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一计害三贤(姜维临终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

生活常识 2023-05-22 20:46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姜维临终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

作为三国二十四名将中的“天水麒麟儿”——姜维,是一个三国后期争议较大的人物,他虽继承了孔明的衣钵,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终究回天乏术。

武力强,谋略亦突出,可惜时运不济,是个生不逢时的悲剧人物。

一计害三贤

姜维临终一计害三贤,是怎么回事?简单回答,蜀灭亡后伯约投降钟会,然后看穿钟会野心唆使他谋反。

钟会感觉有伯约的帮助自己可以成为第二个刘玄德,于是就杀了邓艾,还想杀掉一批军中亲司马的武将,计划败露钟会跟伯约也被杀了,所以说伯约一个害死了三。

伯约算不上历史上杰出的名将,但他绝对算当时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伯约改变汉中布防确实为后人诟病。

鄙人也认为确实不该如此,这一事件使得伯约要对蜀汉灭亡负起一定的责任,但把责任都算在他头上明显是不对的,而且也不能而掩盖他在这场战役中的出色表现。

是一切事情的起因——去魏降蜀,难道他想降吗?还是说早有预谋?根本不可能!这还不是要怪伯约的逗比上司。

我一直觉得东汉末年是还留有一些士人气节与君子之风的时代,投降要顶多大的压力?没有办法,上邽、冀县都不放他们进城,葛公追兵至,恐怕姜维本人对他的上司马遵等人是相当失望的。

而根据傅子记载,伯约本人又是“为人好立功名,阴养死士”,他是不愿意就这样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命运第一次跟他开了个玩笑,在那样的情形下,他没有办法,只能投降。

被迫降魏

至于葛公对于伯约的评价,所谓“心存汉室”云云不过是打个旗号,让伯约的归顺名正言顺罢了。

根据魏略的说法也是“维本无去意”,毕竟当时魏国已建, 排除谁都没想到司马氏的因素,魏国一统只是早晚的事,若是没有碰上这个乌龙事件,伯约继续在魏国做着公务员,就算做的不会很大,毕竟也能安安稳稳度过一 生。

不过命运显然不会就这么放过伯约,因为逗比上司马遵,伯约开始了注定不平凡的大半辈子。

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伯约并不能从心所欲,在这件事上,他的立场和徐庶完全不同,徐庶毕竟也算大半个自由人。

而伯约身为降将,未立尺寸之功,却蒙葛公厚恩,“既有胆义”的伯约怎么可能、又怎么愿意辜负葛公一片信任?而这点要立功报恩的单纯想法而后竟幻化为一种执念,伴随了他的一生又不免让人唏嘘。

九死不悔

伯约九死不悔,坚持到,还拼掉了邓艾和钟会,险些使当时的魏国内乱,可惜钟会无能,而司马昭招招紧逼。

但这又怎么样呢?伯约这个人,本就是在逆天而行啊,他没有当年孔明的绝对权力,不能以臣子行君事。

个人能力上也有不足,但他仍旧在坚持,这样的人不去赞扬,难道要赞扬望风而降的人吗?

以九死无悔的态度贯彻了季汉的理想,即使在内外局势皆恶劣、乃至身处绝境时都不曾动摇,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而依三国志记载,此人私德也是很不错的,表里如一的秉性正直。

换任何一个人,以当时的情况和当时的兵力,除了坚持北伐,还有更好的结果吗?蜀汉以一州之力对抗强大的魏国,只有坚持不懈的发兵骚扰,希求以此造成魏国内乱,趁机扩大战果这一条路。

可惜这毕竟是一种太过需要天命所归的方式,概率太小,可遇而不可求,蜀汉的灭亡,几乎是一定的。

坚守理想

人间八苦之一谓“求不得”,有心栽花花不开,越执着越是求而不得,葛公逝世后,伯约“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其实葛公六出祁山,除了第一次有望问鼎中原外,越往后面越类似小打小闹或者说北伐的目的完全已经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也是因为北伐的成果甚微以至于费祎后来对姜维说 “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情形下伯约又如何立功,如何证明自己?我都不忍心说,伯约基本就是从头苦逼到死……很难能可贵的是,他自己大概是不会觉得自己苦逼的。

自惜英雄有屈伸,危机应变亦逡巡,阴平穹寇非难御,如此江山空负人。

这个男人,垂垂老矣,但坚守理想,战斗到生命一刻,兵马没了,用计谋继续战斗,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一计害三贤是什么姜维用一计害了哪三个人

