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朱时茂小品胡椒面(朱时茂陈佩斯小品有哪些)
朱时茂陈佩斯小品有哪些
《吃面条》、《拍电影》、《卖羊肉串》、《主角与配角》、《胡椒面》等。
1、《吃面条》
《吃面条》是陈佩斯、朱时茂编剧并主演的小品,于1984年2月1日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该小品是央视春晚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小品,该小品讲述了陈小二为了演好角色,被导演要求一次次重复吃面条的故事。
2、《拍电影》
《拍电影》是陈佩斯、朱时茂编剧并主演的小品。该作品于1985年2月19日在《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该小品主要讲述陈小二为了圆上自己的演员梦,在冬天里穿着单衣拍摄夏天的戏,被冻僵的故事。
3、《卖羊肉串》
《羊肉串》是陈佩斯、朱时茂主演的小品,于1986年2月8日在《198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 。该小品讲述了无照经营烤羊肉串的陈佩斯,想尽各种办法躲避工商人员朱时茂查执照的故事。
4、《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是由陈佩斯、朱时茂创作并表演的小品,于1990年1月26日在《199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
该作品讲述了饰演“叛徒”的陈佩斯为了当上主角“八路军”,耍尽了各种小聪明,在他的软缠硬磨下,终于心想事成,可因形象、习惯等问题又不自觉地回归了“叛徒”的形象故事。
5、《胡椒面》
《胡椒面》是陈佩斯、朱时茂、范旭霞编剧并主演的小品。该作品于1989年2月5日在《198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该小品讲述了两个食客陈佩斯和朱时茂纠缠在一瓶胡椒面归属的故事。
陈佩斯和朱时茂演过什么小品
《姐夫与小舅子》、《吃面条》、《卖羊肉串》、《主角与配角》、《拍电影》
1、《姐夫与小舅子》
《姐夫与小舅子》 ,1992年春晚小品的节目名称,由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表演。朱时茂表演姐夫,陈佩斯表演小舅子,姐夫与小舅子上演黑猫警长与老鼠的笑剧。陈佩斯一张巧嘴百般分辨,难坏了姐夫警察。该小品诙谐幽默,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2、《吃面条》
《吃面条》是1984年央视春晚陈佩斯和朱时茂的代表作,标志着小品诞生。作品意义《考演员》被拆卸零件改为《吃面条》,轰动一时,春晚成为观众最喜爱的小品培养基地。
1984年,第一次登上春晚的朱时茂凭借与陈佩斯合作的小品《吃面条》而一炮走红,开创了小品的先河。后十次登上春晚,成为了八十、九十年代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
3、《卖羊肉串》
《卖羊肉串》是1986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喜剧小品,由陈佩斯和朱时茂表演。主要讲述了陈佩斯扮演的无证经营小贩在大街贩卖有质量问题的羊肉串,被朱时茂扮演的城管遇见的故事。1986年在中央电视台CCTV1首播。从这年起,春晚开始走向成熟期,很多类型的节目都成为固定模式延续下来。
4、《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是陈佩斯与朱时茂两位搭档在1990年央视春晚表演的小品,这是两人第五次合作上春晚。小品以“八路军”与“汉奸”的对话为素材,小品中,饰演“叛徒”的陈佩斯为了当上主角,耍尽了各种小聪明;
最终在观众的支持下成了“八路军”,可因习惯问题又回归“叛徒”形象。节目播出后在全国轰动,小品正式取代相声成为春晚的第一主角。陈佩斯和朱时茂也确立了两人的表演模式,一邪一正,一武一文。
5、《拍电影》
《拍电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这对黄金搭档合作的小品,在198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小品,历年来深受观众喜欢,主要讲述,一个导演和一个零时找来的演员的爆笑演出,已成为小品中的经典作品,其中陈佩斯的传神演绎成为舞台表演的教学典范。
胡椒面的1989年陈佩斯、朱时茂表演小品
《胡椒面》是著名笑星陈佩斯、朱时茂先生在1989年央视春晚上所表演的小品,该小品以近似哑剧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社会中不同的两种人的形象,具有较高的表现力。在一开始买馄饨时,朱表演的知识分子计算的很清楚,差几分钱都让服务员找给他,相反陈一上来对服务员说来一斤馄饨!算账时差几分钱,算了,算了!这是他大度的一面。朱扮演的知识分子比较小气,陈以为桌上的胡椒面是饭馆的,随手放了一点,其实不是很大的事,朱便把瓶子拿到自己旁边,这引起了陈的不满,才发生后面的矛盾,这是陈表现出的脑子简单,不懂分析问题的另一面。
所以两个人的性格都很鲜明陈大大咧咧,考虑问题不周全,性格比较火爆,沾火就着,遇事总想使用暴力;朱遇事放不开,过于小气。这是这个小品想要表现的矛盾所在,也正是笑料所在。
如果陈遇事多思考,看看这个瓶子到底是谁的,而朱心胸豁达一点,一点胡椒面用就用了吧,都让陈用了才有多少钱?这恐怕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
