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气警惕“皮肤病”缠上身
入梅之后,天气闷热潮湿,皮肤疾病开始多发,像湿疹、荨麻疹、因蚊虫叮咬而引起过敏的现象屡见不鲜。平时一天接收100名病人的皮肤科,最近一段时间,每天前来就诊的病号都有200人以上,最多的时候还达到每天260多人次。
细菌、真菌、微生物滋生,现象多发
每年六月份都是皮肤病的“旺季”,尤其在进入梅雨季节后,癣病细菌和真菌较易繁殖,如果皮肤排汗顺畅,就容易生股癣、手足癣、汗疱疹等皮肤病。症状一般都是皮肤瘙痒、红肿、脱屑、水疱甚至刺痛等。
锦城区的朱女士最近腿上长了许多顶端有小疱的丘疹,周缘有纺锤形红晕,她最初用的是花露水、风油精等,不见效她又去买了红霉素软膏,但涂在患处皮肤痛痒的症状依旧没有缓解,朱女士忍不住用手挠突起的小疱,少有破损情况,然后她用土方子肥皂水来擦拭肿起来的地方,持续一会儿没那么痛痒了。这些主要分布在小腿,每天都觉得很刺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熬不住的朱女士来到临安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被医生告知这是荨麻疹。被螨虫叮咬之后,过敏体质的人会非常瘙痒,俗称虫咬性皮炎。朱女士很奇怪,她之前都没有过敏情况,只是母亲患有过敏性鼻炎,金医生说,她有着隐形的过敏体质,今年应该是遇到特殊状况突发了。
过敏性体质的人很容易对周围环境过敏,夏季室内多闷热潮湿,每天的早晨和晚上,这两段时间的空气湿度较午间更高,若不及时关上门窗,水汽将严重渗透至家居的每个角落。当人体皮肤有损伤时穿着,很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感染,导致手癣、体癣、脚癣、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发生。有的过敏是吹空调引起的,一些患者的皮肤御寒能力差,当皮肤突然受到冷水、冷风刺激时,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现风团和局部水肿,引起寒性荨麻疹。
夏季天气炎热,食物种类繁多,因微生物繁殖而引起的食品污染也是常见问题,人们在吃了此类食物之后容易引起肠炎,再吃鱼、虾、牛肉等食物后引发皮肤疾病,尤其容易引发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采摘杨梅需要注意,杨梅上都带有螨虫,食用生冷食物也容易造成不适症状。不节制的饮食和不合条件居住环境都有可能成为过敏性皮肤病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