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演员孙道临(老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演员们后来怎么样呢)
老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演员们后来怎么样呢
《渡江侦察记》是一部很有年代感的电影了,它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于1954年出品的,该片主要讲述了在渡江战役的前夕,解放军某部李连长率领侦察班探明敌人江防部署,协助大部队取得战役胜利的故事。
这部电影上映至今也有64年了,这部影片的演员们几乎全都已经去世了,只有极个别还在世,但已经是人到暮年了。那么这些演员在饰演过这部电影之后的人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李连长——孙道临
孙道临是我国老一辈艺术家,他出生于1921年,这部电影是他主演的第三部电影,而他的前一部电影《乌鸦与麻雀》(1949年)获得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一等奖。演完《渡江侦察记》之后,他又主演了《南岛风云》、《早春二月》、《李四光》等经典影片。
自1984年起,他开始自己导演作品,比如《雷雨》、《非常大总统》、《继母》、《詹天佑》等影片都是他执导的。1988年他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
孙道临曾经于1995年获得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奖、第5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协会特别荣誉奖、2000年执导的《詹天佑》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奖等。2007年12月28日,孙道临因突发心脏病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86岁。
二、吴老贵——齐衡说起齐衡,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他出生于1912年的沈阳,自小就生活在日本统治的环境下,在他读中学的时候,因为日本学生经常嘲弄中国学生,学校却对日本学生加以袒护,他不堪忍受屈辱,愤而退学。
在九一八事变后,他离开东北考入上海大夏大学,但因经济窘迫读了一年就退学了。之后他加入上海中国艺术供应社和山东省剧团,参加了《父归》、《大刀王五》等具有反帝反封建意义的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各地剧团演出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演出。
在1946年11月,齐衡参加了人生第一场电影《圣城记》的拍摄,从此走上了电影演员的道路。后来他加入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在很多战争影片中扮演了各种角色。在《渡江侦察记》这部影片中他饰演的老侦查员吴老贵,成功塑造了一个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英勇的献出自己生命的动人形象。
这部影片被评为1949-1955年优秀影片一等奖,而这部影片中演员一等奖有两个,其一是孙道临,另一个就是齐衡。在“温阁”(谐音)刚开始的时候,他因耿直的性格,不满于当时的环境,曾跳入黄浦江自杀,但被好多人救了上来。后来他长期抑郁,最终患上了肾癌,于1972年病逝,享年60岁。
三、小马——孙永平
孙永平出生于1930年,1946年进入胶东国防剧团、新四军军部文工团任演员。1949年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曾在《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南岛风云》、《老兵新传》、《51号兵站》、《金沙江畔》等二十多部电影中饰演重要角色。
从1964年开始,孙永平转型幕后,从事导演工作,执导了《大庆战歌》、《火红的年代》、《三定桩》、《石油盛开大庆花》、《白莲花》等经典电影。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四、周长喜——康泰
现在能记得康泰的人估计也不多了,他出生于1927年,于1985年1月22日突发心肌梗病逝,享年58岁。他1945年进入华北电影公司任演员,在他40年的从艺生涯中,为我们塑造了不少角色。
他曾经在《玫瑰多刺》、《青春之歌》、《渡江侦察记》、《海魂》、《苦难的心》、《第二次握手》、《特殊身份的警察》等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其中他主演的《苦难的心》还获得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而他也曾于1980年获得第二届电影小百花奖优秀男主角奖。
