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捷狱中痛斥傅作义不知羞耻,特赦后再相见,一席话后尽弃前嫌
- 陈长捷狱中痛斥傅作义不知羞耻,特赦后再相见,一席话后尽弃前嫌
- 黄埔军校所有学员名单
- 黄埔军校的第二任校长是谁
- 特赦1959的演员 特赦1959导演是谁
-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第一任所长有没有军衔啊
- 特赦1959的人物原型都有谁 王耀武杜聿明叶立三有原型吗
- 邱行湘战败后被俘,老蒋却要为他开追悼会,这是为何
- 邱云湘是什么历史人物
- 邱行湘的介绍
陈长捷狱中痛斥傅作义不知羞耻,特赦后再相见,一席话后尽弃前嫌
1956年4月25日,毛主席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他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中,讲到了上面一番话。
这段话对于被关押在功德林的那些原国民党将军来说,无疑像是一阵春风。这些战犯大都是1949年前后被俘,先后被关押在不同的战犯管理所,多年来基本与外界隔绝消息。而在毛主席的讲话后,集中关押高级战犯的北京功德林,突然热闹起来。
张治中、程潜、章士钊、邵力子、傅作义、蒋光鼐、张难先、郑洞国、侯镜如等前国民党高级将领及爱国民主人士,先后踏着春风走进了功德林。他们在功德林的接待室里,与他们要求会见的旧属、同学、同乡们紧紧握手。
张治中曾经是黄埔军校教育长,功德林中有许多他当年的学生;郑洞国跟侯镜如都是黄埔一期,杜聿明宋希濂黄维都是他们的同学;文强曾经追随程潜竞选“副总统”,失败后接受杜聿明邀请,前往了淮海前线,临行前,程潜告诫他,此去谨防做俘虏,没想到一语成谶。
每当有人前来探视,战犯们大都百感交集,但对于来访者,也都是心存感激,但有一个人是例外。 原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陈长捷,跟傅作义是保定军校的同学,也是傅作义多年的部属。,当傅作义专程到功德林看望他时,他却没有开口说一句话,甚至连眼睛都没睁开。
在陈长捷看来,这已经是他对傅作义最大的尊重了。当年在天津被俘前,陈长捷就在他的司令部,对傅作义破口大骂。即便在功德林,他也曾不止一次当着众人的面, 痛骂傅作义是“一个不仁不义的家伙, 一个不知羞耻的东西!” 只是通过多年的改造后,陈长捷已经将自己的脾气收敛了不少,不然当着傅作义的面,他还要破口大骂。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陈长捷对自己的老同学、老朋友、老长官如此痛恨呢?事情还得从1949年天津那一场战役说起。
陈长捷出生在福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母亲生下他后为了给人当乳母赚取一些生活费,早早就给他断了奶,并弃置在宗祠里。是哥哥姐姐实在舍不得,才又将他抱回了家。虽然家境贫寒,但陈长捷从小聪颖过人,得到私塾先生赏识,从而有接受教育的机会。
辛亥革命爆发后,陈长捷参加了福州学生军,从而投笔从戎,1917年进入保定军官学校骑兵科。毕业后,陈长捷就在同学傅作义的邀请下,到阎锡山的晋军任职,由见习排长一步步升任第七十二师师长。
抗战期间,陈长捷在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中都有亮眼表现,被称为抗日常胜将军,因战功先后晋升为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兼第四行署主任。后因为与阎锡山出现矛盾,一气之下率一个警卫营到绥远投奔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担任晋绥边区副总司令,后又转任伊克昭盟守备军总司令。因为部下大肆抢掠,陈长捷被追究责任,免去了官职。
