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晕倒的孩子要看晕厥门诊
“学校正升旗呢,可身边的同学居然身体很差,晕倒了。”
“正等地铁呢,说倒就倒了。”
很多孩子站了一会儿突然脸色发白、出虚汗,本来说是再坚持一会儿,结果倒地了,经过几十秒或一两分钟才清醒过来。
低血糖了吧?中暑了?其实,多数晕厥的孩子是患上了一种名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急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杜军保提醒,晕厥在中小学生中很常见,18岁前约有15%~25%的儿童至少会晕一次,如果是30人一个班级,算下来就会有5~8人出现过一次晕厥,有的人还会反复出现好几次,有些孩子都不能上学了,家长不放心,学校也担心出意外。
站一会躺一会就能诊断
咦,怎么还有孩子站着一动不动啊!刚进诊室就发现一个学龄孩子正立站在诊疗床旁,而这头,一名医生正在认真地记录着仪器上的数字。
“这是在给疑似晕厥的孩子做直立试验。”杜军保教授解释,先躺着测,再站着测,根据心率、血压和心电图等变化情况帮助判断晕厥的基础疾病或病因。看起来很简单,能让一半左右不明原因晕厥的孩子都得到明确诊断。
“这是简易的初步检查,那更进一步的检查是什么样的?”
杜军保教授微笑着答道“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就是让孩子站在直立倾斜床上,倾斜60度,在45分钟内监测心率、血压等。如果是阴性的,就再通过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的直立倾斜试验来诊断。”
杜军保教授解释,目前按照他们团队提出的儿童晕厥分层诊断程序,先通过病史、体检、卧立位血压和心电图检查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再判断是否需进一步检查。通过这样的诊断策略,儿童晕厥诊断率达到81.1%,患儿平均检查费用从原来的2058.9元降至645.6元,平均住院日从14天缩短为5天。
“晕血”或是血管迷走性晕厥
“见血就晕也可能是晕厥。”在杜军保教授的诊室,跟诊的一位医生介绍前不久一位初中生,起初就是晕血,后来检查出来也是血管迷走性晕厥。
原来这位小患者正参加夏令营,不小心被树枝刮破手,鲜血直流,同学老师围过来一看,小患者面色异常苍白、大汗,突然倒地,掐人中才苏醒。后来被送到北大医院儿科门诊,面色仍然很难看。据他自己说,这是第四次了,见血就晕。可经医生检查,这不是简单的晕血,而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后来经自主神经功能训练及药物治疗,不晕血了。
“就诊的晕厥患儿60%~80%都是血管迷走性晕厥。”杜军保教授解释说,看到血液、疼痛、所处的环境闷热等,运动时或紧张等都可诱发晕厥,最常见诱因是持久站立。要问及原因,起初是回心血量减少,心室充盈下降,但由于患儿体内儿茶酚胺水平高,在减压反射的加压效应过程中所引起心室收缩过度强烈,造成“空排效应”,反馈抑制交感神经,从而外周血管扩张,心脏抑制,血压下降、脑血流减少而发生晕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