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象高是怎么回事
健康养生 2023-06-01 12:10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血象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白细胞数目(WBC)
中性粒细胞数目和比例(neut%)
淋巴细胞数目和比例
嗜酸细胞数目和比例
嗜碱细胞数目和比例
单核细胞数目和比例
红细胞数目
血红蛋白
红细胞容积
平均红细胞容积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网织红细胞数目和比例
血小板数目
医生根据血象可以对一些疾病做出基本的判断。例如,白细胞数目增高常见于感染、应激(如手术、创伤等)、急慢性白血病等,如果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或数目增多,多是细菌性感染;白细胞减低常见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症、骨髓纤维化等);嗜酸细胞增多则常见于寄生虫感染(如蛔虫)、过敏、自身免疫病和肿瘤,而嗜酸细胞减少常常是伤寒的表现。
血象是指单位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值。血象高一般是指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总数高,即白细胞计数超出正常范围,很多原因可引起白细胞计数增高,如感染、外伤、血液病等等。
正常数量的白细胞参考值(4~10)10/L(4000~10000/Mm)。
临床上所说的血象高就是“白细胞增高”的问题
1)白细胞(WBC)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常参考值新生儿10000--20000/mm3;儿童5000--11000/mm3;成人4000--10000/mm3。
2)对于血象高,应该确定病因,找出症结后方可“对症下药”。
以下给你介绍门诊常见血象高的诱因,望对照治疗
生理性血象高的诱因
生理性血象高一、胎儿及初生儿白细胞常在10.0--20.Oxl0上标9/L。
生理性血象高二、孕妇妊娠5个月以上时,白细胞总数常可达10.5x10上标9/L或更高,后期可达20.0x10上标9/L,分娩是因阵痛和产伤可进一步增高,但如无并发症,产后2周左右渐趋正常。
生理性血象高三、剧烈的运动和劳动可使白细胞高达12.0x10上标9/L,甚至20.0x109/L以上,致血象高。
生理性血象高四、暴热和严寒,白细胞总数常有一过性增高,即血象暂时升高,复温后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
病理性血象高的诱因
病理性血象高一、某些细菌性感染所引发的疾病,特别是化脓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症和全身性感染,如脓肿、化脓性脑膜炎、肺炎、阑尾炎、中耳炎、扁桃体炎、脓胸、肾盂炎、输卵管炎、胆囊炎及败血症等。
病理性血象高二、某些病毒性感染所导致的疾病,乙型脑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等。
病理性血象高三、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大手术后,烧伤,急性出血严重创伤,血管栓塞等。
病理性血象高四、过敏反应,如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急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等。
病理性血象高五、中毒反应,如各种药物中毒,农药中毒,重金属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症等。
病理性血象高六、肿瘤及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等。
病理性血象高七、应用某些升白细胞的化学药物促使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化疗和放疗治疗期间因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时,需要尽快提升白细胞而进行下一步疗程治疗的患者。
临床上,人们常把血常规中的白细胞(WBC)偏高称作血象高。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参考值(4~10)×109/L(4000~10000/mm3)【0.001】
临床意义
增高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恶性肿瘤及白血病等。
降低这是化疗病人最常见的副作用。,某些感染、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也可出现。
化验单中还有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1)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50~0.70(50%~70%)【0.01】
临床意义
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放射线或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病毒性感染、伤寒、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等。
(2)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
正常参考值0.01~0.05(1%~5%)【0.01】
临床意义用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等。
(3)嗜酸性粒细胞(E)
正常参考值0.005~0.05(0.05%~5%)【0.01】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及血液病等。
减少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大手术病情严重及传染病、伤寒、副伤寒等病患者。
(4)嗜碱性粒细胞(B)
正常参考值0~0.01(0%~1%)【0.01】
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某些转移癌。
减少无临床意义。
(5)淋巴细胞(L)
正常参考值0.25~0.35(25%~35%)【0.01】
临床意义
增多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常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等。
减少接触放射线及应用皮质激素之后。
(6)单核细胞(M)
正常参考值0.03~0.08(3%~8%)【0.01】
临床意义
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减少临床意义不大。
你的血象偏高我想一般是肩周炎引起,最好能提供详细的化验结果。
肩周炎症状好转后,血象一般会恢复正常。
参考资料
治疗肩周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甾体抗炎药可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在关节剧痛情况下,可小量应用以缓解疼痛,缓解后即停用。
①阿司匹林3~6g/日,分3~4次口服;或水杨酸钠,6~8g/日,分3~4次口服。水杨酸盐类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无心脏炎者首选此药。该药服后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或胃出血,应注意观察。
②消炎痛具有抗炎、退热、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5mg,每日2~3次,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溃疡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③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饭后服。本药用量小,用次少,不良反应比阿斯匹林、消炎痛为轻,故为常用药。但仍可引起溃疡病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哺乳妇女、儿童禁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变态反应,控制炎症发展,减少炎症渗出,但一般尽量不用。药如强的松,每日10~20mg,分2~3次服;或地塞米松每日1.5mg,分2次服。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海风藤15g,桑枝10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