抗战胜利后,陈长捷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担任一些无关痛痒的职务,直到1947年12月被任命为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升任天津警备司令是傅作义鼎力推荐的。当年投靠阎锡山也是傅作义的主意,傅作义也不能不是他的恩人。陈长捷对他的恩人保证“请总司令放心,有我陈长捷在,天津万无一失。”
辽沈战役结束后,为了把驻守在华北的傅作义集团60万国民党军队抑留华北,防止其南逃,中央军委命令东北野战军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挥师入关与华北军区一起发起平津战役。
天津战役发起前,东北野战军参战的第1、第2、第7、第8、第9纵队逼近天津城郊,一场大战即将开始,双方主官都在运筹帷幄、斗智斗勇。
发起总攻前,刘亚楼曾写信劝说陈长捷弃暗投明,陈长捷看到刘亚楼的信后,他的心里确实是有点动心的,陈长捷顾及傅作义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他迟迟没有做决定,陈长捷在给刘亚楼的回信里这么说道
陈长捷试图借谈判之名,摸清解放军的底细,但很快就被刘亚楼敏锐的洞悉。他回信重申天津守军必须在1月8日前放下武器!1月8日过去了。过了两天,解放军严令1月13日12时前必须把部队开出城外,听候处理,否则,1月14日攻城。
其实,陈长捷也是处在两难的境地,他心里早就有投降的想法,但他又觉得自己那样做会伤害傅作义的感情,毕竟他是傅作义一手提拔起来的。于是,他在收到刘亚楼的信后,立刻给傅作义打了个电话,将此事告诉了傅作义。
陈长捷也一直在等待傅作义主持全局动向,等待北平和平谈判成功,一起行动。他打电话给傅总部追问北平和谈发展如何,得到傅作义的参谋长李世杰的回答是“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直到解放军攻克天津的前一夜,在挣扎的巷战之中,陈长捷仍打电话询问和谈消息,结果还是李世杰的那句话,“坚持两天,就有办法。”以致 气得他将电话摔在桌上,破口大骂“让我们牺牲,做他们讨价还价的资本!”
解放军这边,早在1949年1月10日,中央军委决定以林彪、罗荣桓、聂荣臻3人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负责统一领导夺取平津。罗荣桓向坐在身边的刘亚楼问道“军委限令3天拿下天津,你需要几天?”刘亚楼有把握地说“30个小时就够了。”聂荣臻说“军中无戏言喽!”
1949年月14日,总攻正式开始。实际上此战刘亚楼根本没有用到太多时间,从他下令全军发动总攻开始,仅仅只用了29个小时就解放了天津,陈长捷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构建的防御体系,就这么轻而易举被刘亚楼攻破了,陈长捷不得不承认说“刘亚楼确实厉害,他这种从中间突破,两头夹击的战术太不符合常规了,让人防不胜防。”
天津的城防,是曾在美国学习军事的国民党市长杜建时主持修建的,他们拉着老百姓围着天津修了一圈城防工事,在全市建了一千多碉堡,搞什么“大天津堡垒化”。说是第二个马奇诺防线,固若金汤。陈长捷清楚,从来要塞孤守,没有不陷落的,但他原来以为凭借城防工事,总可以守三四个月。
让陈长捷没想到的是,他以为能守三四个月的城防,30个小时不到就被解放军完全突破。
反倒是杜建时,从1948年12月就认为防守天津是死路一条,与其等死不如突围。担任天津防守的国民党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八十六军军长刘云瀚暗示杜建时愿意立即行动时, 陈长捷向他们郑重表示“如防守天津部队撤走,将置北平于死地。一切应为傅作义负责。如你们把部队带走,我只有自杀。”
陈长捷于1949年4月15日被俘,杜建时、林伟俦也被俘。第二天,邓宝珊代表傅作义与解放军代表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会面商谈,双方于21日达成《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就这样, 傅作义成为了起义将领,而陈长捷却成为了等待改造的战争罪犯。
被俘后,陈长捷被关押在河北省井陉县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看守所。北平和平解放后,该所迁到北平西北功德林,新中国成立后归属公安部北京战犯管理处。
