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老郭兰英歌曲大全(简述郭兰英的演唱特点及作品)
简述郭兰英的演唱特点及作品
郭兰英的演唱特点及主要代表作品
郭兰英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行腔富于韵味,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歌唱特色。由于她少年时受过戏曲演员的严格训练,艺术功底很深,她的演唱兼蓄神、情、形、声、腔、字六艺之美。她所扮演的人物,达到了歌唱与表演的高度和谐统一,为中国新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她演唱的歌曲《南泥湾》、《翻身道情》、《绣金匾》、《妇女自由歌》以及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歌剧《刘胡兰》中的《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全国流传很广,已成为我国民族歌曲中的经典之作
欣赏郭兰英的代表曲目
《妇女自由歌》、《王大妈要和平》、《南泥湾》以及电影插曲《我的祖国》和歌剧片段等(歌曲介绍、演唱特点、风格特征等)。
郭兰英南泥湾歌词
《南泥湾》
填词贺敬之
谱曲马可
演唱郭兰英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们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到处呀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啊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呀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儿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儿送模范
扩展资料
《南泥湾》是由郭兰英和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合唱队演唱的一首歌曲,于1965年录音。收录于中国唱片集团公司1984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独唱选》中。
自1942年起,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就强烈吸引着许多知名人士,他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访问,并写下了不少诗文。著名爱国将军续范亭的《南泥杂咏》20多首诗作,著名诗人萧三的诗歌《我两次来到南泥湾》,诗人何其芳的散文《记王震将军》等,都对南泥湾垦荒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
1943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渐入高潮, 作为“生产模范”的第三五九旅,更是名震边区。这一年,延安军民精心筹办了慰问品,并带上文艺节目,要到南泥湾去慰劳第三五九旅全体官兵。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在负责准备文艺节目时,就想到应该排练一个和第三五九旅有关联的节目。
编创人员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构思出一个名为《挑花篮》的秧歌舞,由8位女演员挑着8对花篮,伴着插曲在台上表演,插曲歌词的一段名叫《南泥湾》。诗人贺敬之接到为该插曲创作歌词的任务后,结合自己对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特别是第三五九旅垦荒南泥湾的深刻认识和体会,充分酝酿、一气呵成写出了歌词,由马可采用陕北民歌的调式,为它谱了曲。
秧歌舞《挑花篮》在南泥湾慰问演出中,极受第三五九旅全体官兵的欢迎。王震高兴地走上舞台,与该节目的演员一一握手,并与她们合影留念。歌曲《南泥湾》就这样诞生了。
后来,随着《挑花篮》在陕甘宁边区的巡回演出,特别是由郭兰英演唱之后,这首歌迅速在边区走红,并传遍全国。而一代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艺术人生也由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