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缺损修复方法是什么
牙齿是我们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一旦牙齿出现缺损,应及时进行修复,避免引发牙齿溃烂等问题。关于牙体缺损的症状、修复方法及其成因,下面为您详细解析。
目录
牙体缺损有哪些症状
牙体缺损修复方法是什么
牙体缺损是怎么回事
牙体缺损的检查
牙体缺损护理注意事项
一、牙体缺损有哪些症状
部分缺牙包括单个或多个牙的缺失。恒牙单个缺失的情况较为常见,可能对称发生或单侧发生,最常见于第三磨牙。上颌侧切牙和上下颌的第二前磨牙先天缺失率也较高,且常为对称发生。早期牙体缺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如果缺损影响到牙本质层或牙髓,则可能出现牙髓刺激症状。晚期症状可能包括咬合问题,大范围及严重的牙体咬合面缺损不仅影响咀嚼效率,还可能形成偏侧咀嚼习惯,严重时会影响口腔功能。
二、牙体缺损修复方法
1. 活动义齿修复:适用范围广泛,只要牙周牙龈状况良好,几乎所有牙齿缺失均可采用此方式修复。活动义齿制作简单、价格适宜,受到患者欢迎。但活动义齿体积较大,异物感较强,需一定时间适应。其咀嚼功能相对较差。种植牙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治疗牙齿缺失的方法,其优点包括义齿结构与天然牙相似,不需磨损邻牙,咀嚼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但种植牙疗程较长,费用较高,对牙槽骨量不足的患者可能需要植骨。
2. 固定义齿修复:利用缺牙两端或一端的正常牙作为基牙,制作固位体,并在缺牙处连接成整体假牙,粘固在基牙上。其中德国VITA美容冠是一种永久修复体,可永久使用。固定义齿的优点是不用摘戴,咀嚼效率高,形态接近天然牙。但缺点是需磨损邻牙,部分情况下可能伤及牙髓神经。使用多年后可能出现食物嵌塞、邻牙龋坏等问题。
3. 即刻种植牙:是一种较新的镶牙方法,在牙槽骨内埋入人工牙根,再修复一颗人工牙齿,以恢复外观和功能。
三、牙体缺损是怎么回事
牙体缺损可能与全身发育障碍有关,如遗传性外胚层发育不全等。牙周病是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营养不良、抽烟、肥胖及心理因素等也会增加牙周病感染几率,加速牙齿脱落。
身体机能下降对牙齿的影响不容忽视。当身体机能下降时,尤其是老年人,牙龈会随之老化萎缩,对牙槽骨的营养输送能力减弱,导致牙槽骨萎缩变短。细菌侵蚀造成的破坏性溶解加剧了牙齿脱落的现象。不仅仅是老年人,儿童的牙齿健康同样脆弱,缺牙部位如上颌侧切牙、下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三磨牙等,需要及时关注。牙齿缺失后,牙间间隙扩大,不仅影响咬合关系,还会导致邻牙倾斜、对面牙齿伸长,因此在小儿期需要及时进行暂时性修补,待成年后牙齿长成定型后再作永久性修复。
在牙体缺损的检查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多个细节。从蜡基托的平稳性、颌位关系到垂直距离的检查,都是确保人工牙齿与口腔环境相适配的重要环节。咬合关系的检查更是关键,要确保人造牙的大小、形态、颜色协调,并且与人的中线一致。前牙的连线应与瞳孔连线平行,上唇下显露的切缘在特定范围内,唇部丰满度及有无移位等也需要仔细观察。发音是否清楚也是评估指标之一。
在牙体缺损的护理方面,镶牙和补牙后的注意事项同样重要。保护牙龈、防止牙龈萎缩是基本准则。如果出现疼痛、固位不良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适当的调整修复。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了解假牙的使用情况,保证口腔组织的健康。补牙后,由于牙体失去牙髓的营养供给,强度降低,需避免咀嚼过硬食物,防止折裂。补牙材料完全硬化后,牙齿才能发挥正常咀嚼功能。如果出现刺激性疼痛或补牙崩裂、松脱,应及时就医复诊。
正确使用、护理得当不仅能保证镶牙补牙的最佳效果,还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修复牙体的功能。这些细节对于镶牙补牙者来说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