一计害三贤是什么?姜维用一计害了哪三个人?
姜维是三国时蜀汉后期的名将,也是诸葛亮亲自挑选和培养的弟子,在诸葛亮死后还进行过多次北伐,只可以最终也没能挽救即将灭亡的蜀汉。而他始终不甘心,想要重新翻盘,于是在曹魏的钟会与邓艾之间,选择了投降钟会,用这一个计谋,想要将这两员大将离间。只可惜,看起来虽然是成功了,最终也的确害了他们两个,“一计害三贤”,这第三个人又是谁呢?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是天水翼县人,蜀国著名将领,官拜大将军。少年时,姜维是和他的母亲住在一起的,年少经历十分坎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其父姜囧因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也就是228年,春,大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也就是第一次北伐,派遣镇东将军赵云和扬武将军邓芝占领箕谷,用以牵制魏军的主力部队,诸葛亮自己却率大军攻祁山。当时的天水太守马遵,功曹梁绪,主薄尹赏,还有一个雍州刺史郭淮都在上邽。这时候各位读者可以想一想了,一个太守加一个官更大的州刺史居然缩在一个城里,可想诸葛亮给他们造成的压力。结果就是梁续和尹赏随着姜维一起投了诸葛亮。
姜维降蜀后,诸葛亮将姜维当成接班人来培养,结果还没有培养完,诸葛亮就于建兴12年命殒五丈原了,悠悠苍天何薄于我,可歌可泣。
公元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守汉中,蒋琬以姜维为营司马,姜维率领偏军多次西入羌中英勇作战。在诸葛亮死后,蜀国还有二十九年的国运,在这二十九年的时光里,前十二年是总理国家大事的蒋琬,中间的七年是费祎,在这十九年的时光里这两位蜀汉领导人都是消极北伐的,甚至是不出兵伐魏,姜维想多次大举伐魏都被费祎给阻止了,也不能说费祎和蒋琬的决定就是错的,每个人站在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式肯定就不同。费祎和蒋琬也不是军事家,所以也难免对军事的把握有点差,他们对民生的把握肯定不会差,也许当时真的已经到了“蜀中疲敝”的时候,经过十九年的修养才能撑得起后面十年姜维的北伐。
蒋琬,费祎,诸葛亮,董允四人并称为蜀汉四英(蜀汉四相),由此可见这蒋琬和费祎的能力肯定是很出众的。
费祎死后,姜维北伐才放的开手,于是,在公元254年,蜀汉朝廷加姜维督内外军事。姜维兵出陇西,这一次狄道城的李简直接举城投降。姜维于是就乘机围攻襄武。并且杀败来援住的徐质,还当场斩杀了徐质。魏军胆丧,直接溃败,于是姜维就乘机夺下了河间、河关、临洮等地,收拢了那么的居民,迁到蜀国充实蜀国的人口。
公元255年,姜维北伐,率领车骑将军夏侯霸出狄道,在洮西大破魏国的雍州刺史王经。王经退守狄道城。《三国志·姜维传》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於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锺题。
由此可以看出姜维的军事素养还是很高的,对战局的把握也是很好的,姜维北伐总计11次,其中大胜2次,小胜4次,不克4次,小败一次,大败一次,总体来说这战绩还是很好的,主要是蜀国的国力有限,经不住姜维这样玩的。
不得不说姜维在蜀国施展的一计害三贤,已经62高龄的姜维得知后主降魏之后,姜维降钟会却不降邓艾。邓艾和钟会都是聪明人,一般的阴谋对他们一点用都没有,但姜维这个就是赤裸裸的阳谋,其目的就是要离间钟会和邓艾。而且这时候的钟会和邓艾都被嫉妒蒙蔽了双眼,很简单两个旷世名将一起伐蜀难免会有一些比较,钟会认为他拖住了姜维这个令所有头疼的敌人,头功应该是他的。而邓艾认为是他灭亡的蜀国,头功应该算他的。
两人的说法其实都没错,错就错在了蜀国是在他们两个人的合作下灭亡的,不然就拉出来一个和姜维玩,说不定直接就翻船了,毕竟蜀中还是姜维的主场。更要命的是这两人还都有不臣之心,蜀中富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共户28万,男女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官吏四万,仓粮四十余万,金银两千斤”,这还只是大概数据,你说邓艾看到那么多物资心里能怎么想。而且“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而且邓艾成功灭蜀,这个功劳也可以算得上是震主了。姜维利用他们两个人的私心,成功除掉了这两个军事天才,而自己也因为弄死了这两个大将,被魏国兵马气愤杀害了,可歌可泣。
不得不说姜维为了蜀国可以算的上是拼尽了自己的所有,在他临死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起他慈爱的母亲,想没想起对他淳淳教导的武侯,想没想到他的妻儿,他这一死也终于算是解脱了,他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上无愧于后主,无愧于自己的老师武侯,下无愧于蜀国的百姓,更是无愧于自己的内心啊!吾计不成实乃天意啊!老天不助刘啊!失眠网小编想姜维到也是累了,征战了大半生都没能打出去。师徒两代人的拼命奋斗只换来这样的结局,也是让人心酸不已。
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哪三位

姜维一计害三贤的“三贤”是邓艾,钟会和姜维,姜维因为参与钟会谋反案件被诛杀,邓艾奇袭成都,后主投降了,最终,钟会与姜维都死于乱军之中,姜维的妻室子女都被杀光。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自公元228年,诸葛亮突然北伐,魏国毫无准备后,姜维就被迫投降归属蜀国了。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什么意思 姜维使用反间计害死三人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指将为了彻底铲除邓艾和钟会,姜维用计挑拨两人的关系,使邓艾和钟会反目成为仇人,并且落得了凄惨的下场。而姜维也因为此计谋将自己卷入其中,的下场也非常惨。姜维一计害三贤一方面是对姜维的谋略和胆识的夸赞。另一方面,姜维为了使计划成功,不得不将自己搭了进去,让后人顿觉惋惜。