当南京的蒋家王朝倒台后,沦为战犯的一众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们,瞬间失去了精神的支柱。陈长捷也不例外,但他向来都是头脑比较冷静的人,不会像黄维那样固执于自己的“忠诚”,也不会像邱行湘那样,在失败的仇恨与无法改变的现实中,长期处于一种自相矛盾的精神状态中。
陈长捷出于对共产党的仇恨,出于对共产党胜利的嫉妒,更出于对共产党胜利的不解,他不愿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被动路线,哪怕就是单单为了死能瞑目,他也要主动出击,把打败他的对手里里外外端详个遍,看看共产党究竟是不是长有三只眼睛的马王爷!陈长捷就是这样一个认真、较劲的个性,这是他能够成功的特质,日后也将成为其人生的桎梏。
不管怎么说,陈长捷就是较上劲了。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从共产党的老祖宗马克思那里开刀。 他将他妻子从上海寄来的一点钱,托功德林管理员买来《资本论》第一、二、三卷。 自此,陈长捷就全身心投入到“已知己欲知彼”的战场,他发誓要从这里寻出人生的真谛来。
对于陈长捷买书的事情,像邱行湘这样的“大老粗”,是怎么也无法理解的,他听说后连连摇头,认为这样做实在是过于“浪漫”了。相较来说,他更赞赏陈长捷忠于职守、忠于朋友,在大军压境之下,断然拒绝了和平解决天津的通牒,也算是刚烈之士。
邱行湘或许不会知道,陈长捷对《资本论》的研究有多深入,但在功德林里有人懂。文强早年曾加入共产党,但在被俘后却并不那么积极改造,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文学的爱好上。直到他身患严重的淋巴结核,共产党的医生为他治好了病后,他才向管理员提出,“医生医好了我的躯壳,再找一个医生来治治我的灵魂吧。”
治疗灵魂的医生,即有助于思想改造的书本。于是,管理员从陈长捷那里借来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第二、第三卷。文强接过《资本论》,看见封皮上“陈长捷”三个字,暗自冷笑道“一个晋军军官,有何能耐附庸风雅?带兵打仗我文强不敢夸海口,舞文弄墨难道输给你陈长捷不成?”
文强当年报考黄埔军校第四期时,在所有考生中名列第三位。,当他翻开《资本论》第一页时,就后悔自己有那样的想法了,他居然根本就看不懂马克思在说什么。而就在他头晕脑胀的时候,看见了陈长捷端端正正写在书上的顶批。
看了陈长捷的顶批后,文强不觉大吃一惊。《资本论》是不容易看懂的书, 陈长捷能够密密麻麻地写下个人的一得之见,不管这个见解是否中肯,可见陈长捷是真正看进去了。 何况,当时的文强不到50岁,而陈长捷比他大了整整15岁,已经是60开外的老人了。
在劳动改造上,陈长捷这位六旬老翁也从来不甘人后。在秦城农场劳动,陈长捷是属于二三流的劳动力。他编在第三组,而杜聿明更次一点编入第四组。一、二两组是强壮些的,一般较重的活都由这两组担任。三、四两组担任较轻的活儿,往往是在一起工作。
有一次,陈长捷和杜聿明两人抬一筐粪肥向地里走时,旁边看的一些同学都在暗暗发笑。因为杜聿明不深度近视眼,而且左腿比右腿短一厘米,两个人都是那样瘦,又都是文质彬彬。所以,许多人发笑是因为两人都是能征善战的名将,今天凑在一起抬粪筐,不认识他们的,谁会相信这一对书生一样的人,是当年指挥过那么多精锐部队的将军呢?
当他们看到大家在笑着议论他俩时,便放下粪筐和大家坐在一起。沈醉说“你们两人合作,可以叫做宝一对!”
陈长捷一听很不服气,便揭杜聿明的老底,说他比杜聿明要胜一筹,气力也比杜聿明大,而且不会连踩死了老鼠都不知道。 这一下引起哄堂大笑!因为杜聿明的确闹过这样的一次笑话。
杜聿明原本右腿比左腿稍短,走起路来有些一瘸一瘸的,有一天大家发现他走路正常了,都很惊奇。杜聿明发现别人注意他,也似乎感到走路比平日不同,便坐了下来,用手提起右脚棉鞋去摸,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向鞋尖滑下去。他忙摘下近视眼镜,凑近棉鞋一看,自言自语说一声“一条绳子!”