五、杨威——中叔皇
中叔皇是我国重要的电影演员、导演,他出生于1925年,全国解放之后,他参演了第一部电影《人民的巨掌》,在影片中他饰演的是人民公安,之后他又参加了多部影片,饰演过工会主任、公方经理、三轮车工人、革命军人等角色。
上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是中叔皇演员生涯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很多经典角色。从1975年开始,中叔皇转型做导演,其中一部作品《白莲花》就是他和孙永平一起执导的。2005年8月25日中叔皇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0岁。
六、参谋长——穆宏
穆宏是我国早期电影演员代表人物,他出生于1920年,于1969年不幸去世,享年49岁。他是话剧演员、导演出身,曾经自己编排并出演大型话剧《文天祥》。从1948年起,他开始参演电影,在《再相逢》、《子孙万代》、《万象宝塔》等影片中饰演了重要的角色。
全国解放后,他除了拍戏之外,还编写剧本,不过他饰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是配角。他的戏路很宽,好人坏人,正反两派都能演,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的《南岛风云》就是他的代表作。除此之外,他还参演过《翠岗红旗》、《南征北战》、《金沙江畔》等经典电影。
七、刘四姐——李玲君
在众多男演员中,李玲君饰演的女游击队长刘四姐可谓是影片中的亮点,她也荣获1949-1955年文化部颁发的金质奖章一枚。李玲君出生于1931年,今年已经87岁高龄了。自拍摄完这部影片后,李玲君又陆续拍摄了二十多部作品,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
由于年龄原因,李玲君自1998年拍摄完《不夜城》之后,就再也没参演电影了,而恰巧的是,在这部影片中,她跟孙道临又一次合作。现如今李玲君已经有20年没有拍戏了,而且她的年事已高,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拍戏了,希望她的身体 健康 ,万事如意,毕竟当年《渡江侦察记》同剧组的主演们,就只有她老人家还在世了。
这部老电影的导演是汤晓丹,解放前马来西亚回来的华侨,是个高寿的老人家,2012年一百零二岁时去世。当年汤导演花了一年的心血,完成了《渡江侦察记》,然后把从电影里所得的个人收益,用来买了架钢琴给儿子,儿子汤沐海也很争气,最终成为一名音乐家。主角孙道临,是老燕大哲学系出身的高知,在当年,他所扮演的角色,都富有知性气息,迥异于流行的工农兵形象,大概也算银幕上知识分子的坚守了,在渡江侦察记里,他饰演的主角形象并不是很出彩,他真正令人难忘,塑造的银幕形象是《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男主角李侠。
孙老师逝世于07年,同年以他命名的孙道临纪念馆叶成立开放,真是对老艺术家最好的纪念。渡江侦察记里最出彩,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莫过于陈述老先生扮演的敌情报处长,那句“不是我军无能,实在是共军太狡猾!”至今依然在网络间流传,大概已经影响感染到第四、敌五代人了。我这代人的童年记忆里,玩打仗 游戏 ,别的角色随意,踢门喊汤“司令到!“的汤司令,牛大大演的“高!实在是高!”
以及陈老先生演的“不是我军无能…”这三个角色必需保留。陈老先生是06年过世的,一代反角啊!后来重拍过一部渡江侦察记,情报处长也专门请他出场,可惜那是一部烂片,就这一个卖点。老渡江侦察记里主要演员里,最不幸的,应该是齐衡同志,在嗡嗡嗡刚开始的年代,上海电影圈是江阿姨清洗的重灾区,他就因性格过于耿直,在一开始就气愤不过,跳了黄浦江,被救起后,也一直郁郁寡欢,在72年,就早早过世。
现在渡江侦察记剧组的主要演员,唯一还在世的就是已87岁的李玲君,在电影中饰演女游击队长刘四姐,这位老奶奶在98年一次演电影时,还是和孙道临一起合作,拍的《不夜城》。祝老人家也能像汤导演一样,成为百岁老人吧!也感谢老电影渡江侦察记,带我走上痴迷军事的道路。
《渡江侦察记》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上映的战争片。讲述的是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李连长率侦察班探明敌人江防部署,协助大部队取得战役成功的故事。这部黑白影片花了导演汤晓丹整整一年创作的时间才完成这部影片,获得八百元劳务费给孩子汤沐买了一架钢琴。有趣的是,这孩子后来长成了国际乐坛的音乐大师。
孙道临——饰演李连长 孙永平——饰演小马 中叔皇——饰演杨威
老电影《渡江侦察记》是由沈晓丹导演,孙道临、齐衡、陈述等主演,于1954年上映的一部黑白银幕战争故事片。该片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渡江战役前,一支解放军侦察小分队,在李连长的带领下,提前来到江南进行侦察。在当地游击队及老百姓的配合下,小分队获得了敌军在江防主要火力的布防图并侦察到敌军突然增加的榴弹炮团的位置。小分队最终并克服重重困难,胜利地将情报送回至总部的故事。
