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潘石屹近况(潘石屹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这是否会影响到公
- 潘石屹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这是否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
- CFO被调查再引风波 “卖身未果”的SOHO中国将走向何方
- “万通六君子”一个地产人,也倒下了
- soho中国cfo涉嫌内幕交易被查,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 潘石屹被强制执行是什么意思
- SOHO中国物业被罚超 7900 万,这给行业起到了哪些警示作用
潘石屹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这是否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
潘石屹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在我看来并不会影响到潘石屹公司的经营,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潘石屹的公司都已经卖掉了,何来的影响?!潘石屹已经套现了几百亿,决定出国,这已经是摆在了明面上的事情。,现在天大的事情都影响不到潘石屹了。
对于潘石屹为何会套现出走,现在还是一个谜底,不过可能是因为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的不景气吧!不然潘石屹不可能放弃这么大的一盘棋出走。现在潘石屹被强制执行,连公司的logo都要属于他人了,不得不说,一代商人潘石屹终于谢幕了。不知道潘石屹去国外之后是退休养老,还是要在国外再度重振,再度东山再起!这都是未知数。
执行由潘石屹担任法定代表人的北京红石建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为0元,案号(2021)京0105执23968号,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关联案件为该公司与潘某某的相关买卖合同纠纷,法院最终判决北京红石建外房地产将建外SOHO的多个车位产权归原告潘某某所有等。
信号很多网友表示潘石屹套现出走,意义重大,表示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可能很快要地震了。如此这般,房价会不会真的呈现断崖般的下降,是很多人非常关心的。马云曾说过,房价早晚会有贱如葱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不是马上就要到来了。现在房地产品牌都在大规模的抛售,恒大几乎是拦腰抛售,这一切恐怕都是事出有因。房地产行业可能已经到了非常艰难的时期了吧!潘石屹抽身而退,难道是为了自保?!
潘石屹公司被法院强制执行,这并不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因为他已经套现出走了。
CFO被调查再引风波 “卖身未果”的SOHO中国将走向何方
近日,SOHO中国高管被查一事,将其再度拉回至公众视线中。市场上传言“SOHO中国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警方带走调查”的消息,最终被SOHO中国证实。
之前黑石终止要约收购、SOHO中国“卖身”落空,如今公司CFO又身陷调查,风波不断的SOHO中国,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警方带走调查”的消息,最终被SOHO中国证实。 图/IC photo
因涉嫌内幕交易,CFO倪葵阳正接受调查
7月6日,有消息称,SOHO中国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警方带走调查,公司多名高管亦被调查,随后有媒体跟进报道。对此,7月7日,SOHO中国发布一则“关于某些媒体报道的澄清公告”。
公告称,公司注意到,近期有媒体报道称,公司首席财务官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警方调查。公司知悉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交易,正在接受调查,公司董事及其他高管均不知悉有关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况,亦没有被调查,但对于有关部门要求提供的数据给予了充分配合。由于上述调查,在调查完成前,倪葵阳已经无法履行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职责,公司已将她的职责临时移交给公司财务总监;董事认为,有关调查对集团的业务运作并无重大的不利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倪葵阳于1999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会计系,加入SOHO中国已有14年时间,其于2008年7月加入SOHO中国,2011年至2013年担任财务总监,于2014年出任副总裁,并于2018年10月担任首席财务官。天眼查显示,倪葵阳仅在SOHO中国任职,无其他关联公司。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在SOHO中国官网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介绍中,已经下架了倪葵阳的简介。
