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发型火了(高晓松事件)
高晓松事件
高晓松可算不上艺术前辈,只是大家所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而且流量明星带货也不见得比艺术前辈带货好多少。就拿前段时间不能“刷铁”的事件来说,在那一天,全网所有的网红都没有直播,原因就在于“铁上不来”,至于什么是铁,你可以理解为粉丝,所谓的流量明星就是个笑话。
题主可能理解出现了偏差,流量的多少只能证明你这个明星有没有人气,而不能代表你带火的成绩。就拿那些流量明星来说,他们带货的成绩真的有那么好么?起码在我的认知里,我是没发现那些流量明星有什么厉害之处,起码与那些网红大V相比,还是差了很多的,而他们可不是什么流量明星,只是因为拍了一些段子、搞了一些内容,最终获得粉丝的支持,最终开始了自己的带货生涯,而且效果还不错。
但反观流量明星带货呢?以现在的娱乐圈来说,有一个算一个,谁敢不挂铁、不刷单的来一场直播?真实的观看人数,以及带货数量会让你大吃一惊的。除却一些专业的机构,有计划的宣传、针对性的带货之外,大多数直播带货都是注了水的,看似好像很火,但都是表面繁荣,根本经不起推敲。
而且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很多明星、网红、所谓的艺术前辈都参与进来了,虽然有些带货效果不错,但大多数直播带货的效果并不好。商家坑位费花了,但效果且没有,甚至还要求明星退款的。这种事情不是一件,以后还会有类似的事件出现。而所谓的流量明星,只是他有流量,并非他的流量能够转化成带货,有人气和有人买是两回事。腾讯微信倒是有流量了,这几年一直在想办法转换变现,但效果都不好,更何况是你一个小小的明星了。
高晓松怎么火的
早年
1969年,生于北京,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毕业于清华大学,外祖父张维为深圳大学首任校长,舅父张克潜是知名电子学教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1988年毕业于北京四中。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本科。1991年从清华大学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
创作期间
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I》,以《同桌的你》一曲获当年度几乎所有流行音乐奖之最佳金曲、最佳作词、最佳作曲。1995年以《恋恋风尘》、《蕾》等歌曲获得当年各种金曲词曲奖。1996年与宋柯共同成立“麦田音乐”,任音乐总监。次年出版个人音乐作品集《青春无悔》。并在当年于南京五台山体育馆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
1997、1998年游历欧美各国。完成小说《写在墙上的脸》、剧本《那时花开》。
1999年,导演电影《那时花开》。与认识仅三天的沈欢闪电结婚,并把《那时花开》的女主角改名为“欢子”。
2000年3月底出版小说《写在墙上的脸》。
2000年后
2000年其受聘搜狐娱乐事业发展总监。2001年4月出任新浪文化事业战略顾问。这年与妻子沈欢离异。
2005年10月,高晓松在新浪开设博客,连载长文《1990如丧青春》回忆了他和老狼等朋友的往事,一些早期作品的背景。并在这个博客里发表了《彼得堡遗书》和《杀了她喂猪》等单曲作品。2006年3月,卷入韩寒与白烨的网络论战,随后关闭了自己的博客。
2009年担任快乐女声评委。2010年担任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比赛评委,同年又担任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评委。
2011年4月,在发生轰动全国的药家鑫故意杀人案及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力挺药家鑫的言论后,高晓松号召音乐界封杀药家鑫的母校西安音乐学院,引起舆论热议。高晓松在其微博中说,“今后音乐界将不接受他们”,“生命都漠视的人会爱音乐吗?”