李连长的扮演者——孙道临 吴老贵的扮演者——齐衡 敌情报处长的扮演者——陈述
《渡江侦察记》是1954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题材老电影,可以说风靡了几代人。
因为这部电影太过经典,和“渡江”谐音的现在正当红的青年演员杜江,在他的社交平台的名字,就叫“杜江侦察记”,而这位杜江,现在是擅长演出主旋律正面人物,如果要重拍《渡江侦察记》的话,说不定他真的可以来试试孙道临老师的这个经典的李连长呢。
由于已经是近70年前的电影了,《渡江侦察记》的老艺术家们,绝大部分都已经仙逝了。
1、 李连长——孙道临
当时孙道临老师33岁,风华正茂,他简直就是当年银幕上的男神与偶像般的存在。之后,他还演出过非常多经典的电影。
《家》演大少爷
《不夜城》
《革命家庭》
《早春二月》,这部在中国电影史上非常重要和经典。
《李四光》
中日合拍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进入1980年代中期,已到离休年纪的孙道临没有闲着,而是开始当导演。
1984年他导演和主演了《雷雨》。
1986年拍了《非常大总统》
进入新世纪后,他还以80高龄导演了一部《詹天佑》
孙道临老师因突发心脏病于2007年12月28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6岁。
2、齐衡扮演吴老贵,这是侦察班长,是那个时代的暖男。
吴老贵的扮演者齐衡是上影厂演员,他在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初,在银幕上非常活跃,先后拍摄了《湖上的斗争》、《小伙伴》、《阿福寻宝记》、《秋翁遇仙记》、《铁窗烈火》、《钢铁世家》、《地下航线》等片中扮演重要或次要角色。1963年他拍完《金沙江畔》后就再也没有拍片了。
《秋翁遇仙记》
1972年齐衡去世,享年60岁。
3、孙永平扮演小马,放牛娃小马是一个性格鲜明的角色,由当时只有23岁的小山东孙永平扮演。
孙永平在《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南岛风云》、《老兵新传》、《51号兵站》等电影中都出演过角色,到了1960年代后,他转型做起了上影厂的导演。
这是他一部导演作品,1980年由著名影星吴海燕主演的《白莲花》。
2011年11月,孙永平去世,享年81岁。
4、康泰扮演周长喜,这个角色壮烈牺牲了,当年可是看哭了。
康泰老师后来借调到北影厂,在著名的《青春之歌》里成功扮演了卢嘉川,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21年后,康泰和谢芳又在《第二次握手》中重逢,可惜,岁月啊……
1985年1月21日,康泰在广州刚刚拍完电影《公寓》,第二天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55岁。
5、中叔皇扮演杨威,一个性格有点急躁的小伙子。
中叔皇老师可以说是当年比较少见的大个子魁梧硬汉演员了,他身高184,气宇轩昂。
中叔皇1970年代中期开始当导演,第一部电影是《小将》,当年云集了很多新人演员,比如后来上影厂著名演员张芝华。
他的一部导演作品是一部古装电视剧《七星镇二妖》,著名男演员毛永明主演。
中叔皇于2005年8月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6、陈述扮演情报处长,这是中国电影中一个经典的反派形象,陈述老师的表演简直出神入化。
陈述后来成为“反派专业户”,先后在《铁道游击队》、《海魂》、《林家铺子》、《聂耳》等三十余部影片中,扮演了多个经典的反派角色。
陈述在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也有扮演重要角色。
2006年10月17日,陈述在上海去世,享年86岁.
7、李玲君扮演刘四姐
李玲君老师三年后还和孙道临一起演了《不夜城》。
李玲君和康泰也是老搭档。
1982年,《渡江侦察记》中的杨威——中叔皇开拍地担忧《飞来的女婿》,农村题材喜剧片,就找来陈述、李玲君等老搭档,李玲君扮演的小兰娘相当出彩。
1986年她在演出了上影厂的惊险反特片《波斯猫在行动》后就基本上没出来演过角色了。李玲君老师如今依然健在,祝她 健康 长寿。
8、穆宏扮演参谋长,他1957年后去天马电影制片演员当剧团团长,之后还在上影厂、天马厂的电影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部电影是1964年天马厂的《血碑》。1969年穆宏不幸去世,享年49岁。
9、需要说明的是,1975年,老版《渡江侦察记》导演汤晓丹和汤化达合作重拍了彩色版,不过演员几乎全部换了,只有陈述还保留。
您好,我是文娱小菲,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老电影《渡江侦察记》拍摄于1954年,至今已经有66个年头了。
《渡江侦察记》中的演员后来都怎样了呢?
