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最佳生存温度为9度左右,气温越高,可能病毒越少

健康养生 2025-02-12 10:07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三月春风里,广州疾控中心的卫士们于九号悄然行动,深入城市的各个公共场所,包括那些拥挤的旅游热点如黄沙码头、河西堤码头和省总码头等地方。他们对每一处办公桌表面、门把手、座椅、饮水机以及书柜等都进行了详细的病毒采样和检测。检测结果令人欣慰,新冠病毒在这些公共场所并未留下痕迹。

这一成果的取得,我认为可归功于两个主要方面。得益于前段时间严格的隔离措施和各类防控政策的实施,我们的环境得到了净化,广州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堪称一流。广州特有的气候环境似乎对新冠病毒的存活并不友好。尽管有可能存在病毒携带者将病毒带入公共场所,但由于广州温暖湿润的气候并不利于病毒的长期存活,病毒很快便会失去活性。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广州的气候环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

随着广州气温的逐渐上升,我对未来疫情的防控充满信心。毕竟,高温环境对新冠病毒的杀灭作用显著。当气温达到56℃时,新冠病毒将失去活性。当前广州的气温已经稳步上升,达到了二十几度,这正是病毒难以存活的理想环境。这也解释了为何广州市疾控中心在公共场所采样却难以发现病毒的原因。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王茂团队最近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冠病毒与气候关系的研究文章,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他们分析了从一月二十号到二月期间我国及全球的新冠病毒感染特点,发现新冠病毒最适宜生存的温度是8.72℃。在气温接近9℃时,病毒最为活跃,生命力最强。随着气温的上升,病毒的活性会逐渐降低。

历史上对于温度和流行病的关系有着丰富的研究。早在古代就有人发现病毒传播与气温之间的关联。以2007年的猪流感为例,当气温在5℃左右、湿度约35%时,猪流感的感染率高达75%甚至100%。当温度上升到30℃、湿度维持在35%时,感染率会降至零。这些实例充分说明病毒对高温非常敏感,气温的上升有助于阻止或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

当气温稳定在22℃至25℃之间、相对湿度约40%时,新冠病毒可存活五天。当气温降至约4℃时,病毒的存活率能长达28天。随着全国气温的普遍上升,广州已经步入了温暖的春天,这或许就是我们难以在公共场所检测到病毒的原因所在。这也证明了一个事实:随着气候的变暖,我们对疾病的防控将更有利。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