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输血害处有哪些

健康养生 2024-12-31 12:15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深入了解新生儿输血特点:从贫血诊断到输血风险

身为家长,当新生儿面临疾病需要输血时,了解新生儿输血的特点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新生儿输血的详细介绍,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一、新生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新生儿贫血可因失血、溶血或红细胞生成低下所致。失血可能发生在宫内、出生时或出生后。贫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贫血的急慢性程度和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和血涂片观察有助于寻找贫血的原因。早产儿由于生理原因,易出现生理性贫血。

二、新生儿输血的特点与害处

新生儿输血有其独特之处,也伴随着一些风险。主要特点包括:

1. 容易引起循环超负荷,需精确计算输血量并控制输血速度。

2. 对失血特别敏感,失血量达到一定比例即需输血。

3. 不能耐受低温血,输血时血液应加温至适宜温度。

4. 新生儿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善,输入保存时间过久的库血可能出现高血钾、低血钙和酸中毒。

5. 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较弱,判定血型时需使用高效价标准血清。

而输血的潜在害处包括:

1. 经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如艾滋病等。

2. 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可能引发免疫反应。

三、严防输血造成的疾病传播

尽管血液检查已相当完善,但仍有诸多未被检测出的血液传播性疾病。输血操作需谨慎,不必要的输血应尽量避免。专家建议,做手术时选择自体输血更为安全。

家长在决定为新生儿输血前,必须全面了解新生儿输血的特点和潜在风险。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做出明智的决策,以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即使在常规检查中,也存在一些被称为“窗口期”的问题。对于献血者新近感染的情况,由于现有检验技术的局限性,当血液中的病毒量复制不多时,可能无法被检测出来。例如,对于艾滋病病毒,其抗体阴性反应的“窗口期”平均约为22至25天,而对于丙肝病毒,这一“窗口期”甚至长达20周。

尽管近年来在无菌操作、输血技术和储血设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血液采集、储存和输送都在密闭系统中进行,且大部分器材均为一次性使用,但专家警告,如果在血袋制备或血液采集、储存、分离的任何环节消毒不严格,都可能造成细菌污染。在4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血液可能遭受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污染,并快速产生大量毒素。输入这些受污染的血液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轻则发热,重则在几小时内出现内毒素性休克,死亡率高达60%以上。

对于烧伤病人来说,输血的原则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由于烧伤可能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全身血容量下降,血液浓缩会影响组织和器官的灌注,因此仅使用晶体液复苏是安全有效的。在短期内,烧伤患者一般不会有严重的贫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治疗的进行,贫血可能会变得明显,这时可以考虑输血。在烧伤早期,不宜将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扩容剂或促进伤口愈合剂,而在后期治疗中可以考虑输注补充。

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也至关重要。当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时,母亲体内的抗体可能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发新生儿溶血病。在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对于O型血的母亲和非O型血的父亲,宝宝有发生ABO溶血病的风险。选择适当的怀孕时间、进行产前预防性治疗、反复血浆置换、宫内输血以及药物治疗等都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方法。准妈妈在整个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并进行综合性预防治疗,以有效降低溶血病的发病率。

上一篇:老年人预防中风 每天坚持吃香蕉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