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线标靶 治转移性大肠癌增存活
罹患双癌,尤其已经是转移性大肠直肠癌,晚期未必就已是末期,目前治疗突破已可延长存活!1名80多岁陈先生,先后罹患护腺癌、大肠直肠癌,大肠癌甚至转移至肝脏,尽管双癌缠身,未打败他的存活信心。历经前后10次化疗以及标靶治疗,在今年7月结束疗程,有信心战胜病魔,如今又能自信到处旅游趴趴走。
病友陈先生(右)转移性大肠直肠癌经过治疗获得控制,感谢医师的照顾。
台中荣民总医院大肠直肠外科陈周斌主任指出,随着药物不断突破,已经拥有更多治疗利器,有效延长转移性大肠直肠癌患者的存活期,并提高生活品质。传统转移性大肠直肠癌的治疗仅限于化疗,历经30多年临床研发,除化疗之外,现在已添加多线标靶及化疗合并治疗策略,患者平均存活期从原本不到半年提升到两年半。
大肠直肠癌晚期 5年存活率仍有11%
以陈先生为例,是于3年前即101年接受例行检查,意外发现罹患大肠直肠癌,术后两年以为没事,不料去年5月回诊时,检查报告显示,肿瘤指数超高,进一步超音波及断层扫描,确诊癌细胞转至肝脏。于是先接受健保给付血管新生抑制剂标靶合并化疗,稳定控制肿瘤后,今年3月间透过手术成功切除肝转移病灶。历经前后10次化疗以及标靶治疗,终于在今年7月结束疗程,肿瘤获得控制,提升患者的存活机会。
据统计,大肠直肠癌连续7年蝉联国人癌症排行榜之首,平均每35.1分钟多增加1名大肠直肠癌病例,且罹患人数逐年上升。最新癌登数据显示,大肠直肠癌死亡率占所有癌症第3位,仅次于肺癌、肝癌,存活率偏低,大肠直肠癌平均寿命减少13年之多。
全线标靶 治转移性大肠癌增存活
(左)病友陈先生与(右)台中荣民总医院大肠直肠外科陈周斌主任。
,大肠直肠癌晚期就等于是末期了吗?陈周斌主任指出,在新诊断大肠直肠癌病人中,每5人就有1人已经转移,5年存活率仍有11%。30年来转移性大肠直肠癌的治疗,从过去只有一种化疗武器,到现在多线标靶及化疗治疗组合,对患者来说,选择性增加且有助提升存活率。
标靶加入 提升转移病灶手术切除率及存活率
陈周斌主任表示,目前转移性大肠直肠癌治疗在第一、三线皆有健保给付标靶药物,第一线治疗有两种健保标靶药物可以选择,包括血管新生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第三线健保则仅给付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两种药物都能带来很好的治疗效果,但如果用对顺序,则有机会可以使用到两次健保标靶,降低负担。
两次标靶接力使用,让治疗变得有效,且活得更久。目前健保针对转移性大肠直肠癌第一线标靶药物治疗,仅给付使用24周,但健保疗程完毕不代表治愈,建议即使病情稳定仍应继续使用标靶,争取最佳存活机会。
「换化疗不换标靶」全线标靶 治疗新趋势
陈周斌主任表示,不论大肠直肠癌患者的癌细胞基因是否产生变异,在一线治疗都可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剂,即使治疗一段期间后,肿瘤恶化,仍可使用相同标靶药物,只需换其他化疗药物。研究发现,「换化疗不换标靶」治疗方法,能够延长患者存活期,第二线持续使用相同的血管新生抑制标靶药物,可降低3成恶化风险、2成死亡风险,疾病无恶化存活期延长近6个月,提供医师、患者另一项新机会,患者可多与医师讨论,选择适合的药物。
该文章《全线标靶 治转移性大肠癌增存活》由网友『抒情的荒野上』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