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燕案件纪录片(多年前台湾的一个案件)
多年前台湾的一个案件
彭婉如命案,是1996年11月30日,一直未侦破,而白晓燕命案是1997年4月。
彭婉如自幼丧父,由母亲、大哥、大嫂抚养长大,1967年考取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并且于1971年毕业,任教于卫理女中。之后彭婉如随丈夫洪万生前往美国攻读学位,并且于1988年回台。彭婉如在美国期间,曾经从事华文报纸中报的工作。
彭婉如自1988年出任妇女新知基金会秘书长,开始投入妇女运动;之后出任主妇联盟理事、妇援会理事、晚晴协会理事长。1993年,彭婉如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妇女运动,1994年取得硕士学位;1995年出任妇女新知协会董事长。彭婉如一向相信妇女运动的推动必须由政治面切入,除积极游说各党立法委员之外,并且于1995年出任民主进步党妇女发展委员会执行长。彭婉如在民进党期间,全力推动“妇女参政四分之一保障条款”,而在党内被戏称为“彭四分之一”。1996年民进党中央党部进行组织调整时,彭婉如出任民进党妇女发展部主任。
1996年11月30日,彭婉如前往高雄市参加民进党临时全国党代表大会,在当天晚间搭乘出租车离开高雄市尖美大饭店后失踪;直到12月3日,警方才在高雄县鸟松乡发现彭婉如的遗体。虽然警方锁定出租车司机为犯案对象,但案情至今也一直没有突破,而成为悬案。12月1日,民进党的“妇女参政四分之一保障条款”也在临时全国党代表大会上获得通过。
彭婉如命案引发社会的强烈震撼,妇女人身安全也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1996年12月21日,妇女运动者发起“1221女权火照夜路大游行”。在社会的压力下,立法院通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并在1997年1月22日公布实施;教育部也成立“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并且规定学校必须有两性平权教育时数,此即《性别平等教育法》之法源。
白晓燕被撕票案 是不是相当大的责任在于记者如果不是记者,可能她的命会保走住至少
就我个人认为,白晓燕案件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原因并非单纯的在于某一方,而是台湾省社会转型过程中司法滞后、治安恶化所衍生出的代表性事件。,地方当局对于新闻媒体完全开放的政策虽然大大增加了民众的知情权。但由于当时台湾媒体的操守存在问题,片面追求收视率和曝光点的做法使得破案难度增加、司法进程受到媒体的干扰。而作为绑匪的三人也是社会转型期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群代表,这些人无所事事、经济窘困,台湾社会的社保网络尚不健全,导致生活的拮据。贫富分化使得高收入阶层的媒体宠儿白冰冰被低收入阶层的绑匪盯上也是不可避免的。白晓燕撕票案的爆出,其实对于台湾社会治安的改善和司法的透明得到了加速化,地方党派的声音也更能在民间得到放大,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无心插柳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