消息一传开,SOHO中国股价应声下跌。7月7日,SOHO中国股价下跌2.78%。截至7月8日,SOHO中国股价为1.41港元/股,总市值为73.31亿港元。
对此,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分析称,CFO属于公司决策与运营的核心人员,因而知悉公司经营与决策的很多内幕消息。此次倪葵阳因涉嫌内幕交易而接受调查,应该是监管部门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且会造成其暂时无法履职。不过,就SOHO中国这样的大型上市公司而言,一般都有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架构,个别人员变动或者不能履职,并不会给公司运作带来太大影响。
上市十余年,SOHO中国历经5任CFO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以来,十余年间,共历任5位CFO,分别是王少剑、唐正茂、林战、阎岩及倪葵阳。
新京报记者翻阅公告获悉,2008年6月25日,SOHO中国公告称,王少剑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财务总裁。彼时,王少剑与SOHO中国订立的书面服务合约,由2008年6月2日起为期3年。不过,2010年5月31日,SOHO中国就宣布,入职不到2年的王少剑,已辞去上述职务以寻找其他商机。
2010年12月24日,唐正茂正式成为SOHO中国新的CFO。彼时,唐正茂在SOHO中国任职已逾8年,晋升前曾先后出任SOHO中国金融与投资者关系部总监以及财务总监。唐正茂在CFO这个岗位上呆了三年多,直到2014年5月13日,她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财务总裁,但仍为SOHO中国的高级顾问。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期间,林战加盟SOHO中国,不过,直到2015年8月20日,SOHO中国才正式宣布林战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裁,戏剧性的是,不到一个月,同年9月11日,SOHO中国就宣布,林战因寻求其他商机而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的职务。这也就意味着,林战成为SOHO中国首个入职仅一年便辞职的CFO。
时至2016年的5月18日,SOHO中国在公告中宣布,唐正茂重新加入,并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及财务总裁。唐正茂的回归,并没有维持太久,两年后的2018年8月17日,SOHO中国宣布唐正茂辞职。由此,唐正茂彻底告别SOHO中国。
可以说,在SOHO中国历年的CFO中,阎岩是最为关键的人物。资料显示,阎岩于1996年底加盟SOHO中国,曾任职常务总裁、财务总裁、执行董事及总裁等职务。值得一提的是,每当CFO位置悬空时,阎岩就会在第一时间顶上。比如,2014年唐正茂离开时,SOHO中国的执行董事兼总裁阎岩出任财务总裁一职;而后,在林战离开到2016年唐正茂回归期间,首席财务官的职务同样由阎岩兼任。
2018年3月8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阎岩因寻求个人发展而离开SOHO中国,前往有着“PE之王”之称的黑石集团,担任亚洲房产部董事总经理。随之,SOHO中国才有了后续跟黑石之间的交易纠葛。
“黑石要约收购”令公司股价大幅波动
如今,SOHO中国在其公告中,未具体指明倪葵阳所涉嫌的内幕交易,不过之前有消息称,倪葵阳被调查的原因,或与黑石收购相关。
“香港对内部交易有严格要求,而且需要真凭实据才能定罪,猜想可能与黑石收购SOHO中国期间的一些行为有关,因为SOHO中国过去股价波动不大,但黑石收购SOHO中国期间股价波动较大。”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如是表示。
过去2年间,SOHO中国的私有化和与黑石的合作均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3月,就有消息称,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后者私有化进行谈判,交易价值40亿美元。当月11日晚间,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公司在与海外金融投资者洽谈,以探讨进行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其可能导致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作出全面要约。
时至2021年6月16日,SOHO中国才正式发布公告称,黑石集团旗下公司Two Cities Master Holdings II Limited现金要约收购SOHO中国已发行全部股份,收购价格为每股5港元,最高现金代价为236.58亿港元,以取得SOHO中国的控股权。此次要约完成后,SOHO中国现有控股股东将保留9%的股权,公司将继续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受此消息影响,6月17日,SOHO中国复牌,高开25.26%,报4.76港元,市前成交额达2.81亿,总市值约237.1亿港元。而停盘前一个交易日SOHO中国的收盘价为3.8港元,总市值约197.6亿港元。