可是当他把这条“绳子”往外一拉,竟是一只踩死了的小老鼠被他提着尾巴从鞋内拉了出来。
陈长捷与杜聿明的较劲,不过是引得众人哄堂一笑,而他与徐远举的较劲,就险些给他带来生命危险。那是他们拆除一口破窑,以准备砖料盖猪圈用,陈长捷力争要比年轻二十岁的徐远举多取一倍的砖块。就在他们激烈竞争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破窑坍塌了。陈长捷跟徐远举,双双被埋在了废墟之中。
邱行湘奋力营救,凭借浑身的气力,先将陈长捷从砖堆里拖出来,再把陈长捷背到自己的背上,足足背了几里地,才把他平放在农场医务室的担架上。 陈长捷苏醒之后,第一眼便看见邱行湘,问“我怎么会躺在这里?”“我把你背回来的。”“是你救了我。”“是共产党救了我们。”
陈长捷在功德林积极改造,但在他心中,却始终有一个解不开的结,他对傅作义心怀怨恨,难以释怀。
功德林改造时期,当着众人的面,他不止一次地骂过傅作义“要我死守天津,战至一兵一卒,他却贪生怕死,在北平搞和平起义,我算是把他看穿了,一个不仁不义的家伙,一个不知羞耻的东西!”每次骂到这里,站在侧旁的原国民党十二兵团司令黄维总会添上一句“你不在天津硬打,他在北平的谈判桌上就没有筹码,所以,他还是一个玩弄权术的政客,一个损人利己的小人!”
在水利部身居高位的傅作义,自然听不到这些来自功德林的议论,,作为 历史 的过来人,他怀揣着一种内疚,一种自责,直到把一句话当面告诉当事人为止。
1956年3月,周恩来主持召开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会第十九次扩大会议,专门研究如何处理国内外战犯问题。
在会议上,傅作义两次发言,直截了当地说
傅作义的乞求,最终得到了回应。1959年12月4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在礼堂举行了首批战犯特赦大会,陈长捷名列其中,他从此获得了公民权,获得了新生。陈长捷在特赦后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周恩来对他慰勉有加,陈长捷则一再称颂共产党实行的是亘古未有的宽大政策。
在周恩来接见获赦人员的第二天,傅作义就在西单鸿宾楼单独宴请了陈长捷。那天中午,傅作义早早恭候,陈长捷姗姗来迟。见面之际,陈长捷甩出冷冷一句 “按照我过去的脾气,今天是不会来的。可是在共产党监狱改造十年,脱胎换骨,把脾气也弄不见了。”
傅作义哈哈大笑道“你我是保定军校的同学,你的火爆脾气,我还有不知道的么?好在你通情达理,大人大量,所以我必须告诉你一句话,这是埋藏在我心里长达十年的秘密。”
陈长捷依旧沉着脸 “有屁就放,有话就讲。” 傅作义的神色凝重起来“ 天津战事,我应当承担全部责任。因为,平津全局动向,已趋和平之势,结果由于我的犹豫,造成一战一和,既给天津人民带来灾难,也给同窗挚友带来不幸… …”
听到这里,陈长捷的眼眶湿了,他主动伸出手来,与傅作义握手言欢,尽弃前嫌。
周总理希望获释人员都能留在北京,这样也方便大家能多见见面,但陈长捷在上海有一个当工程师的儿子,他选择了南下与家人团聚。陈长捷毕竟也是快70岁的人了,盼着享天人之乐,也是人之常情。
南下的途中,陈长捷与回南京老家的邱行湘同行,火车在南京停靠时,陈长捷到站台送行。邱行湘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在高墙之内是劳动标兵,在高墙之外也要当生产模范。不服输的陈长捷当即要向比自己年轻15岁的邱行湘提出挑战。
年近七旬的陈长捷到了上海,被分配到市郊嘉定县农场劳动,在那里管理着几个蓄粪池。有一天大雨滂沱,蓄粪池泄口堵塞,陈长捷不忍见到珍贵的粪肥流失,大吼一声,纵身跳下,用胸口死死堵住漏洞。
1961年4月回到上海,他任上海市政协秘书处专员,进行文史资料的编撰工作。他感奋勤勉,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先后撰写了个人亲历的文史资料十余篇,约30万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 历史 资料。不管什么时候,陈长捷都是一如既往的认真要强,一样的刚烈如铁。
参考资料
《陈长捷功德林中的“理论家”》, 李希萌, 今古传奇·人物版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原国民党将领大陆新生始末》,黄济人,中国青年出版社
《苟延残喘铸成终身遗怨——陈长捷被俘前后的故事》,杨晓辉,天津档案
《刘亚楼智斗陈长捷》, 唐义路 ,军事 历史
《败将言败陈长捷的三个没想到》,王凯捷,出版参考·新阅读
黄埔军校所有学员名单
黄埔军校所有学员名单如下
一期吕梦熊(学员1队队长)、李伟章(学员4队队长)、陈复(国民party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第一届执行委员)、冷欣(孙文主义学会骨干)、曾扩情(孙文主义学会骨干)、贺衷寒(孙文主义学会骨干,黄埔三杰之一)、宋希濂、石醉六、陈明仁、彭明治、黄杰、姚中英、郑作民、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王耀武、李默庵、李仙洲、关麟征、黄维、王敬久、孙元良、张镇。
