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在潜伏期为1至16天的疾病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种急性起病的症状群。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这种病症让人恐惧感冒,体温常常超过38℃。不规则的发热模式持续一至两周,伴随着头痛、肌肉酸痛、全身疲劳和腹泻。尽管这些症状严重,但患者通常不会表现出鼻塞和流鼻涕等常见的上呼吸道症状。
随着病情的进展,大约在三至七天之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干咳,痰少,偶尔带有血丝。肺部体征在这一阶段并不明显,但部分患者在此时可以听到一些湿音。病情在十至十四天内达到高峰,此时感染中毒症状加剧,包括发热、疲劳等,同时出现咳嗽频繁、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即使是轻微的活动也会引发哮喘和心悸,使患者被迫卧床休息。
由于病原体的检测方法仍处于发展和验证阶段,我们尚未拥有具有特异性、敏感性和早期诊断意义的成熟实验室诊断方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主要基于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初步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治疗。以下是2003年5月卫生部颁布的相关诊断标准。
在诊断依据方面,首先需要考虑患者有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的历史,或在感染群体中的位置,以及是否有明确感染他人的证据。症状与体征方面,起病急,以发热为主,可能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等。肺部体征在这一阶段可能并不明显,但可能会有湿音。有少数患者不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在实验室方面,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会有显著变化,但淋巴细胞数量可能会减少。胸部X光检查会显示肺部有不同程度的片状、斑状渗透阴影,部分患者可能会迅速进展,呈现大片状阴影。抗菌药物治疗通常无明显效果。
对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诊断,存在四种标准:疑似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医学观察病例以及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实验室特异性病原体检测虽然可以提供一定的诊断依据,但由于技术条件和设备要求较高,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从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细胞培养SARS病毒是感染的可靠证据,但这一方法费时且不能用于快速诊断。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患者SARS病毒核酸的敏感性需要提高,并且操作不当容易造成核酸污染和假阳性。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如IFA和ELISA法,当患者急性期为阴性,恢复期为阳性,或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时,可作为确定诊断的依据。阴性检测结果不能排除疾病诊断的可能性。
这种病症的病程相对缓慢,即使体温恢复正常后,肺部的变化吸收和恢复也需要相对长的时间。对于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和良好的护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