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测早期肺癌 低剂量CT普及有望

健康养生 2023-06-01 09:36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杨泮池认为高危险族群应做低剂量CT,可揪出早期肺癌。 记者陈正兴/摄影

低剂量电脑断层CT是侦测早期肺癌的新利器,但坊间价格混乱,各医疗院所的定价从3千元到7千5百元不等,对许多民众是一笔不小负担。台湾大学校长杨泮池表示,随着新医疗科技不断演进发展,未来低剂量CT有机会跟肝癌筛检工具的超音波一样便宜与普及。
杨泮池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表示,30年前超音波刚推出,自己还在台大当住院医师,当时院内有教授认为,光是手部触诊及叩诊的理学检查,就能摸出肝脏形状、是否有肝肿瘤,即能判断有无罹患肝癌。医师不该只用超音波检查,而忽略基本理学检查技巧,这种情形很不好。
触诊及叩诊虽能发现肝肿瘤,但杨泮池说,当手能摸到肝肿瘤时,多是3公分以上病灶才可能被摸到,单靠双手诊断早期肝癌仍有局限,根本摸不到、也看不到1公分以下肝癌。一旦肿瘤大到某种程度才能透过理学检查发现肝癌,绝大部分都是晚期,此时癌细胞的折磨及治疗过程,对病人而言更痛苦,预后也较差,整体的医疗花费也较高。
不过,随着科技进步,影像分辨率变好,超音波检查费用下降,现在一次检查不到1千元,肝癌高危险族群定期回诊追踪,每年两次抽血及超音波检查费用约2、3千元,现已成为肝癌筛检的常规追踪工具。
同样地,肺癌也是如此。杨泮池说。虽然目前低剂量CT每次检查费用平均约5千元,但以后低剂量CT会越来越便宜,价格也可能跟超音波做肝癌筛检一样便宜及普及,日后可成为肺癌高危险群的筛检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低剂量CT虽能揪出0.2公分以下的肺癌极小病灶,但外界质疑低剂量CT恐有伪阳性过高疑虑,让民众成天活在罹患肺癌的恐惧阴影下。杨泮池表示,「低剂量CT伪阳性高是错误观念,因仪器不会告诉你得到肺癌,而是告诉你有无病灶」,是否罹癌须由医师判断,确诊与否有一定的流程及判断标准。
他强调,即使影像看到异常,最重要的是追踪病灶有无变大,多久时间变大,因为短时间病灶长大,与1年病灶变大的意义不同,肺癌风险也有差异。
由于国内不吸烟得到肺癌的民众逐年增加,家族史是罹癌的危险因子之一,杨泮池呼吁,若直系血亲或兄弟姊妹有人得肺癌,家属恰巧与罹癌亲人的确诊年龄一样,最好立即接受低剂量CT检查。也就是如果亲人40岁确诊肺癌,家属最晚应在40岁做低剂量CT,才能将对国人死亡威胁最大的肺癌风险降到最低。


  该文章《侦测早期肺癌 低剂量CT普及有望》由网友『身后有我。』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