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经过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肺炎的威胁性已逐渐减弱。患者在发病时仍会经历严重的病情,及时并针对性的治疗对于病情的好转至关重要。对于许多患者来说,了解慢性肺炎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慢性肺炎的多个方面,包括检查项目、治疗方法、症状、病因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目录
1. 慢性肺炎的检查项目
2. 慢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3. 慢性肺炎的症状
4. 慢性肺炎的病因
5. 慢性肺炎并发症
1.慢性肺炎的检查项目
为了准确诊断慢性肺炎,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项目,包括胸部CT检查、心电图、胸部平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液病原体检查、痰液常规检查和痰培养等。X线胸片可显示肺纹理呈蜂窝状,伴有小泡性肺气肿和实质性炎症病灶。心电图可能显示顺钟向转位等改变。
2.慢性肺炎的治疗方法
慢性肺炎的治疗包括加强营养、锻炼体格、清除病灶以及其他疗法。患者需摄取富含营养及维生素的饮食,并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及佝偻病。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或户外睡眠,增强机体的耐寒性。如有鼻窦炎及支气管扩张等并存时,应采取适当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常用药物有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阿莫西林颗粒等。还可采用雾化吸入适当的抗生素,反复感染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在恶化期,可考虑使用非特异性免疫调节药以增强免疫功能。
3.慢性肺炎的症状
慢性肺炎的症状表现多样化,病程呈周期性复发和恶化。在静止期,患者可能无明显体征,但在跑步和上楼时容易气喘。在恶化期,可能出现发绀和呼吸困难,并由于肺活量和呼吸储备减少及屏气时间缩短等,引起过度通气的外呼吸功能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出现面部浮肿、杵状指、趾等。
4.慢性肺炎的病因
慢性肺炎的病因主要包括病毒感染和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等。某些病毒如腺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易演变为慢性肺炎。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或支气管炎以及慢性鼻窦炎也可能是慢性肺炎的诱因。深入支气管的异物长期存留在肺部也可能导致慢性肺炎。
5.慢性肺炎并发症
慢性肺炎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支气管扩张、肺原性心脏病和肝功能障碍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担加重,可能在半年至两年内发生肺原性心脏病。X线胸片和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这些并发症。
了解以上关于慢性肺炎的详细信息,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免疫方面,一些存在免疫缺陷的小儿,其体液及细胞免疫、补体缺乏和白细胞吞噬功能的问题都可能导致肺炎的反复发作,最终演变为慢性肺炎。对于那些原发性或继发性呼吸道纤毛形态及功能异常的患儿,也容易出现肺部的慢性炎症。营养不良、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或肺结核的患儿发生肺炎时,他们的病程更容易迁延。
在炎症病变方面,各级支气管、肺泡、间质组织和血管都可能受到侵袭。尤其在间质组织的炎症中,每次的发作都会使支气管壁弹力纤维遭到破坏,最终导致纤维化,管腔变得狭窄。由于分泌物堵塞管腔,还可能出现肺不张,进一步导致支气管扩张。由于支气管壁及肺泡间壁的破坏,空气通过淋巴管散布,进入组织间隙,可能形成间质性肺气肿。局部血管及淋巴管也会发生增生性炎症,管壁增厚,管腔变得狭窄。
慢性肺炎的并发症多种多样,其中包括败血症。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更容易发生败血症。其临床表现包括寒战、高热、毒血症症状、皮疹、关节痛、肝脾大、感染性休克以及迁徙性病灶等。如今对败血症的理解更进一步,认为是致病菌及其毒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流后激活并释放炎症介子而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过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也是慢性肺炎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心律失常可能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等原因导致。而心力衰竭则是心脏无法搏出与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的相称的血液供应。呼吸衰竭则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可能伴有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增高,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