三期曾泽生、戴安澜、王竣、胡义宾、周复。四期张灵甫、胡琏、潘裕昆、高吉人、刘玉章、李弥、覃道善、邱维达、赖传湘、彭士量。五期王剑岳、梁希贤、陈文杞、吕旃蒙、郑庭笈。六期戴 笠、王 诤、孙明瑾。
还有蔡炳炎、邓文仪、豊阝悌、永清、刘 戡、唐 澍、张耀明、邱清泉、廖 昂、覃异之、郑介民、陈修和、姜镜堂、康 泽、毛人凤、李云尔、唐生明、吴起舞、谢晋元、邱行湘、郭汝瑰、廖耀湘、孙明瑾、廖运泽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创立的,1924年(民国十三年)1月,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党纲、党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创办黄埔军官学校,训练革命武装干部。
黄埔军校的第二任校长是谁
黄埔军校的第二任校长是关麟征,关麟征出生于陕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的时候,黄埔军校成立,关麟征参加了第一期的考试,并且顺利通过考试,成为蒋校长的学生,这也是他与黄埔军校渊源的开始,在黄埔军校期间,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1947年,蒋介石辞去军校县长之后,关麟征出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前身为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把此重任托付给他,也是源于对他的绝对信任。之后,又让关担任陆军总司令。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后,关麟征则去了香港,卸下了自己所有的政治负担,关麟征几次拒绝蒋介石的邀请,只是在蒋介石死的时候,去吊唁了蒋介石。1980年,关麟征在香港逝世。
特赦1959的演员 特赦1959导演是谁
1、《特赦1959》演员表张铎饰王英光;奚望饰梁冬芳;曹克难饰贺春年;高一玮饰胡大树;赵恒煊饰王耀武;肖荣生饰杜聿明;米学东饰刘安国;徐永革饰叶立三;左佰学饰康泽;李熙海饰秦万长;裴疆童饰邱行湘。
2、《特赦1959》是由董亚春总导演,张铎、奚望领衔主演,曹克难、高一玮、赵恒煊、肖荣生联袂主演的年代剧。该剧讲述了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特赦共释放反革命罪犯和刑事罪犯12082名、战犯33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故事。该剧于2019年7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在腾讯视频和央视网同步播出。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第一任所长有没有军衔啊
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第一任所长的形象是电视剧《特赦1959》虚构的,现在只能找到时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冯基平先生的相关资料,当时冯基平先生主持了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的相关修缮工作。
冯基平(1911—1983),辽宁法库人,六岁在县立小学读书,十三岁到高级班学习,同年考入私立中学读书。十六岁考入省城平治中学读书,十九岁进入北平中国大学读书。
1931年,冯基平加入共青团,同年成为共产党员。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冯基平参加东北抗日救国会,成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四军司令部秘书长、辽阳县委书记。1932年回北平出任北平东北军旅委书记。
1936年负责山西方面的领导工作。1940年率领部队参加百团大战,战斗中受伤回到延安休养身体。1941年在八路军出任职位。
1945年出任山西地区调查局科长,1946年开始先后继任绥蒙保安副处长,晋绥公安局工作站长。1947年任中央直属工作站长,1948年底回北平任公安局二处长。
新中国成立后,冯基平担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人民检察署副检察长,升任北京市公安局局长。此后又历任北京政法委员副主任、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市委书记。
