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染霉菌死亡7成 新一代药物预防

健康养生 2023-06-01 09:37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如果医院病房附近在敲敲打打装潢包括更换天花板,住院的白血病病患要格外小心遭到霉菌感染,一项由台北某医学中心所做的调查发现,院内感染中,霉菌感染的机率近17%(16.7%),也就是每6人即有1人恐染霉菌,且感染霉菌的复发率为3成,死亡率更超过7成,生命风险大增。

台大医院内科部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禄(左)提醒,白血病友要注意感染霉菌的关键期,长庚医院感染科主任黄景泰主任(右)表示,新一代药物可预防霉菌感染。(摄影/黄志文)

白血病是17种好发癌症中,预期寿命损失最多的癌症17.5年,台大医院内科部骨髓移植病房主任唐季禄表示,霉菌感染是白血病疾病恶化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在感染霉菌的关键期主要是在化疗后21天或骨髓移植后100天。主要是因为由于白血病友长期性嗜中性白血球减少、免疫系统受损、使用广效抗生素后引起霉菌繁殖,或是因骨髓移植特殊疗程药物、移植后免疫抑制、移植体与受体之间的排斥作用等,特别容易感染霉菌。

,感染霉菌之后,约有8成5的患者无法确诊,也增加治疗上的复杂度,必需靠医师经验投药。即使确定感染霉菌后,为维持病患免疫力,需先中止化疗疗程,积极投入霉菌清除治疗,研究发现住院天数平均增加30天。

台湾髓缘之友协会设计「2100关键感染霉」转盘让病友掌握预防重点。(摄影/黄志文)

长庚医院感染科主任黄景泰主任表示,当白血病友出现发烧症状,80%可能起因于感染,其中霉菌感染,确诊进程十分繁复。此类病人属侵入性感染,入侵于人体肺部等各器官,即便经多次肺部X光片检查、血液菌种培养、身体评估及理学检查等检测,患部检体依旧采集不易,霉菌培养也耗费时日,在3个月内仍难以确诊,甚至一直无法确诊的也大有人在。

一名50多岁胡老师在14年前罹患白血病,在一年内的4次化疗期间,竟有2次在化疗后约21天出现高烧不退、喘到需戴氧气罩,在菌种培养确定前,先施打抗生素抑制症状;在霉菌感染确诊后,当时即被投予抗霉菌药物「抖抖针」,其所引起的副作用强烈,包含强烈发抖到病床都会跟着晃动,不得已化疗立即中止,住院多延长了近2个月,经家人细心照护,在骨髓移植后目前已康复。

黄景泰主任进一步说明,根据2007年新英格兰期刊最新研究指出,及早采新一代药物预防霉菌感染,可降低33%致死率。以预防性用药而言,建议「广效型抗霉」、「副作用低」为第一线选择,目前已有新一代口服抗霉药物,可有效预防与治疗多种侵入性之霉菌感染,与传统抗霉制剂相较,副作用低,不易对肾脏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预防用药,生活习惯也应该跟着改变,包括勤洗手、保持自身及环境的清洁,避免因气候温暖潮湿,而滋生霉菌,一定要保持清洁干燥;饮食方面要注意卫生,避免吃生食、腌渍的食品,维持适当的睡眠与营养,增加免疫力,有效预防霉菌感染。


  该文章《白血病染霉菌死亡7成 新一代药物预防》由网友『梦里称王』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