1、孙道临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李连长。
1921年12月18日出生于北京,2007年12月28日因发心脏病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86岁。
2、齐衡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吴老贵。
1912年出生于辽宁沈阳,1972年去世,享年60岁。
3、孙永平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小马。
1930年4月13日出生,山东龙口人,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4、康泰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周长喜。
1927年出生,北京人,1985年1月22日,康泰突发心肌梗死猝然离世,享年58岁。
5、中皇叔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杨威。
1925年7月14日出生于南京,2005年8月2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6、穆宏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参谋长。
1920年出生,山东泰安人,1969年8月被文化大革命迫害致死,年仅49岁。
7、李玲君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刘四姐。
1931年6月出生于山东,15岁开始从事文艺。
8、陈述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敌情报处长。
1920年6月30日,上海人,2006年10月17日在去世,享年86岁。
9、崔超明在《渡江侦察记》中班扮演敌军长。
1918年出生于广州,2010年逝世,享年90岁。
10、石灵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敌炮兵参谋。
1922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77岁。
11、马骥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侯妾。
1919年出生,1999年去世,享年80岁。
上述这些演员中,只有刘四姐的扮演者李玲君还在世,现在也89岁了。
其他的演员们都已经去世了。
他们是新中国第一代电影人,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将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奉献给了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向他们致敬!
渡江侦察记是5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的`,有60多年了,当时的演员们大部份都过世了,只有个别的还在世,是一批优秀的演员,为中国演艺事业作出了非常的贡献。
《渡江侦察记》是一部由著名演员孙道临参加主演的电影,拍摄于1954年,
这部影片讲述
1949年,我人民解放军响应毛主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召,砺兵秣马,准备横渡长江。大军渡江之前,特派李连长带领一个侦察班先行渡江了解敌人的江防情况。接受命令后,他带领吴老贵、周长喜、杨威、小马等迅速过江,并及时和游击队刘四姐取得了联系。他们混入江边修工事的老百姓中,略施小计搞到一份江防工事图,并及时汇报给上级。不久,他们得知敌人新增一个榴弹炮团,于是他们假扮敌人工兵混入敌炮阵地,出色完成了侦察任务,在返回的路上,周长喜为掩护同志而壮烈牺牲。军事机密的再三泄露,令敌军长火冒三丈,他下令炮击我游击队根据地,敌人恼羞成怒,派遣特务,探明了游击队根据地,出动大批军队,企图消灭这队侦察兵。正当李连长和江北通话,报告榴弹炮情况时,敌人攻进村子,炮弹击中了报话机,和江北失去了联系。李连长只得率队抢上山头,居高防守。等到天黑以后,就派遣吴老贵和小马奋勇突围,乘夜泅渡过江,把这份报告带给指挥部。他们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来到江边,吴老贵为了掩护小马过江.和敌人进行顽强战斗,英勇牺牲。小马在江中挣扎一夜,筋疲力尽。正当解放军指挥部为断了与李连长的联系而焦急时,小马把报告送到参谋长手里。这时,李连长也率领部队突围出来,到达江边青龙山。江南江北都发出信号,预示着总进攻就要开始了。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万帆齐发,大炮雷鸣,把敌人沿江的工事全部摧毁。大军像排山倒海似的渡过长江,获得了辉煌的胜利。小马也见到了李连长。侦察英雄们又投入了继续南进的行列,去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孙道临——饰(连长) 中国电影艺术界著名代表人物,曾被文化部授予的22大明星之一,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中,出演了100余部舞台剧和影视剧,其中《雷雨》《家》《日出》《茶花女》《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渡江侦察记》《革命家庭》《51号兵站》等塑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
