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四肢肿痛 警惕骨肉瘤
骨肉瘤容易发生在青少年这个阶段,而外伤或是骨肉瘤的诱因,可当青少年发生肢体疼痛及软组织肿胀时,常被很多孩子及家长认为是生长性痛或外伤所致,而没引起重视。
疼痛是骨肉瘤的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更为严重。原发部位软组织明显肿胀,硬度不一,有压痛,皮肤表面多有静脉扩张,局部温度高,有时可摸出搏动感,可在创伤后甚至自发发生病理性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有肺部转移的病人还可以有咳嗽、胸疼等相应的转移症状。,当青少年发生四肢疼痛及肿胀,无论有无创伤史,都不能掉以轻心,应及时就诊。
如何做到正确地诊断骨肿瘤呢?据沈靖南教授介绍,骨肿瘤的诊断一般有三个步骤,骨肿瘤专科医生通过临床表现初步判断,是否疼痛,有无压痛,有无外伤,有无肿块,肿块硬度、大小,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根据这些症状大致可以区分是肿瘤还是外伤或是感染。,根据影像学的检查,如X线、CT、MRI、全身骨扫描等。,进行病理学检验,建议用穿刺针活检,根据肿瘤细胞来判断是良性或恶性,这是确诊的方法。
诊断出骨肿瘤,到底怎么办呢?大多数人一听到肿瘤,就觉得那是件可怕的事情。其实,随着现在医疗技术的提高,骨肿瘤的手术治疗以及辅助治疗也不断完善,恶性肿瘤患者存活期不断延长。沈靖南教授介绍道,目前良性骨肿瘤或瘤样病变以手术切除或刮除为主,一般复发性比较低,容易治愈,预后也比较好。对于恶性骨肿瘤,治疗效果就没那么好,要长期随访,只要经过规范化的手术、化疗后,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70%。
恶性骨肿瘤一般采取广泛的切除,或是截肢。到底保肢好,还是截肢好?医学界也有很多的争论。沈靖南教授表示,“现在,恶性骨肿瘤整体的五年生存率不断提高,提高到以至于认为截肢和保肢的手术方式,不是影响延期生存的重要因素。因为恶性肿瘤能够引起危险不是在局部,而是它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肺等其他地方。”需要注意的是,保肢治疗主要看医生能否彻底地切除,又能够保护周围重要的血管,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医疗技术。医疗条件好、技术先进发达的地方,保肢超过截肢,“目前我们国家的状况是截肢比较多,因为大部分病人来的时候已经拖延了很长时间,肿块比较大,并且影响了周围的肌肉、神经血管,很难进行保肢手术了。”这也是为什么沈靖南教授希望广大的患者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原因。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