一、姜维使用反间计

邓艾和钟会两人虽然在权力斗争上有着不小的矛盾,并没有闹大,两人也并没有撕破脸面。而姜维为了让邓艾和钟会两方势力不再和谐,坊绞尽脑汁想出了一条计策。姜维先是假意投靠钟会,并且鼓动钟会谋反。这时的钟会虽然已经有了谋反的心思,却迟迟没有行动。

而邓艾此时也有了反抗的想法,他率兵突袭成都,逼得当时的后主投降。而姜维领着军队与钟会尚处在相持阶段当中。后主命令姜维向邓艾投降,但姜维此时却并不理会邓艾,而是率领大军向钟会投降。在归属钟会麾下之后,姜维并不断在钟会面前煽动其谋叛。

姜维告诉钟会,与其甘心为人臣子,并且在乱世中不得安定,不如自己领兵叛乱,没准可以成为下一个刘备。而钟会也听信了姜维的建议,决心执行谋反计划。钟会在得知邓艾偷袭成都的消息之后,便马上向当时的掌权者污蔑邓艾有谋反之心。而掌权者素来多疑,生怕邓艾会向钟会所说的那样起兵谋反,于是便削了邓艾的军队大权,将邓艾的部队交由钟会手上。

二、姜维用计也害了自己

而钟会因为有了姜维的计策,对姜维十分信任,两人关系十分亲密。姜维也向钟会承诺,一定会辅佐钟会,帮忙他铲除掉可能威胁到钟会的势力。凭借着这一反间计,邓艾和钟会的关系成功被挑拨,而圣上也对邓艾不再信任。钟会虽有谋反的计划,没有谋反的实力。钟会和姜维都在战乱中逝世了,而姜维的家人也难逃被杀害的命运,姜维更是连一具全尸都没有留下。

姜维一计害三贤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自然也是非常有能力的。后来他使出的“一计害三贤”更是让人们见识了他有多狠,他的这一计谋直接让姜维自己,还有邓艾,钟会三个人全部陨落,由此可见姜维狠起来是连自己都不放过的。
姜维一开始的时候是一名魏国将领,后来归顺了诸葛亮,为诸葛亮效力,诸葛亮死了以后,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几次北伐。因为姜维每次北伐的时候,都是倾尽全国之力,动静太大,连年的战争导致蜀汉国力越来越贫乏,再加上姜维虽然军事能力不错,在政治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而且朝中宦官专权,导致姜维北伐最终还是失败了。
后来邓艾偷袭,姜维离得太远,帮不上忙,而刘禅也投降了,蜀汉政权也就算结束了,就算姜维再心有不甘,也是无济于事了,可是姜维还想拼一把,于是他选择了假投降,毕竟主子已经投降,姜维也不得不投降,姜维和邓艾是看对手了,自然不会愿意投降邓艾,于是姜维选择了投降钟会,钟会和邓艾也是对手。姜维投降钟会,并且挑拨他们两人的关系,钟会杀了邓艾。而后姜维又开始挑拨钟会,撺掇钟会学习刘备,自立为王,形成一个三国鼎立的形势。

后来他们的这个计划不知怎么就泄露出去了,就这样钟会和姜维都被杀死了,他们三个人都是三国后期的名将,就这样因为姜维的计谋,全部身死。这就是姜维的一计害三贤,也许姜维一开始并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不得不说姜维的这一计太狠了,连自己都搭进去了。

姜维一计害三贤哪三贤 三国里的姜维怎么死的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真的,其中“三贤”是邓艾,钟会和姜维。姜维因为参与钟会谋反案件被诛杀。

邓艾奇袭成都,后主投降了。但后主降了不算,姜维大军还在剑阁与钟会相持,后主令姜维降。姜维不降邓艾,却降钟会。

他掀动并利用钟会的野心,鼓动钟会做第二个刘备。于是,钟会诬告邓艾谋反,接管了邓艾的部队。此时,已经心在天下的钟会,与姜维称兄道弟。

若是姜维忽悠钟会杀死手下不愿反抗司马氏的将领们获得成功,蜀国复活也不是不可能。但最终,钟会与姜维都死于乱军之中。

姜维的妻室子女都被杀光,他的遗体被魏兵争夺报仇,共剖其腹,取得人胆如鸡卵,如今,却只剩一座衣冠冢。

扩展资料

姜维(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

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自公元228年,诸葛亮突然北伐,魏国毫无准备后,姜维就被迫投降归属蜀国了。

公元229年,27岁的姜维就作了仓曹掾、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不久又升任中监军、征西将军(实职)。

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也开始了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更是开始独掌军权,继而遵从先主遗命,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

在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通通交手一遍后,姜维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