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不足易酿心脏病!6字诀护心
你今天运动了吗?当心!运动不足恐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根据卫福部公布102年国人最新死因统计,心脏疾病跃升为国人前十大死因第2名,其中台湾25岁到44岁人口罹患心脏疾病死亡率更成长近30%,其中又以冠心病最易造成青壮族群猝死。医师表示,缺乏运动,容易形成体脂肪造成肥胖,增加罹患心脏病风险;想要防止心脏病问题找上门,不妨在日常生活中谨记6字口诀加以防范!
心脏病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年轻人也应多加慎防!
国人健康状况量红灯!7成冠心病认知不足
根据中华民国心脏基金会今日发表的「台湾年轻人生活习惯与冠心病认知大调查」发现,在全台总计1086位25岁到49岁的青壮族群,有86%的青壮族群每周运动未达卫福部建议的150分钟的建议标准;近65%的人有睡眠不足的问题(平均每日未达7小时),甚至有高达79%的青壮族群,每日工作平均超过劳动基准法规定的8小时范畴。
且在心脏病认知上,针对最容易引发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发生、致死率偏高的「冠心病(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子认知中,有高达75%的受访者不知道糖尿病是致病重要因素之一。
当心!缺乏运动罹患心脏病风险恐增
对于上述调查结果,心脏基金会副首席执行官叶宏一医师表示,现代人忙碌、紧凑的生活形态,是导致国人健康状况普遍量红灯的重要关键。在长期缺乏运动、工时过长,又缺乏充足睡眠的情况下,不仅容易形成体脂肪,造成肥胖发生,更可能因长时间精神紧绷而加速血管老化,使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三高问题找上门,导致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大幅提升。
运动不足易酿心脏病!6字诀护心
体重每减少1公斤,血压将减少1毫米汞柱。,有过胖问题属于高心脏病风险者,不妨可适度调节饮食、减重来减少危机的发生。
除了三高易导致心脏病之外,叶宏一医师也叮咛,在三高问题中,又以糖尿病问题最容易被患者轻忽。但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致命率较高的冠心症(冠状动脉心脏病)机率,是一般人的2到4倍左右。
防心脏病有秘诀!医师公开6字护心法
想要成功杜绝心脏病问题,不让冠心病问题找上身,究竟该怎么做才对呢?叶宏一医师建议,不妨于日常生活中谨记「S-ABCDE」6字护心法,来加以保养防范。
字诀1/S—控制食物钠含量摄取(Sodium restriction)长期食用高油、高盐等重口味、高度加工的饮食,在钠含量摄取过量的情况下,恐使增高血压问题找上门。长期下来,更会使罹患心血管疾病、心脏病的风险大幅增加。
字诀2/A——限制饮酒(Alcohol limitation)过度饮酒不仅容易伤肝,更会导致高血压问题找上身。
字诀3/B——减重(Body weight reduction)体重每减少1公斤,血压将减少1毫米汞柱。,有过胖问题属于高心脏病风险者,不妨可适度调节饮食、减重来减少危机的发生。
字诀4/C——戒烟(Cigarette smoke cessation)香烟中的尼古丁成分,会加速动脉硬化,让血液黏稠、血管缺乏弹性,一旦引发阻塞会造成缺血性中风,也会增加心肌梗塞的发生风险。
字诀5/D——饮食控制(Diet adaptation)应遵守多蔬、多果、少肉、低卡等4大饮食原则。
字诀6/E——培养运动习惯(Exercise adoption)至少应维持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习惯。
降低副作用!生物血管模架能被人体吸收
至于若自己或家人发生冠心病问题,最希望采用的治疗方式具有什么特性上,62.9%的青壮族群认为「长期副作用小」是最重要的关键要素。对此台湾介入性心脏血管医学会黄瑞仁理事长表示,新式的生物血管模架不仅能有效撑开窄化的动脉,且被人体血管充分分解吸收外,更有降低术后可能副作用或病症复发的效果。
台湾介入性心脏血管医学会黄瑞仁理事长表示,新式的生物血管模架不仅能有效撑开窄化的动脉,且被人体血管充分分解吸收外,相较传统心脏支架,副作用较少。(摄影/洪毓琪)
根据「2014年经导管介入治疗年会(TCT)」的国际临床试验数据发现,使用新式的生物血管模架的患者需要心导管手术治疗的机会,相较于传统涂药支架的7.3%,大幅降低至3.6%;且其术后一年发生心绞痛的机率相较于传统涂药支架的25.6%,大幅降低至16.4%,可谓患者的另一新选择。
【医师小叮咛】
不过,若真不慎出现心绞痛、胸闷,甚至于进行活动或出力时,伴随有胸部沈重感、下颚疼痛、手臂疼痛等疑似冠心病症状时,应尽速就医、寻求专业医师协助。选择最适宜且兼顾未来健康生活的治疗方式,术后才能拥抱健康快乐的人生!
该文章《运动不足易酿心脏病!6字诀护心》由网友『独我一人』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