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电影剧情(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是一部非常经典的作品,其中有哪些不易发现的细节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看的稀里糊涂,讲的却是一个道理!(不喜欢剧透的朋友可绕过,看过之后再回来,看你是否也明白了这个道理。)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影片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表面上讲述了一个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女人,在十多年的申诉中,坚持不懈为自己讨公道的故事,其实也是说的一个法盲农妇误打误撞掐住官场命脉的故事。
电影中其实跟潘金莲没有太大的关系,至多是女主角李雪莲(范冰冰饰)上访的第二层推动力和诱因。而这个故事的起因其实就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就是一个农村妇女李雪莲要离婚!可是为什么离婚这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却能引发出这么一连串的故事呢?
其实,故事的发展,就是讲述了一个道理就是一个农村妇女要讨回一个公道,她要求的并不多,只是要一个说法而已,很多人都误解了,所以才会有这么一段故事
第一,真假离婚。
李雪莲其实不占理,十多年前,她为了房子和老公假离婚,结果给老公钻了空子,变成真离婚。所以气不过闹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她和前老公假离婚,然后他们再结婚,然后再离婚。看到这里,大多数人想,为什么这么纠结!为什么要这么折腾!原因,其实很简单,要一个说法,讨一个公道。因为离婚是真的,但“假离婚”只有她和她的丈夫知道,而“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就只有她自己知道(因为她的丈夫不会承认是假的)。这样,她感觉自己被自己的丈夫骗了,,对方死活不承认,她才会想到,要寻求法院的帮助,去告状,寄希望于人民政府身上,以为通过这种方式能给自己一个说法,能还自己一个公道。
,法院并没有给她一个想要的答案。其实,法院判她败诉并没有错,她假离婚本来就存在着欺骗的行为,不应受到法律地保护。而且她和她老公的离婚是真是假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反正离婚证是真的,在法律上就是事实。就这样,她真假离婚的真相真的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而且经过法院的判决,反而,她成了那个“说谎”的人。
电影中说李雪莲是法盲,的确,她就是法盲,没有证据,官司根本打不赢。,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敢声称自己不是法盲,自己能把国家那么多法律法规都清楚都知道!我相信,包括现在的有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法律该去哪里查询吧!
或许,大家会认为故事到此就结束了,,李雪莲是那个唯一知道真相的人,真相不是法院判处的那样,她的倔强促使她要继续,继续找一个可以说理的地方!于是上访,然后县长逃之夭夭,市长避之不及,然后上北京,拦了首长的车子,首长震怒,县长,市长,法院院长全部撤职。有人可能会说,这位首长做的好,事情到此该结束了吧。,即便是那位首长把县长,市长,法院院长全部开除了,但那只是解决的组织内部的事情啊,李雪莲真假离婚的事情还是没有解决啊,她假离婚的事情真相依然没有得到政府的公正判断!所以,一年又一年,她轻车熟路地跑北京,去上访,去寻求公道,,这么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得到真实的答案,可能很多人,都把她的上访看成一种形式了吧,却忽略了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她这么做想要的很见简单,就是要证明那个离婚是“假离婚”,就是要找一个可以说理的地方,可以还自己一个公道,要让人们知道,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就这么简单,却找不到那个可以说理的地方。
