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研究项目:眼针治中风
明明已经抬不起来的腿,在眼眶周围扎了几针,腿就能稍稍活动了,真神!这可不是拍科幻电影,而是被列入国家“973”计划首批研究项目的眼针治中风特色疗法。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王健介绍,其实“眼针”就是在眼眶周围进行针灸的一种疗法,是针灸的一部分,在传统医典上并没有记载,而是30多年前,由著名中医彭静山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和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研究所创制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立完整的体系。
在中医理论中,眼与脏腑之间通过十二经脉进行有机联系。眼针治疗有其效果。
虽然属于针灸的一部分,但眼针在取穴上还是有独到之处,眼白睛被平分成八区,容纳13个穴,眼针穴不另取穴名,属于某区即名某区名,如“上焦区”、“肝区”等,总名“眼针八区十三穴”。穴的位置均距眼眶2毫米。取穴时以瞳孔为中心,比拟钟表把各区分辨清楚,整个经区其实都不过一个手指头大,而使用的针也是直径0.34毫米、长15毫米(约0.5寸)。这对于施针者要求就高了,所以找穴准是首要条件。
“眼针治疗中风取穴少、见效快,而且方便安全。最大的优势就是在进行眼针治疗期间也能接受其他方式的疗法,比如理疗、电疗等等,都可以在留针期间进行,对中风的恢复也是‘多管齐下’,治疗效果要比单一疗法要好。而且患者们现在也特别认可眼针疗法,像我们医院有差不多有三百张床位的住院患者都是接受眼针治疗的。”王健主任说。
不久的病人用眼针疗法尤为适用,对患病半年内的病人恢复效果更为明显,对于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缓解效果更好,治疗一个月左右在肢体方面就有明显疗效。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眼针进行治疗,像有动脉瘤、有出血倾向的以及血压高的病人都不适用。目前除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岳阳医院等医院都可以进行眼针治疗。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还可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