持续性服药和治疗的意愿。不过,这类单药锭处方药物能否长期规则服用,仍需经医师根据其体质、生活习惯、工作型态等项目做综合评估再处方。
该文章《误解惹的祸!爱滋感染5年增57%》由网友『清风笑我』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