2011年5月9日,高晓松因醉酒驾驶造成四车连撞,四人受伤,在北京被刑事拘留成为刑法修正案实施后首位因醉驾而被判刑的名人。事后有网友恶搞高晓松作品《同桌的你》制作《酒桌的你》。11月8日出狱当日即飞赴美国。
2012年3月,由韩寒命名的脱口秀栏目《晓说》开始播出,这档节目高晓松自由发挥,说历史、评人物、聊八卦、论文化、谈热点,打造视频化的“高晓松专栏文章”。由优酷视频出品;亦加盟河南卫视《汉字英雄》节目。
2014年6月28日,高晓松发布离婚声明,已与设计师妻子徐粲金于去年6月签署离婚协议。
音乐
校园民谣
1994年,高晓松以《校园民谣I》进入音乐圈。高晓松的音乐创作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以《同桌的你》为代表的“校园民谣”。他的音乐表达了对青春的伤感。一度是年轻人的偶像。
1996年发表的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代表了其更高成就,被许多媒体评为中国原创音乐典范之作。此专辑中一首《模范情书》为高晓松自己演唱。
音乐制作人
高晓松为刘欢、那英、老狼、小柯、黄磊、朴树、零点乐队、叶蓓、萨顶顶、林依轮、谢小东、马俊伟、筠子、李宇春 、黄绮珊、阿朵、周子琰 等人谱曲、作词或担任制作人,获得多项流行音乐奖。特别是对老狼和叶蓓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997年为筠子打造整张专辑《春分·立秋·冬至》,但2000年筠子即自杀。
电影
《那时花开》任编剧导演,并与张亚东合作作曲,夏雨、周迅、朴树主演。拍完后被认为主题消极,三年后于2002年上映。
《我心飞翔》任编剧导演,并与小柯合作作曲,陈道明、郑钧、李小璐主演,老狼演唱片尾曲。2005年上映。
《大武生》任导演,吴尊、徐熙媛及韩庚主演,2011年9月上映。
《同桌的你》任监制,周冬雨、林更新主演,2014年4月上映
脱口秀
《晓说》于2012年3月起开播的人文综合脱口秀节目,任导演、编剧,与主持人。
《晓松奇谈》于2014年6月起开播的人文综合脱口秀节目,任导演、编剧,与主持人。风格基本延续《晓说》。
高晓松的才华是不是与生俱来的,还是通过后天得到的
大家都知道,高晓松有一个外号叫“矮大紧”,这个外号一点也没有起错,因为,在很多人眼里,高晓松就是一个胖子,而且非常的矮,穿着衣服都显着非常的紧,这就是高晓松,一个颜值还有身高一样也不占的人,却有着他人没有的魅力!
高晓松在早些时候就已经非常的出名,他作为一个为很多歌手写词的人,他的才情是无法忽略的,早年,他曾经以一首《同桌的你》火便了大江南北,他不但独具慧眼,而且写得词也都是很是经典,或许满腔的才华和无限的风趣才是他人生所有的魅力,那么这些才华是后天努力得来的,还是他自己与生俱来的,答案是两者兼具。
对于一个文化学者来说,要是没有对文学的感悟,那么他就不会选择这一条路,他的选择正是说明了他有很多感受与文学之间存在联系,再加上高晓松是书香门第,受到的熏陶和感染自然比其他人多很多,这也就所谓的与生俱来的天分,然后对于一个有天分的人来说,高晓松如果只靠着自己的天分来创作,未免显得太过寒碜,后天不断地积累和学习,才能铸就他今天的成就!
高晓松出口成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他能讲历史,能贯古今,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够博览群书,更是因为这么多年的他一直游历四方,有书也有远方,所以在不断地前进中,他的学识也是不断地增加,人也不断地变得有趣。
曾经的火遍全国的高晓松,为什么变成了如今人人喊打的洋垃圾
曾经火遍全国的高晓松,人们提起他总是会想到才子这两个字,可是这几年高晓松的口碑却直线下滑。在他所发表的言论当中,充满着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自视甚高,言谈当中充满了崇洋媚外的感觉。在国家发展越来越好的当下,高晓松自然会成为崇洋媚外的洋垃圾。
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高晓松以公共知识分子的形象出现。他在各大访谈节目当中,对各类时事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一头飘逸的长发,犀利的言论,妙语连珠的形象,让很多人都觉得高晓松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言多必失,高晓松在各种时事类问题当中,针对社会热点侃侃而谈。他曾经发表的很多言论都不为人们所认同,在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价值观的时候,会觉得高晓松说的很多话都有道理。
在我们逐渐成熟了之后,再看高晓松。就会觉得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不过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他喜欢在人前显摆自己的家庭背景,喜欢显露自己的才华,可是对公众缺乏相应的共情心和悲悯心。甚至他身为一名中国人,却总是在鼓吹外国的环境有多好。
在国民的认知不断增强的时候,高晓松还在坚持以往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高晓松看到很多问题的观点,充满了自己的主观臆断,甚至很多时候他的想法特别偏激。各种各样翻车的言论,导致高晓松的口碑直线下滑。
尤其是高晓松那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仿佛众人皆醉他独醒,举世皆浊他独清。他喜欢在生活当中做一个反对者,仿佛这样就能够标榜自己遗世独立,与众不同这种。这副嘴脸,让人一看就想踩上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