他的一生中都在为影映事业做贡献, 2007年12月28日,享年86岁的中国著名演员、导演孙道临,因心脏病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
孙永平——饰(小马) (1930年4月13日-2011年11月24日) 山东省龙口市西转渠村人,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1946年进入胶东国防剧团 、新四军军部文工团任演员,并曾在山东军区文艺培训队受训。1949年底,进上影厂担任演员,参演作品《 南岛风云 》等。1964年后从事导演工作。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石油摄影家协会会员、顾问。 孙永平于2011年11月24日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1岁。
崔超明——饰(敌军长) 生于广州市,中国电影演员、话剧演员, 1936年 ,毕业于广州摘石轩书画苑, 1943年 ,崔超明在他的第一部话剧《秦淮月》中饰演配角王队长,由此登上话剧舞台。同年,在黄宗江编剧、朱瑞钧导演的话剧《大地》中饰演主角王龙。1954年,参演汤晓丹执导的战争片《渡江侦察记》,在影片中饰演国民党军长。崔超明于2010年逝世享年92岁。
《渡江侦察记》连环画讲述了在1949年春天,解放大军渡江作战前夕,为了摸清大江南岸敌军兵力部署的情况,解放军某部特派遣一队侦察兵巧渡长江,进行深入侦察。该连环画描写这队侦察兵在当地游击队和群众的协助下,如何活跃在兵力雄厚、守卫严密的敌军阵地上,完成了侦察任务的经过,歌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机智勇敢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生老病死是人生规律,经典老电影《渡江侦察记》的诞生至今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了,电影里的人民英雄人物李连长、周长喜、小马、吴老贵、女游击队长和反面角色扮演者陈述等等的精彩演绎,给新中国几代的银幕观众,留下了永远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电影里的不少艺术家如孙道临、陈述
(陈述)
都
(孙道临)
已经去世了,如今健在的恐怕也不多了。
王文娟的第一丈夫叫什么名字
王文娟的第一丈夫是电影演员孙道临。
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2021年8月6日),浙江绍兴人,原名王彩娟。越剧演员,工花旦,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剧”代表性传承人。
1938年,王文娟拜越剧小生竺素娥为师,正式开始舞台生涯,先习小生,后改习花旦。1939年2月8日,演出开蒙戏《投军别窑》。
1942年,学艺满师,以“小竺素娥”的艺名在上海郊区小型戏班担当主演。1947年8月至1948年6月,与陆锦花组建“少壮剧团”。1948年9月至1950年7月,加入玉兰剧团。
王文娟的唱腔特点
王文娟的唱腔特点之一是音乐形象鲜明,富有艺术魅力。《红楼梦·葬花》中,她通过丰富的演唱手段,准确地表现出林黛玉触景生情愁绪满怀的复杂内心世界。
王文娟演唱时咬字清晰,平易质朴的旋律显示出浓郁的情感,后面用散板演唱的《葬花词》,曲调委婉凄凉,平缓中显示出内在的力量。《葬花》这段多层次的成套唱腔,王文娟抒发了林黛玉的丰富感情,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93岁田华北影节悼念去世演员,巩俐感动落泪,现场其他演员的情绪如何
其他的演员也是比较悲伤的,因为他是非常优秀的一个人,很多人对他的去世感到非常可惜,特别的伤心难过。93岁演员田华悼念已故演员。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他们的战友,所以说的也是非常的感人。台下的巩俐也动情的眼眶湿润,确实那个年代的感情是我们是无法理解的。田华这个演员他也是非常优秀的,曾经也出演过很多优秀的作品,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心依旧在演绎事业中。而且他的经历非常的丰富,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听到这样的感情回顾自然是非常的向往非常的感动。因为他们这种纯真的感情,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存在了。
