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习俗 隐藏中医养生密码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节就要到了。本周末就是端午小长假了,在这个气候宜人的初夏,很多人已经酝酿好了小长假行程,或近郊游玩,或回家探亲……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节日是纪念屈原的,“但据史书记载,早在夏代就有这个节日了,古人在这个节日寄托了卫生健身、祛病辟邪的民俗。”中医介绍说,端午节里的习俗,如吃粽子、挂艾草、吃鸭蛋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隐藏了很多中医养生的密码。
吃咸鸭蛋 滋阴清肺祛湿热
在很多人小时候的记忆里,端午节不仅要吃粽子,还会分到各种蛋类,鸡蛋、咸鸭蛋、鹅蛋等等。拿着十几个属于自己的美味,小孩子们都会如获至宝,因为终于可以有属于自己支配的食物了,有的还要东藏西藏,最终连自己都找不到了,会闻着蛋臭味发出一声叹息,辜负了这些美味。
端午节为何要吃蛋呢?各种蛋类从营养角度说不就是优质蛋白的象征吗?张景孝介绍,这也是顺应节气的饮食。在中医里,鸡蛋黄是一味滋阴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而鸭蛋本性偏凉,味入心,具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在阳气旺盛的时节,可以帮助祛除体内的湿热。这样看来,端午节吃蛋都是从顺应节气,防病祛病的角度出发的。
挂桃枝艾草 开窍防疾病
每年端午节前夕,市场上都会有兜售桃枝、艾草的小摊,很多年长的市民就会买回家挂在门口,但如果真问起端午节为什么要悬挂艾草,却鲜有人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张景孝主任介绍,有采集艾叶、菖蒲和桃枝挂在门楣和窗户上的习俗,是取其辟邪的寓意。而从中医药用的角度来说,艾叶与健康也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俗语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草是一种十分好的中草药,古人说悬艾草辟邪,其实就是取其治病、防病的寓意。
张景孝主任介绍,艾草早在我国古代就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特殊气味,驱虫的效果很好,而且属性辛温,能净化空气、有芳香通窍的作用。目前中医也常以艾叶或艾条来做针灸或草熏,可通畅全身的气血,提升免疫力,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悬挂在门外、窗外的艾草随时都有妙用,用干的艾草泡手泡脚,可以祛湿驱寒。而对于免疫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对流感、水痘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能。“除了艾草和桃枝,有的还会加上香囊,其实香囊里也都是一些气味芳香的药材,在端午时节,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燥热和头晕,这些芳香物质可以解毒开窍。”张景孝主任介绍说。
糯米粽子 健脾养胃祛浮火
在很多人眼里,糯米粽子不好消化,似乎对胃肠不好,事实是这样的吗?“其实适量吃些糯米粽子,是养胃补中气的。”张景孝主任介绍说,端午节又称中天节,古人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时,太阳接近北回归线,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故称这一天为中天节。在这个节气里吃粽子,不仅健脾养胃,还祛浮火。
张景孝介绍,在北方,传统的粽子主料是糯米加大枣,粽叶一般都选用苇叶。这几个原材料都是有讲究的在中医里,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粽子里的糯米一般都煮得很软,适量食用对健脾养胃有很好的功效。而苇叶等材料在中医里,是有药用价值的,苇叶干寒药性,有清热泻火,解毒祛湿的药效,经过长时间的蒸煮,粽叶内的有效成分可与内馅的部分营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增强粽子的补益作用。而大枣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如果在粽子里加些莲子,可以健脾除湿,加些小豆,可以消肿等等。端午时节,气候特点是潮热难耐,人们普遍会有“浮火”,食欲不佳,此时吃粽子,是适应时节的需求。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