第二,是不是潘金莲。
李雪莲十多年这么的折腾的一个问题就出在她那个人渣老公身上,其实再她第一次找市长无门,反而被拘留到公安局之后,本来都已经死心了,她也不想折腾了,就是想问问她老公自己承不承认那离婚是假的。说她老公是人渣,一点都不过分,竟然当着这么多人说她是“潘金莲”!本来李雪莲是想让他解释一下,这样她就放下了,可就这么一句话,让那个因假离婚,分了房娶了小三的老公成了做的对的,自己却成了那个被人唾弃不守妇道的“潘金莲”。也正因为这么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 | 一个人的委屈,嘲讽了一个社会
文/陈曦 独立影评团
《黄金时代》中,所有人都说陈清扬是一个破鞋,为了表示自己不是破鞋,陈清扬找到王二,希望他向其他人证明她是清白无辜的。王二说“大家说你偷了汉,你就是偷了汉,这没什么道理可讲。”在那个疯狂的年代,关于陈清扬是不是一个破鞋的问题因为吃瓜群众的偏执情绪,无端变成了罗生门事件,无论陈清扬怎样试图摆脱这些诋毁,都没能如愿。
《我不是潘金莲》本也是这样一个拥有精彩故事内核的电影
可是从电影一开场,故事情节就偏离了这个剧情简介,变成了李雪莲本为了分房跟丈夫假离婚,结果被摆了一道被法院判为真离婚,丈夫与其他女人结婚。李雪莲不服判决,层层上诉,从而成了最牛上访专业户,十几年专注向中央领导上访,从而牵动了从地方官员到省级官员的大动荡。
而关于李雪莲被丈夫污蔑为“潘金莲”的事情,全片仅仅几处着墨,并未深入,更像是为了将主题强行拉回(显然并没有成功)。放在高考作文中,这显然犯了跑题偏题的错误,就算故事讲得再精彩,打分都是要大打折扣的。
,如果我是冯小刚,我也肯定会说这是我的电影,我爱怎么拍就怎么拍,你管我是不是标题党。
故事虽围绕李雪莲上诉展开,但显然冯小刚更多地着墨于围绕着李雪莲的二十几个官员的形象塑造。不吹不黑,虽然将官员名字起为“贾聪明”、“王公道”、“史为民”等有种无聊的幽默感,但就官员形象来看,对现有官场群像塑造还是相对贴切的。(虽然我认为有丑化官场文化和农村形象的嫌疑……
冯小刚将官场文化脸谱化,让全片充满了戏剧的讽刺感,就像擅长伪装者面具符号的政治波普主义画家曾梵志所画的《面具》系列一样,以夸张化的隐喻和极尽调侃的象征批判了人们在浮华的消费主义影响下日益空虚的精神世界——冯小刚继《1942》之后又一次很好地摆出了其现实批判精神。
比如,在旧法院院长见老领导的片段中,酒桌文化一览无余,官场阶级显而易见,阿谀奉承的嘴脸让人忍俊不禁却又一声叹息,而老领导放下车窗,留下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提点就显得异常讽刺。
李雪莲显然是个拧巴较真的农村妇女,油盐不进的性格让牵涉中的官员头疼不已。而这个拧巴的农村妇女就像牵动了蝴蝶效应一般牵扯出了大批官场众生,从而展现在大荧幕的就变成了一个拧巴的中国。
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场风气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而二十几个形象各异的领导也通过老戏骨们的演绎变得活灵活现,他们或精于算计,或胆小怕事,或阿谀奉承,虽然为了符合影片基调带有夸张化的外露情绪,但在张嘉译、郭涛等老戏骨的演绎下,却保持了戏剧和现实的平衡,让人心声感触却不至于义愤填膺。
虽不是刻画地入木三分,却表现得独具一格。
所以,和相对薄弱的“李雪莲打官司”相比,这部电影更像“官场文化现形记”。
范冰冰靠着《我不是潘金莲》拿下了第64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银贝壳奖”,又提名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加上冯小刚怼上万达,一时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很多人说,范冰冰在这部片中的演技再现了《观音山》、《苹果》中的演技,我也是做好准备写一篇满是溢美之词的文章来夸一下范冰冰久违的演技的。