文革爆发后,遭到康生、江青等人的残酷迫害。文革结束后得到平反,出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北京市委书记等。1983年因病逝世,终年72岁。
扩展资料
功德林原是北京城德胜门外的一座庙宇,清朝末年,朝廷在此创设“京师习艺所”,是中国第一个劳改机关。
1915年更名为“京师第二监狱”。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期间,司法总长罗文干最终完成了这座监狱的全部改造,后来成为国民党北平“第二模范监狱”。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就是在这里被敌人杀害的。
新中国成立后,这座监狱被公安部接管,成为关押和改造战犯的一座监狱。功德林一号关押的这些国民党战犯情况比较复杂,改造的难度很大。
这些人长期为蒋介石国民党效劳,甚至直接参与了蒋介石集团的诸多重大决策,是蒋介石最可靠也最有实力的人物,反动思想根深蒂固。
他们中不少人自命为蒋介石的信徒,认为蒋介石才是中国的“正统”,是“为国为民”的。他们对于战败不服气,不认输,认为今天所以成为战犯,是因为打了败仗,“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们认为既然为蒋介石国民党效劳,就不应在共产党面前低头,“君子不事二主”思想长时间转不过弯来。
被关押国民党战犯
杜聿明国民党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司令
王耀武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
宋希濂国民党中将,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
邱行湘国民党青年军二零六师少将师长
陈长捷国民党天津警备总司令部中将总司令
杨伯涛国民党第十八军少将军长
郑庭笈国民党第四十九军中将军长
曾扩情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中将主任委员
周振强国民党浙西师管区中将司令兼金华城防指挥,曾任蒋介石侍从副官
卢浚泉国民党第六兵团中将司令
廖耀湘国民党第九兵团中将司令
黄维国民党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
张淦国民党第三兵团中将司令
文强国民党徐州“剿总”中将副总参谋长
沈醉国民党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中将游击司令
韩浚国民党第七十三军中将军长
康泽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中将司令
范汉杰国民党东北“剿总“中将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
李仙洲第二绥靖区中将副司令长官
庞镜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山东省党部中将主任
杨文瑔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中将师长
刘嘉树国民党第十七兵团中将司令
罗历戎国民党第三军中将军长
杨光钰国民党第三军中将副军长
覃道善国民党第十军少将军长
刘镇湘国民党第六十四军中将军长
陈林达国民党新编第五军中将军长
王陵基国民党江西省主席、四川省主席、第七绥靖区上将司令
徐远举国民党军统局西南特区少将处长
董益三国民党军统第十五绥靖区二处少将处长
陈士章国民党第二十五军少将军长
宋瑞珂国民党整编第六十六师中将师长
杜建时国民党中将,任北宁线护路司令兼天津市市长(1982年战犯身份被撤销)
林伟俦国民党第十七兵团副司令、六十二军中将军长(后经申诉,最高人民法院于1986年撤销战犯身份)
百度百科—冯基平
百度百科—功德林
特赦1959的人物原型都有谁 王耀武杜聿明叶立三有原型吗
《特赦1959》是以1959年特赦国民党高级战犯为核心事件展开的剧情,剧中大部分人物都有原型,除了北京功德林管理所相关负责人外,还有关押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他们都是经历过战场和生死的人,想要彻底改造 他们难如登天,管理所所长王英光等人始终坚信这些战犯会有脱胎换骨的一天。
《特赦1959》里各人物基本都有原型,毛泽东、蒋介石、周恩来、蒋经国和溥仪大家应该都清楚他们是谁,其余人物原型大部分都是蒋介石集团的,下面来了解下都有谁。
北京功德林管理所关押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国民党中执委王耀武,国民党少将师长叶立三,陆军中将杜聿明、黄维、蔡守元和沈醉,这些都是国民党有头有脸的厉害角色,剧中还出现了国民党高级军官陈长捷、傅作 义、徐远举、陈玉生、邱行湘、王陵基、廖耀湘、李仙洲、马励武、杨伯涛、周振强和范汉杰,他们的职位不低,也是国民党虎狼之师里的大将,国民党著名特工康泽国、周养浩和曾扩情也在这部剧里,以上这些人都是 有原型的。
