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养生 饮食搭配吃效果更好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明是清气上升的时节。寒冬过后,大地渐暖到了清气上升的时候。此时,气候温暖、春雨绵绵、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举家出游、踏春扫墓的日子。,清明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应时起居运动调养
春天的时候,人的气血从里面往外走,整个自然界也是处在万物生发的时候。《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在清明前后,切记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这样才有利于气血恢复。中医讲“青色入肝”,清明踏青可令阳气升。要做到“入夜而眠,昼行于野”,感受一下大自然万物生发的气息,与自然界构成一种和谐的状态。
在春风和煦的日子里,健走、慢跑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更适合刚刚从寒冬走过来的你。且走且跑且停,时快时慢,这种走走停停、快慢相间的健走或慢跑可以稳定情绪,消除疲劳,亦有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的保健作用。
清明前后饮食养生
因为天气的缘故,人们冬天会减少运动量,体内积累了不少毒素。清明前后气温转暖,应该排毒强身。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黄瓜、黑木耳、莲藕、白萝卜、等食物。这几种食品都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搭配着吃营养效果更好。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也是高血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春季可多吃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芝麻、紫菜,不仅能养肝,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为防病打下基础。经常食用,对改善人体健康益处多多。如有“春困”现象,则可多食含维生素B族食物,如大豆、花生、鸡肝、坚果类等。
清明时节讲养生,贵在与自然同气相求。人的许多病与饮食、起居有关,其中,吃与年运、节气和气候相逆的食物,如同吃错了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晚睡晚起双杀阳气,晚睡耗杀阳气,晚起扼杀阳气。如果注意把握符合自然的饮食、起居,于身体和精神都是很有益处的。也许您还想了解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