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七月半”鬼节是什么?七月半为什么是鬼节
- 所谓的“七月半”鬼节是什么
- 七月半为什么是鬼节
- 农历的七月半是“鬼节”,都有什么习俗和来历呢
- 七月半鬼节有什么来历为什么称七月半为鬼节
- 农历的七月半是“鬼节”,都有什么习俗和来历呢拜托了各位 谢谢
- 为什么七月半是鬼节,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七月半指的是哪个节日
所谓的“七月半”鬼节是什么
七月半鬼节即中元节。
节日简介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汉族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汉族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海外华人华侨在清明、中元、冬至和年兜这四节会寄批银,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节日起源
按佛教典故,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七月半为什么是鬼节
因为中国古代认为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是一年中阴气最重的一天,鬼门大开,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所以称为鬼节。
农历的七月十五,民间庆祝中元节,即俗称的鬼节。中元节其实是个道教的节日,演变到今天已成了新加坡社会一个重要的民间习俗——中元会。
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均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祭祖大节。
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鬼节”是后来的说法,料想是从道教中元普渡开鬼门关的思想演变而来)。
中元节,不少人会在旧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玩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农历的七月半是“鬼节”,都有什么习俗和来历呢
“七月半”不叫鬼节,叫做中元节,来源于古代祭祀。
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北方七月十五,华南地区七月十四。
七月半祭祖习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而非“鬼节”。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七月半祭祖习俗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秋尝祭祖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俗道僧三流合一。民间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中旬举行。
如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旧时,中元节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
七月半鬼节有什么来历为什么称七月半为鬼节
七月半鬼节是民间的说法,咋佛教中称为盂兰节,在儒家文化中又叫祭如在,而在道教中的称呼又叫中元节,所以这个七月半是三家一同过的节日,也与除夕,重阳,清明合称为我国传统的祭祀大节。七月半的祭祀最早是民间在丰收之后用新米做祭祀品告慰祖先,到了东晋道教兴起后,七月半正好与他们地官的诞辰日吻合。而这一天道教也要祭祀,祈求地官赦免罪罚,将关押在阴曹地府的魂魄放回人间与家人的团聚一下,享受人间的香火祭祀。佛教这天则是众僧徒庆祝功德圆满的日子,只是与民间的鬼节和道教的祭祀日重合了。
鬼节的来历还有个目莲救母的故事,说是僧人目莲在阴间见到死去的母亲后,发现母亲不但被恶鬼欺负还没有饭吃,目莲就拿钵盛饭喂给母亲,却被其他饿鬼抢夺,目莲无奈就求助佛祖,佛祖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授他盂兰盆经,每年七月半这天目莲就可以给母亲送吃的而且也不会被其他饿鬼抢夺。这个本来是佛教的故事后来在民间流传,也成为人们祭祀亲人的节日。
还有传说来自道教,中元节这天地府就会让百鬼出来夜游人间,有家的鬼就可以回家,而民间就点香烛,烧纸钱,摆放祭祀品搞祭奠活动。有些地方还要祭奠孤魂野鬼,据说在荒郊野外还会看见百鬼夜行的情景,而接受民间祭祀过的鬼魂就可以洗清罪孽得到宽恕,就可以去超度了。
鬼节的来历都是出于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逝者的告慰,是一种感情的延伸,无论是烧纸祭祀,还是摆放供品祭祀,都是一种想念之情,而鬼节的初衷也是源自一种美好的寄托和期望,跟怪力乱神完全没有关系。
农历的七月半是“鬼节”,都有什么习俗和来历呢拜托了各位 谢谢
1.来历:鬼节又称中元节,中国古代认为这一天是阴气最重的一天,鬼门大开,已故祖先可以回家“团圆”。最早记载是先民在这一天祭祖。
2.禁忌:孕妇不要晚上出门、不要太晚回家、不要去偏僻的地方、不可说不该说的话等等。
3.风俗:焚纸、祭祖、上灯等等。
4.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
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况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便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为什么七月半是鬼节,历史到底发生了什么
七月十五为“鬼节”,这大概是因为民间人们要在七月初一到十五这半月的时间中给先人烧纸钱和祭祀,这种人魂对话的气氛,使得人们产生了鬼的节日之说。
中国民间鬼节中,七月初一为开鬼门,死去的先人就要魂归人间检察后代们是否善恶,后人也要乘机祭祀他们;七月十五,为鬼节。过了七月十五,就关鬼门了,七月三十之前,如果有人还没有祭祀他自己的先人,他的先人一年就要游魂人间。
七月半指的是哪个节日
七月半是中元节,也被称为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七月半”原本是民间的祭祖节,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道家有“三元”之说,即正月十五为“天官赐福”的上元节,七月十五为“地官赦罪”的中元节,十月十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