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佐,相当于我国的什么军衔?大佐在日本是什么级别可以带
日本的大佐,相当于我国的什么军衔
日本在二战时期采取九等制度,关于军队里的军衔的设置,大佐一职位大概是一个什么位置呢?大佐本身的军事才能和背景实力雄厚,可以说是在日本军队中属于“二把手”的地位。日语中大佐对应的翻译是“元帅”,在将官的职位之上,可以统帅将官和士兵,在军队中出任的职务也相当多,从职位特征来看,相当于中国的“团长”一职 。
一、日本的军衔制度日本是信奉武士道的,所以大多数士兵的纪律性特别强。日本在二战时期后确立了自己的军衔制度,又称“九等制”。这是日本在借鉴西方国家的理念后确立的。日军中大佐的职位是相当分散的,他可出任的职位包括连队长、旅团参谋长、师团参谋长这样的职务,在其中负责的权力大小也是依照系统分工不同而有所差别的。
二、大佐的定义“大佐”一词中的“佐”是有辅佐的含义,代表的是副官的职位。日本人将大佐的职位安排也是按照实际军队的各个部门需求来的。在二战之后,日本将军衔制度做了调整,将“佐“列入军衔中的一个等级。与西方国家相比,日本将自己的军衔制度划分的十分细致,在原先的九等制上又增加了新的层级。大佐的军衔在我们国家划分的帅、将、校、尉、士、六这六个等级里属于校的级层,也可以将其看作是“团长”一职。
三、大佐的职责大佐在军队中负责的事情比较多且杂乱,他会跟在中将、旅团长身边,负责协助作战。每个大佐的可直接指挥的带兵人数在3000人左右,需要其有优良的军事管理能力,还要有过人的军事作战能力,所以大佐这一职位一般是会由军方专人指派,其背后实力强大,不容小觑。
大佐在日本是什么级别可以带多少兵为什么都想当大佐
相信大家在平日里面,即便是不太感兴趣,也会看过几部抗日电视剧,而剧中电视剧出现的大反派日本军官,基本都是大佐的军衔,在国产片《亮剑》的第一集,李云龙带领的新一团击溃坂田联队,用迫击炮击毙的指挥官坂田联队长,官职就是大佐。
那么日本的大佐军衔有多高,又可以带多少兵呢?我们要想了解,先得从日本的军衔制度说起。
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决定全盘学习西方的制度,他们也将军衔制度引入了自己的体制,佐官实际上就类似于西方的校官,大佐等于上校,中佐就是中校,少佐是少校,以此类推,其他的军官阶层没怎么变动。
二战期间日本部队,并没有集团军的编制,最高规模只是师团,人均数量在2.7万人左右,熟悉日本内勤的人可以从编制就能分期出他们战斗力的水平,最强的师团为一等甲种师团,比如说守卫皇宫的近卫师,他们拥有装备最精良的武器。
抗战期间,一共有包括近卫师团在内有17个甲种师团参加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些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杀伤。日本投降前,中国依然有1个甲种师团(其余被调往东南亚和太平洋)、70个乙类师团、30多个丙类师团。
,日本主力的精锐师团师团长,军衔为中将,不过到了后来,日本缺乏兵源,扩招的丙类师团,还有维护占领区治安的丁类师团,这些属于杂牌军,他们师团长都是少将。
而至于大佐,在师团当中,绝大多数时间充当着团长的角色,不过很多日本军官却宁愿不晋升少将,也要争当大佐,这是因为大佐可以担任很多职务,包括日军联队长、旅团参谋长、师团参谋长,而师团参谋长因为在师团长旁边工作,他的权力实际上比下面的少将旅长还要大。
这也只是相对的,日本非常重视基础的教育,成为大佐的极少数人才能够升任少将,如果他们没有进入高等军校进行学习,基本上大佐的职位也不会升任了。
不过这种事情也并非绝对,日本陆军第十八军的军长安达二十三中将,虽然他的两个哥哥都没有上过日本陆军大学,只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培养基层指挥官的院校),因为多次立有战功,再加上弟弟的声望,还是破例升,二哥安达十六成为陆军少将,三哥安达十九成为陆军中将。
大佐联队长的职位,比起二战期间中国团长的编制还要稍微高一些,毕竟一个日本联队是3500人的编制,大佐联队长能带3千人,而中国的团正常标准才有两千人。
日本除了佐官、将军。也有元帅的军衔,不过在日本军方就只是一种称号或者是荣誉军衔,只有战绩卓业或者立有大功的人才能被授予,并无实质性区别,二战日本立有6位元帅,其中海军的山本五十六和古贺峰一是死后被追封,剩下的永野修身、杉山元、寺内寿一、畑俊六都是陆军出身,活着受衔,除了杉山元在日本战败后自杀外,其余三人在战败后都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日军中的大佐是多大的官
日本的大佐这一军衔含金量挺高的,是一个挺大的官,其职位相当于我们中国的团长。这么说可能很多人不太懂,我们中国的团长大概可以调动3000人左右。人数的多少得看具体情况,有时候团会扩招,或者没有满编,像某些军事重地,某些团的人数会特别多。所以一个大佐大概能够调动的人在1000到3000左右浮动,这么说大家大概就都能明白大佐是个什么概率了。
这也不是绝对的,毕竟在哪个地方都少不了特权主义。所以为了照顾一些特别的人,有时候会出现一些只有官位没有实权的,这时候的大佐他并没有什么含金量,只是名头上的大佐,这个咱们就不要提了。
不过与咱们中国的团长相比,日本的大佐负责的领域较宽泛。不仅仅相当于指挥官,有时候还是联队长,参谋长之类的。咱们中国的职业划分的比较精细,团长就是一个团的指挥官了,参谋长是参谋长,和团长是不一样的。而在日本的军队中,有时候参谋长有些人也做到了大佐,但他并不是指挥官。所以造成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就是,在抗日战争中,咱们击毙的大佐就比较多,仅粗略估计就有近百人。
要知道日本在后期战场拉的很大,在各地都有参战部队,其战争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境内,而日本又是一个弹丸国家,可以想象他们大佐这个官位有多么泛滥,所以它的含金量还是得看到底有没有实权。
日本大佐是什么军衔
大佐相当于中国上校。
日本军衔相对简单,三等九级。
因为军衔简单,所以日军大佐对应的军职就有很多。以陆军为例
联队长,正规军衔就是大佐,联队在1941年之前大体编制3800人,人员相当于国军的旅,国军师的普通编制也只5000—8000人,少数师才是1.2万。
支队长,日军作战时会以联队与炮兵大队等临时编制为支队,联队长担任支队长,此时大佐管辖4500人。
资浅旅团长。旅团长正规军衔为少将,但刚提拔的那一年为大佐。旅团通常编制两个联队及炮兵大队,骑兵大队等直属队,最初的步兵旅团大约7900。因还有其他不同的旅团编制,满编约8000—1万。人员普遍超过国军的师。
其余比如旅团参谋长,师团参谋长,都可能是大佐。军及以上编制的高级参谋,机构主管也是大佐。这些并非军事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