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八卦六十四卦详解(六十四卦详细解释)
六十四卦详细解释
《易经》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也就是说,当时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纣囚禁在羑里整七年,在狱中,西伯昌潜心研究易学八卦,通过八卦相叠从而推演出现代《易经》中所记载的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
卦序
分宫卦象次序歌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上下经卦变歌
讼自遁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
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
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
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
晋从观更睽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
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
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
卦名标准读音
六十四卦,按周易古经顺序排列
1.乾卦读qián——2.坤卦kūn——3.屯卦zhūn——4.蒙卦méng——5.需卦xū
6.讼卦sòng——7.师卦shī——8.比卦bǐ——9.小畜卦 xiǎo xù——10.履卦lǚ
11.泰卦tài——12.否卦pǐ——13同人卦tóng rén—14大有卦dà yǒu—15谦卦qiān
16.豫卦yù——17.随卦suí——18.蛊卦gǔ——19.临卦lín——20.观卦guān
21.噬嗑卦shìhé—22.贲卦bì—23剥卦bō——24.复卦fù——25.无妄卦wú wàng
26.大畜卦dàxù—27.颐卦yí—28.大过卦dà guò—29.坎卦kǎn——30.离卦lí
31.咸卦xián——32.恒卦héng——33.遁卦dùn——34大壮卦dà zhuàng——35晋卦jìn
36.明夷卦míng yí—37家人卦jiā rén—38睽卦kuí—39.蹇卦jiǎn——40.解卦xiè
41.损卦sǔn——42.益卦yì——43.夬卦guài——44.姤卦gòu——45.萃卦cuì
46.升卦shēng——47困卦kùn——48.井卦jǐng——49.革卦gé——50.鼎卦dǐng
51.震卦zhèn——52.艮卦gèn——53.渐卦jiàn——54归妹卦guī mèi—55.丰卦fēng
56.旅卦lǚ——57.巽卦xùn——58.兑卦duì——59.涣卦huàn——60.节卦jié
61.中孚卦zhōng fú——62.小过卦xiǎo guò——63.既济卦jì jì——64.未济卦wèi jì
易经六十四卦白话讲解
易经六十四卦是《未济卦》,原文和白话讲解如下
原文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白话《未济卦》象征事未完成经过努力可以得到亨通;小狐狸渡河快到对岸了,却浸湿了尾巴,则没有什么吉利。
原文《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白话《象辞》说《未济卦》的卦象是坎(水)下离(火)上,为火在水上之表象。火在水上,大火燃烧,水波浩浩,水火相对相克,象征着未完成;君子此时要明辨各种事物,看到事物的本质,努力使事物的变化趋向好的方面,这样做则万事可成。
原文初六,濡其尾,吝。
白话初六,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会有麻烦。
原文《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白话《象辞》说“小狐狸渡河时被水浸湿了尾巴”,说明其自不量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使多大的气力,急躁冒进,结果招致麻烦。
原文九二,曳其轮,贞吉。
白话九二,向后拖拉车轮,使车不快进,坚守正道可以得到吉祥。
原文《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白话《象辞》说九二爻之所以可获吉祥,是因其恃中不移,端正不偏倚,有所节制,这样行事必获吉祥。
原文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白话六三,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但有利于渡过大河急流。
原文《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白话《象辞》说“事情未完成,急躁冒进去远行,有凶险”,说明此时所处的位置不当。
原文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白话九四,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以雷霆万钧之势征讨鬼方国,经过三年的激烈战斗终于得到了胜利,被封为一个大国的诸侯。
原文《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白话《象辞》说“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消失”,说明实现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原文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白话六五,坚守正道或获吉祥,没有什么悔恨;这是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有诚实守信的德行可以获得吉祥。
原文《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白话《象辞》说“君子所具有的美德的光辉”,说明此时正在事情即将成功的关键时刻,应该具有诚实守信、光明正大的美德,才能获得成功,光彩焕发,得到吉祥。
原文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白话上九,满怀信心,充分信任众人,这时可以安闲自得地饮酒作乐,没有什么灾祸;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则说明过分信任他人,将会损害君子的正道。
原文《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白话《象辞》说“纵情滥饮,被酒淋湿了头”,这样喝得醉醺醺的,就会误了大事,就有灭顶之灾,这是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结果。
扩展资料
《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成书背景
中国早期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达,先民们对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自身的生理现象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因而产生了对神的崇拜,认为在事物背后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的存在,支配着世间一切。
当人们屡遭天灾人祸,就萌发出借助神意预知突如其来的横祸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的欲望,以达到趋利避害。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种种沟通人神的预测方法,其中最能体现神意的《周易》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