详解朱时茂春晚名场面,两分钟修四次道具,一心二用铸就了什么经典
小品越来越成为春晚必不可少的主力节目,而在春晚历史上,提到小品就不能不说到陈佩斯和朱时茂这对天作之合。
他们俩从1984年开始到1998年在春晚上表演了十来个小品,从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成为春晚小品当之无愧的头牌。在他们退出春晚舞台的第二年,赵本山凭借《昨天今天明天》才一举奠定属于老赵的头牌地位。
巧合的是,赵本山第一次登上春晚的1990年,陈佩斯和朱时茂也上演了他们俩最好的小品《主角与配角》,这个“最好”是春晚导演黄一鹤和陈佩斯朱时茂三个人公认的。,陈佩斯表示他最喜欢的一个小品则是《胡椒面》,那个也是笔者很喜欢的。
《主角与配角》小品的创意来自于朱时茂的“优越感”,在八十年代朱时茂可是电影界的大帅哥,《牧马人》里他浓眉大眼的形象迷倒万千众生。
反观陈佩斯,他是从小配角和反派开始演起的,特别擅长演胡同串子。据说当年他考八一厂时,面试官就冲着他演反派不用化妆的特质才招他进厂的。在形象上他和大帅哥朱时茂确实没法比。朱时茂有时候拿自己和陈佩斯的形象对比开玩笑,一来二去就形成了《主角与配角》最初的创意。
在当年的春晚上,这个节目险些不能上,因为有一些人认为陈佩斯的表演涉嫌“丑化”八路军干部,与此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个节目很好。就在大家的争议声中,《主角与配角》在慰问北京军区后勤部的晚会上演了,现场效果很好也没有引起什么非议。于是,这个节目也就顺理成章进入了春晚舞台,而且一炮打响。
记得当年在看《主角和配角》时大家是从头笑到尾,丝毫没有人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在现场道具配枪带出现了问题,导致朱时茂在台上足足修了两分多钟的道具。
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朱时茂介绍,他和陈佩斯之前不论是排练还是在部队演出这个小品时,配枪带都没出现过问题,那玩意毕竟是牛皮做的,很皮实。可是,就是到了最要命的春晚舞台上,这个道具却出问题了。
笔者把视频截屏出来详解一下这次表演小事故的发生和朱时茂的处理,这算得上是朱时茂在春晚上的名场面和神操作。
小品一开始,朱时茂就背上了这把配枪,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他会一直这么背着,直到他和陈佩斯交换角色。
但在小品进入到第3分钟时,问题来了。陈佩斯跑上场,可能是由于朱时茂向后拉枪套的动作猛了一些,配枪带子居然断了,朱时茂不能将配枪套放回,只能一只手拽着配枪表演。
很快,就在陈佩斯向观众打招呼作揖的瞬间,朱时茂低头开始第一次修理道具。
在朱时茂拉陈佩斯往后站时,我们可以看到,配枪带明显已经脱落。
第一次修理道具失败,朱时茂干脆将配枪取下拿在手里藏到背后,表演继续。正常情况下这么表演下去也不会有问题。
,朱时茂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么拿着配枪表演并不行,因为待会儿他和陈佩斯要交换角色,他还要把配枪交给陈佩斯,陈佩斯背上配枪之后也有向后拉枪套的动作。(这不是笔者想象的,朱时茂曾经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过当时的想法)
于是,在节目进行到4分20秒时,朱时茂第二次修理配枪带。
时间有限,还不能影响正常表演,这次还是没修好,朱时茂只能继续拿着配枪表演。
在说台词的间隙,朱时茂继续第三次修理道具,他修不好道具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没法使用大动作,而且他可能是想把配枪带原样修好,以免影响下面的表演,事实上看,原样修好挺难。关键是时间不等人啊。
没毛病,第三次修理道具还是没修好,于是朱时茂只能又将配枪放回身后继续表演。
小品进行到5分10秒左右,朱时茂果断放弃原样修理好配枪带的想法,而是将配枪带重新打结,这里他还明显有一个两手使劲拉的动作。
终于,配枪带勉强算是修好了,这样算下来,从小品第3分钟配枪带子断掉开始,朱时茂在两分钟时间内足足修理了四次道具,中间各种台词和动作一点儿没受影响,也没影响到陈佩斯的表演。不过,在修好带子之后,由于配枪带子变短,朱时茂没有尝试原来那种背法,毕竟那样动作太大,他像单肩背书包一样将配枪挎在了身上。
这中间也有一次险些出现的小事故,陈佩斯跑过来,在朱时茂指定的立正线前急刹车,然后身体有夸张向后倒的趋势,我们一直以为这是个表演,但朱时茂却连续追过去好几步,似乎要去扶陈佩斯,从朱时茂的临场反应来看,这应该不是设计好的动作。
配枪带的事情还没完,就在陈佩斯和朱时茂换好衣服时,朱时茂借回桌上拿礼帽的机会又检查了一下配枪带,确认没问题之后才放心走开。
就在陈佩斯按照正常的背法背上配枪时,意外的喜剧效果出现了,经过打结修理后的配枪带明显变短了,这就导致配枪出现在了陈佩斯的肋部而不是应该出现的胯部。
有了配枪位置的变化,陈佩斯和朱时茂形象的前后对比更加明显,现场如潮的掌声和笑声说明了一切。
朱时茂后来说,他下场之后和陈佩斯感叹,这真是天助我们。一次意外反而铸就了一个经典小品。
话说回来,朱时茂能够在万众瞩目的春晚舞台上,整整两分多钟的时间内“一心二用”,丝毫不受意外影响一边修理道具一边表演,而搭档陈佩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丝毫没有影响到自己, 这和他们俩过硬的表演水平和丰富的表演经验以及放松的心态有关,也和他们无数次的排练是分不开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不是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