看到这一幕会忍不住流眼泪,尤其是看到93岁的田华惦念自己好友和战友的时候,真的会觉得很感伤,或许到了那个年龄其实早就已经无惧生死,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生死已经没有任何的恐惧,他们还是也会以自己的方式来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做出努力,就像田华老师说的一样,她的战友和还有虽然说已经离开了,他们的精神依旧还在,也依旧在为中国电影事业服务,也可以看出巩俐也是一个很情感丰富的人,所以才会被感动。
老艺术家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人
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众多影人齐聚一堂分享与电影的故事。 田华、谢芳、王晓棠三位颇受敬重的老艺术家真诚讲述了自己的“心里话”,并寄语年轻电影人:“顺境里要慎思失败,逆境里要百折不回,绝境里要说我是最棒的。不忘初心,敢于胜利!”老艺术家对电影的热爱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人,不少影人纷纷落泪。
六十多年来,《永不消逝的电波》一直被无数年轻观众喜爱,影响了几代人。老艺术家们的表演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让今天的电影人和观众深深敬佩和感动。此次展映的修复版本也有时代的创新。修复团队把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上色技术与传统修复手法相结合,将原来的黑白影像进行逐帧的修饰与着色,增添红色经典新的艺术魅力。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典礼上,电影人们率先感受了首部4K彩色修复故事片的艺术与革命精神。现场还有三位特别嘉宾与大家一起重温了这部红色经典影片。她们是陪伴中国电影走过六十年的表演艺术家田华、谢芳和王晓棠。《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发生的年代正是她们的青春时期。后来,她们也把自己的人生献给了电影和革命事业。
田华悼念已故战友
93岁田华悼念已故战友一事让很多人都感到很动容,当时台下的巩俐听到了也眼眶湿润,看到这一幕真的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很感伤,就像回想到自己的已经去世的亲人一样,那时候总是觉得生死离我们很远很远,当面对亲人离开自己的时候,才会知道一切都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无非就是大家都可以好好聚在一起,我们明白的似乎永远都会晚一步,当拥有的时候我们不曾珍惜,也不觉得有一天我们会失去,总是要失去后才会知道。
巩俐非常感动
田华虽然已经白发苍苍,脸上还布满了许多皱纹,在台上讲话的时候一点都不怯场,依旧是吐词清晰,看起来气场十足,精神状态也比较好。巩俐之所以这么感动,或许是被前辈们艺术奋斗的精神而感动。巩俐在台下也是多次流泪,用手擦拭泪水,神情特别哀伤。当天巩俐穿着黑色紧身礼服,气场也比较强大,但她的神情一直注射着讲话的老戏骨们。
此次田华老师还上台演讲,悼念已经参演过《永不消逝的电波》,如今却故去的演员孙道临。她将这些已经逝去的演员比作“战友”,很多“战友”这些年相继离开了自己,可在她心中,每天都会对着这些曾经的好友讲话。这番感人的发言惹得台下不少演员也感同身受红了眼眶,此番作为评委的巩俐更是动情落泪,被田华这一代演员的情怀所感动。当田华走下台后,眼含泪光的巩俐更是牵起田华的手,两人就这样手拉手聊了许久,原本气场强大的巩皇在老艺术家田华面前也罕见展露柔软的另一面。
田华下台之后,巩俐也向前握住前辈的手,两人的画面感非常温馨,也比较有爱。在她们的身上就可以看到艺术传承的重要性,也见证了中国影坛目前发展的变化。巩俐是一个特别礼貌的人,一直低头向田华致敬,表情也是难掩泪水,可以看出是发自内心的敬佩前辈们。
陈坤表情也很凝重
93岁的艺术家田华罕见露面。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虽然已经离开舞台,但她们这一代人为艺术奋斗一生的匠心精神,依然鼓励着新时代的电影人们。在前辈们讲述自己故事的,巩俐在台下多次感动落泪。田华下台后,巩俐低调地与前辈握手。在她们这两代人的身上,不少网友表示看到中国影坛的发展变化,也看到了艺术的传承。其实在巩俐落泪的,台下身为电影节评委的陈坤脸上的表情也很凝重。虽然大部分观众喜欢叫陈坤“厂公”,而且他最近几年作品数量不多,但在同年龄段男演员中陈坤算是在电影圈成绩比较突出的,作为评委完全没有争议。
艺术的塑造,离不开代代匠心的传承。为好的电影艺术提供广阔的舞台,将老一辈人的匠心传承下去,其实也是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的初衷。正如巩俐在开幕式上所言,希望通过北京国际电影节,能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艺术和中国人的故事。经典电影是时间沉淀的精神财富,而匠心的注入,是一部作品成为经典的必要前提。
这样共同的认知基础,是百岁山与北京国际电影节能携手的原因之一。致敬坚持艺术的不易,也致敬匠心品质的坚持,在这场光影艺术盛典中,我们也期待北影节和百岁山在艺术道路上,继续品质坚守,合力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