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风湿病患者一到天气变化会加重
天气与风湿病:古老的经验与现代科学的探索
有一种广泛流传的观点,那就是关节疼痛与天气的变化息息相关。尤其在天气骤然变冷、潮湿或下雨的日子里,许多人都可能会感觉到关节疼痛加重。对于像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患来说,天气的变化仿佛成为他们关节疼痛的“天气预报”。比如膝关节、手指关节、腕关节等,在天气转变时,疼痛可能会更加明显。雷诺氏症的患者在寒冷或接触冷水后,会出现手脚部位颜色变白、萎缩的现象。
在现代医学界,对于天气变化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病情变化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些西医专家对此持否定态度,但也有很多专家正在进行相关研究。
那么,为什么风湿病会在阴雨天加重呢?
一方面,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气温下降、气压降低和湿度增高。这三种因素中,湿度的改变是主要原因。当人体受到寒冷和潮湿的侵袭时,皮肤冷觉感受器会首先受到刺激,然后通过神经反射传导到大脑中枢。这会导致皮肤、肌肉和小血管发生收缩,使血液流动变慢,从而形成“鸡皮疙瘩”,医学上称为“立毛肌收缩”。这种现象会使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局部症状也会随之加重。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风湿病患者,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严寒的冬季,风湿病的关节疼痛并不频繁。这是因为虽然冬天寒冷,但天气往往干燥,湿度不一定高。人们穿得较多,寒气入侵较慢,因此有些病人在冬天关节炎症状不会加重。
值得注意的是,天气变化只是促使发病的一个条件,只要人的身体机能正常,关节疼痛并不一定会出现。在天气变化时,关节炎病人并非一定会感到关节疼痛,原来关节疼痛的人在阴雨天也不一定会症状加重。
那么,风湿病患者如何在阴雨天气进行护理呢?
保证身心愉快至关重要。阴雨天气或潮湿天气容易引发病情,因此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或受精神刺激以防症状加重。饮食方面应注意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糖和蛋白质。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贫血或发热的症状,所以要避免生冷硬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加强关节功能的锻炼也很重要,可以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患者可以尝试一些简单的床上运动或者扶着拐杖站立、慢走等。活动强度和时间要逐渐增加并持之以恒。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以半蹲的姿势保持一段时间(至少15分钟或更长时间),然后慢慢站起来。这样有助于减轻关节疼痛。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疼痛有所改善。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风湿病的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