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
重型肝炎,乃是由肝炎病毒长期未得到妥善治疗而导致的病症。某些人在感染肝炎病毒后经过数十年的缓慢发展,终于演变为重型肝炎。另一些人因日常饮食疏忽,会迅速发展为急性重症肝炎。遗憾的是,临床上针对急性重型肝炎尚无特效根治之法,仅能采取对症治疗。而正确的诊断,是应对重型肝炎的首要任务。那么,急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究竟是什么呢?
从患者的外在表现即可观察出一些端倪。许多重型肝炎患者精神萎靡,时常感到疲惫无力,行为举止可能出现异常。原本性格安静的人,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变得狂躁、亢奋,甚至出现睡眠颠倒、定向障碍、计算能力下降等症状,极端情况下可能陷入肝性昏迷。急性重症肝炎患者还会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腹胀等。黄疸是肝炎患者的常见症状,急性重症肝炎患者的黄疸会进行性加重。如果黄疸在短期内迅速恶化,伴随血清胆红素升高以及其他肝功能异常,那么基本可确诊为急性重症肝炎。
急性重症肝炎患者的诊断标准还包括持续发热。患者在黄疸出现后,体温本应逐渐恢复正常,若持续发热不退,则提示可能存在肝细胞坏死或内毒素血症。患者可能有出血倾向,肝脏也会逐渐缩小。
在诊断急性重症肝炎时,实验室检查至关重要。其中,PTA(凝血酶原活动度)的检测对急性重症肝炎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当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导致PTA低于40%时,应怀疑为重型肝炎。肝功能测定也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很多患者会出现胆红素持续升高即酶胆分离现象,总胆红素常超过171μmol/L。
急性重症肝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患者肝细胞大量坏死,对人体生理功能产生重大影响。了解急性重症肝炎的诊断标准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