剧里的罗瑞卿和陈赓等人都是无产阶级军事家,他们为中华民族付出了鲜血和汗水。《特赦1959》所讲述的事件是真实存在的,里面很多人物都有对应原型,不过主角王英光是虚构的人物,他坚毅勇敢,能文能武, 与国民党高级战犯展开了一场长达十年的较量,在这段改造过程中,不仅战犯们在慢慢发生变化,王英光也同他们一起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
改造一个人需要时间和耐心,王英光用十年时间与高级战犯进行艰难博弈,他成功了,北京功德林的高级战犯勇敢接受新的思想,拿到了特赦书,而王英光也成为大家心目中最了不起的英雄。
邱行湘战败后被俘,老蒋却要为他开追悼会,这是为何
一九四八年三月十四日,一架小型战机飞临洛阳城上空,从上往下俯瞰,整个洛阳城火光冲天,烟尘翻卷,显然这里刚刚经历一场残酷的战斗。战机在洛阳城上空盘旋,良久之后,方才离开,这架战机正是隶属于国民党空军大队,它来此的目的乃是为了接一位国军将领,显然现在的洛阳城已经不适合飞机降落,因而飞行员选择了离开,而那位国军将领也没能逃出洛阳城。
这位国军将领,乃是时任青年军二零六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的邱行湘,他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抗战中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一九四一年升任副师长。解放战争爆发后,邱行湘曾参加四平之战,受到蒋介石的高度赞扬,蒋称其为“邱老虎”,由此可见,邱行湘作战能力之出色,而蒋介石以他为防守洛阳的指挥官,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邱行湘上任洛阳警备司令后,大幅加强洛阳城防,并在洛阳城建立三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还亲笔提下了“固若金汤”四字,挂在洛阳城门上。当时蒋介石给邱行湘定下了一个小目标固守一个月。不过,邱行湘认为在他的严密防守下,我军部队若进攻洛阳,他必可以固守半年。很显然,后来的结果与邱行湘的预测相差甚远,他将吃下轻视敌人的苦果。
一九四八年三月九日,华野三纵强渡洛河,逼近洛阳城,后与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华野九纵一起逐个拔除洛阳城外的国军据点,次日,基本肃清了洛阳城外之敌。尽管如此,邱行湘仍然保持了乐观的态度,他认为洛阳城坚不可破,只要他坚守不出,仍然可以坚持到援军的到来,为此他还特别致电蒋介石,表示“士气正旺,斩获甚众”。
十一日,经过暂时修整的中共部队开始大规模攻城战,至十二日凌晨,洛阳城东门被攻破,黄昏时分,洛阳城四门皆破,解放军如潮水一般涌入洛阳城。蒋介石为此颇为着急,致电邱行湘,要他固守阵地,战至一兵一卒,重现“四平之战”的奇迹。洛阳不是四平,四平之战的奇迹并未出现在邱行湘的身上,十四日,洛阳城核心阵地被我军突破,国军部队被全部歼灭,邱行湘也成为了俘虏。
值得一提的是,邱行湘被押送到了四纵司令部,陈赓亲自见了邱行湘,曾说了这么一段话“这次战斗你们打得很苦,死伤很重,你们本可以早些放下战斗,却一直在坚守,我们不得不加大进攻火力,我想现在你们应该体会到了,不管你们的工事做得再好,你们都阻挡不了解放军的步伐。”邱行湘闻言,不由得低下头来,黯然失色。
有意思的是,当蒋介石接到洛阳“沦陷”的消息后,他认为邱行湘已“殉国”,为此他亲自派人前往邱行湘的老家,把邱行湘的家人接到了南京,并找来一张邱行湘的照片,公开宣布要为他开一个盛大的“英雄追悼会”。不过,邱行湘自成为俘虏之后,幡然悔悟,他听说蒋介石要为他举行追悼会,不禁深为慨叹,为此他亲笔写了一封信给远在南京的家人,信上只写了寥寥数语,“旧的邱行湘已经死去”。
这封信后来被送到了蒋介石的手中,他看过之后,气得浑身颤抖,大骂邱行湘“无耻之尤”。
邱云湘是什么历史人物
溧阳人氏。国民党师长。
邱行湘(1907—1996),国民党军少将。字辽峰,江苏溧阳南渡镇邱家桥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是黄埔系和土木系骨干将领。邱行湘出生于大农户家庭,18岁考入黄埔五期步兵科,35岁成为将军,1946年在东北四平战役中大显身手,被蒋介石誉为邱老虎。建国后为江苏省五、六两届政协委员及文史专员。
邱行湘的介绍
邱行湘(1907—1996),国民党军少将。字辽峰,江苏溧阳南渡镇邱家桥人。黄埔军校第5期步科毕业。是黄埔系和土木系骨干将领。邱行湘出生于大农户家庭,18岁考入黄埔五期步兵科,35岁成为将军,1946年在东北四平战役中大显身手,被蒋介石誉为邱老虎。建国后为江苏省五、六两届政协委员及文史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