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冬季运动谨防跟腱断裂

健康养生 2024-12-25 09:13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最近,一位老年朋友因运动前未热身导致跟腱断裂,向我们诉说了他的遭遇。老年朋友们参加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固然重要,但不当的锻炼方式也可能带来运动损伤,其中跟腱断裂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特别是在冬季。在此,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关于跟腱断裂的防范和相关知识。

目录:

一、老人冬季运动需警惕跟腱断裂

二、跟腱断裂手术介绍

三、跟腱断裂的后果及急救措施

四、打羽毛球时需注意跟腱断裂风险

五、跟腱断裂后的恢复过程

一、老人冬季运动需警惕跟腱断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肌腱硬度增加,弹性降低,跟腱更加容易损伤。跟腱,这条从小腿后方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延伸而下,止于跟骨结节后方的强大肌腱,其腱体中下部分血液供应最差,因此一旦发生损伤,后果往往较为严重。老年人在冬季,由于肌肉和肌腱的僵硬状态,若不充分热身便进行剧烈运动,跟腱断裂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很多老年人在伤前跟腱部已有跟腱周围炎等问题,使得跟腱更加脆弱。老年人在健身时应特别注意预防跟腱断裂,充分热身,避免剧烈运动,并限制运动量。一旦出现局部疼痛,应立即停止运动,注意休息,避免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二、跟腱断裂手术介绍

跟腱断裂可分为自发性断裂和外伤两类。对于运动员、练武者和演员等人群,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跳跃、蹬腿等动作,跟腱劳损,容易发生断裂。一旦受伤,病人会感到疼痛、皮下瘀血、局部肿胀,足踝活动不灵。传统的腱膜瓣修补术由于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腱膜解剖,容易损伤腱系膜内血管,造成跟腱营养供给的损伤。而采用自体跖腱编织缝合技术修复跟腱断裂,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促进断裂跟腱的愈合。手术后需要进行积极的康复运动,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三、跟腱断裂的后果及急救措施

跟腱断裂的后果严重,必须尽快进行急救处理。常见的急救方法包括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固定、制动和冷敷等。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手术治疗。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应当学会一定的跟腱断裂的急救方法。

四、打羽毛球时需注意跟腱断裂风险

打羽毛球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如果不注意热身和技巧,也可能导致跟腱断裂。在打羽毛球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避免突然发力导致跟腱损伤。

五、跟腱断裂后的恢复过程

跟腱断裂后的恢复过程分为三期:早期、中期和晚期。每个阶段的恢复目标和治疗方法都有所不同。在早期,主要目标是保护断端,避免进一步损伤。在中晚期,主要目标是促进断端的愈合和恢复跟腱的功能。整个恢复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患者需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运动。

跟腱断裂:如何有效治疗与康复?

当肌腱和韧带遭遇断裂,民间中医的外敷治疗是最佳的快速修复方法。尽管你已经进行了手术缝合,但韧带的修复并未完全完成,因为韧带自身的修复能力有限。如果恢复不佳,将严重影响日后的行走与活动。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关于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选择,每种方法都有其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再断裂、跖屈力弱、踝关节僵硬、伤口愈合不良以及深静脉血栓。

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

1. 术中缝合时,要精准掌握腱的松紧度。过紧可能导致某些动作无法完成,如体操的平衡木;过松则影响弹跳力度。

2. 严防感染。术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感染不仅可能导致跟腱大块坏死,还会引发粘连,使您丧失运动能力。

3. 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及术后体疗。手术切口应选在小腿后内侧纵口,避免损伤小腿后皮神经。术后以棉花腿包扎,长腿石膏托固定。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踝的主动伸屈活动,并逐渐过渡到跑步等动作。恢复过程中,如出现跟腱缝合部位反复肿痛,可能是局部囊肿形成,需及时就医处理。

对于热爱运动的朋友,跟腱断裂的影响尤为严重,可能影响到日后的运动和劳动。一旦发生跟腱断裂,应立即进行急救处理,并及时送往专业医院检查和治疗。恢复过程需要耐心,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长期坚持。

说到跟腱断裂,不得不提的是打羽毛球导致的跟腱受伤问题。随着秋冬季的到来,室内体育活动受到欢迎,羽毛球成为热门运动之一。因打羽毛球导致的跟腱断裂并不罕见。跟腱是身体最强壮的肌腱之一,但长时间重复使用或高强度的运动锻炼可能导致其断裂。断裂分为自发性断裂和外伤性断裂两种类型。跟腱断裂后,局部会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如能接受跛行生活可选择保守治疗,而年轻患者则多选择手术治疗以恢复行走和适量运动能力。

跟腱断裂后的功能恢复期是一个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帮助功能恢复,包括脚踝下屈、伤口紧缩、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练习。但恢复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过早进行激烈运动,以免引起重建的韧带松弛。

跟腱断裂是一种需要重视的运动伤害。正确的治疗与康复方法能帮助您重新恢复运动能力。一旦出现跟腱断裂,请立即就医,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进行康复。在康复的初期阶段,我们的主要策略是以静态适应性活动为主。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动作,我们逐步引导受伤部位适应活动。

使用一手按压受伤区域,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同时控制活动范围。另一手则扶着脚部,轻轻地转动踝关节。通过背屈、曲屈、内外侧翻动等动作,我们逐步拉伸脚的内外侧韧带,提高关节的灵活度。

接着,我们采用特定的手法,一手向下按压伤腿的近踝关节处,另一手则上推足底,同时用力慢拉跟腱,使其受力。这样的动作有助于跟腱的恢复和强化。

在康复中期,我们加大伤脚在受力状态下的静、动态练习。坐立时,脚尖向上用力,做屈、伸踝动作,拉伸跟腱,提高肌肉、韧带的主动收缩能力。借助椅子的支撑,受伤的大腿被按压,使脚跟与地面接近。伤脚前伸,身体重心前移,使脚踝受力。这些动作逐渐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拉伸跟腱。通过扶墙的双、单腿屈膝蹬伸动作,我们可以进一步拉长跟腱,提高伤脚的承受力和踝关节的灵活性。

到了后期阶段,我们的重点是提高肌肉的耐力和动态练习。多到室外走动,恢复伤脚的活动功能,提高跟腱用力的协调性。上下楼梯的运动可以增强伤脚的支撑力和腿部力量,使动作更加协调。强化规范动作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让功能恢复到常态。

这是一套系统且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从静态适应性活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加大受力状态的练习,最终提高肌肉的耐力和动态练习,为受伤部位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

上一篇:降压药会导致腿脚浮肿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