看完之后,演技大写的尴尬,在20多个官员群戏的攻势下,范冰冰用力过猛的生硬演技显然被吊打。
从妆容来看, 范冰冰在片中饰演一个拧巴较真的农村妇女,上映前的通告满满的都是“剧组一开始就专门为范冰冰定制了农村妇女造型的服装,还特意拿去‘做旧’了。范冰冰穿上之后,始终感觉还是‘差那么点儿意思’,于是向导演和影片的服装设计师提出,到乡下去找村民收集十几年前的旧衣服。“
诚意不错,实际效果呢?,原著刘震云把故事背景设在河南,冯小刚却搬到了山清水秀的江西婺源,搭配方圆视角,画面确实唯美。但范冰冰特意做旧的农妇衣服,和因为缺少特写始终看不清的农妇妆容都在这样小清新的小镇中糊掉了干净的皮质毛领外套,笔直的微喇叭裤,搭配范冰冰白得发光的皮肤,高挺的鼻梁,浓黑的直眉,即使刻意强加了一条头巾/斗笠,搭配刻意的农村方言。
丝毫没有农村妇女淳朴的黄土地气息,反而有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镇妇女之感。
举个正面例子—— 《一个勺子》中蒋勤勤扮演的金枝子 ,同样的扎头巾、旧棉袄棉裤,搭配晒出的高原红,将手拢在袖子里,盘腿往炕上一坐;或走路时略微佝偻的脊背;宽阔的棉裤裤腿下微微外八的步子,都活脱脱一个黄土地出来的女儿。
从情感来看, 因为全片缺少面部特写镜头,虽然可以部分化解范冰冰略微用力表现的脸部表情,但僵硬的肢体语言却在荧幕上展露无遗。无论是激动地解释、忐忑地等待回应还是愤慨地诉说,李雪莲大多时候都僵直着站立,像一个木头梆子一样站立,只有无时无刻不皱紧的浓眉来表达内心的愤恁之情。
秦玉河死后的情感爆发本来可圈可点,可因为没有必要的情感过渡和铺垫,这大片段的哀嚎就显得有些突兀。
再举个正面例子——《 山河故人》中赵涛饰演的涛儿 ,同样是农村妇女,同样是认真生活在拧巴的中国底层的人民。年轻时,挑高的细眉,一根皮筋将头发紧紧扎在脑后,红衣绿围巾,俨然漂亮中带点土气的村花样子;中年时,一头烫卷的黑发,仿佛绣上去的挑眉,笔挺的女式西装,透出干练带点土气的女商人气质;老年时,剪断的背头,微微佝偻而迟缓的行动,扮演一个独居老人又毫无违和感。
夸范冰冰扮丑展示演技,就像说唐嫣摘了隐形眼镜就有演技一样让人尴尬。
单单就故事逻辑而言,这部影片也是有很多槽点存在的。,李雪莲因为丈夫秦玉河没有遵守当初的承诺,将假离婚当作真离婚处理,于是一纸诉状将秦玉河告上法庭,顺便携带了两斤腊肉香油——结果人证物证俱在,法院判定真离婚,李雪莲表示不服,所以开始上诉。
这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导火线,但显然由于剔除了刘震云原著中对人物背景的叙述,故事看起来就像是 一个法盲越级泄愤 ,支撑整个故事架构的内核显得单薄苍白而毫无说服力。
,法官在定案时,秦玉河人证物证俱在,李雪莲口说无凭,证据明显倾向于秦玉河,所以判定为真离婚无可厚非,所以法院判案不一定是错的。
,连李雪莲都懂得在告状之前先以腊肉香油贿赂,既然深谙官场潜规则,那么随后掀起的官场动荡就更像一个拧巴且恼羞成怒且火力全开的农村妇女的报复。而那些被李雪莲整倒的第一批官员,尤其是旧县长史为民,就看起来有些委屈了。
,就像影片中提到的,如果不服一审判决,那可以继续上诉,而不是像个无头苍蝇,希望误打误撞从法院院长到县长、市长、省长、甚至首长中找一个明事理的替她声张正义——现在可是法治社会,如果每个人都抱着“上访解决一切”、”人情高于法制“的想法,泱泱大国还怎么治理?
以上仅仅是管中窥豹,影片中很多故事背景没有交代,诸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比如撤掉第一批官员后的情感转折生硬、李雪莲遇到首长告状成功有大开主角光环之嫌、王公道为何在第一批官员动荡中幸存还在十年间步步高升?
故事,李雪莲潸然泪下,向被自己无端坑了的旧县长吐露真心其实我十多年的上访是为了我尚未出世却胎死腹中的苦命孩儿。
强行升华主题,结局尴尬,无力挽尊。
更违和的是,全片强势穿插着冯小刚刻意字正腔圆的旁白,这和剧情完全无法融合在一起,也没起到解说的作用,就像是刻意炫耀自己标准的普通话一样,范冰冰演自己的李雪莲,冯小刚则陶醉在自己磁性的嗓音里。
吐槽一句,大鹏饰演的王公道真的好像谢顶了的屌丝男士。
《我不是潘金莲》 打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