不过,到了2021年8月6日,SOHO中国发布公告称,要约方已收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签发的通知,对其根据《中国反垄断法》提交的申报,正式立案审查。一个月后的9月10日,SOHO中国公告称,黑石终止收购SOHO中国,而这距离6月16日SOHO中国宣布“黑石集团拟以现金要约收购公司全部股份”,不到3个月。值得一提的是,9月10日,SOHO中国股价异动,开盘后直线拉升涨近16%,截至收盘股价报3.50港元,涨幅高达9.38%。
重启“卖卖卖”模式,发展动能仍待提升
而在公司经营层面,财报显示,2021年,SOHO中国实现营业收入17.42亿元,同比下降20.53%;同期,SOHO中国录得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亏损约1.31亿元。SOHO中国方面称,亏损主要是因为2021年确认集团附属公司发生的一次性税费开支约4.39亿元。
时至2022年,“卖身”失败后,SOHO中国重新开启“卖卖卖”模式。今年3月10日,在SOHO中国举办的2022年首场租赁表彰会暨优质房源推介会上,潘石屹宣布,将以七折价格销售3.2万平方米京沪两地的部分物业,房源覆盖银河SOHO、三里屯SOHO、SOHO东海广场、SOHO中山广场等9个项目。值得注意的是,潘石屹明确回应了外界对于资金流向的猜测。他表示,此次销售房源的收入将全部用于降负债,不会用作股票分红。
3月10日,潘石屹宣布,将以七折价格销售3.2万平方米京沪两地的部分物业,图为银河SOHO。 图/企业官网
那么,SOHO中国的未来会如何?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指出, SOHO中国目前经营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压力,但因为其整体业务或产品组合方面,跟其他企业相比有其特点,,在未来发展上,还是值得期待的。
不过,在柏文喜看来,SOHO中国经营上的入不敷出早晚会吞噬自身,因为其更多是自持型商办物业,需要庞大现金流供养,加上SOHO中国缺乏长期、低息资金来源,出售和转让或是其最终出路。,黄立冲指出,SOHO中国的房地产资产是以北京和上海的写字楼为主,这些资产在未来增值的机会比较小,找到一个较强的接盘侠比较困难,也不太可能高估值接盘,加上SOHO中国的发展动力已经很弱,未来或是一家表现平平和低调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SOHO中国的微信公众号已许久未更新,至今还停留在6月1日。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杨娟娟 校对 付春愔
“万通六君子”一个地产人,也倒下了
导读投入了几乎全部身家却迟迟得不到回报,再叠加调控影响,即便这次易小迪并未选择“佛系躺平”,被迫卖项目、卖物业,但融不到新鲜血液依旧难逃爆雷命运。
(文/张志峰 /马媛媛)易小迪的名字上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还是和李亚鹏打造阳光100中国雪山艺术小镇的时候。这场联姻六年前在行业里激起了一些水花,但没能给他带来实质的收益。
身为与冯仑、潘石屹齐名的“万通六君子”核心人物之一,易小迪在多年前就收获了在行业里的名气。但离开万通之后,他行事显得颇为低调,几乎从不引人注意。直到不久前,阳光100中国自爆债务违约。
易小迪大概也不会想到,作为初代地产“明星”,时隔多年声名大噪,竟然是由其一手创办的上市房企爆雷所致。
延续的地产梦
相较于大家熟悉的恒大,阳光100中国无论名气还是规模都要小得多,之所以能够引发 社会 关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老板易小迪的个人流量。
公开资料显示,易小迪1964年出生于湖南一个普通家庭。凭借自己努力,先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本科,及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8年,两大名校毕业的易小迪年仅24岁,正是踌躇满志之时,被当时在海南省委体改委工作的冯仑看中,受邀赶赴海南。
在这里,他认识了潘石屹、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5人,并共同创立了海南万通,人称“万通六君子”。
乘着时代的东风,海南万通成为当年海南淘金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也创造了房地产界最早的神话。
时隔多年,潘石屹想起那段时间仍旧感叹跟做梦一样,一会儿一个价,转手就是上百万。
,由于内部权力和利益分配问题产生分歧,六人合作不久即带着各自的“第一桶金”分道扬镳。
经历了风云变幻的地产30余年,万通在“大哥”冯仑独自掌控下已经变得不像一家典型房企。冯仑渐渐开始热衷于一边分享故事、一边讲脱口秀。
王启富和刘军则隐入幕后,转向投资领域,一个进军 体育 产业,一个进入农业 科技 行业。
反差最大的当属潘石屹,起初只是财务负责人,后来独自创办SOHO中国卖写字楼,反成了六人中名气最大的一个。如今时代东风已过,又迅速跌落谷底,想要出清资产而不得。
至此,能够始终如一坚守在房地产赛道上的,仅剩易小迪一人。
1999年,易小迪离开海南万通不久,就动身前往北京另起炉灶,着手创办阳光100中国,延续自己的地产梦。
后来,曾经的伙伴、作为海南万通法人和总经理的王功权,在先后经历了投资人、职业经理人履历之后,前来投奔这位昔日的总经理助理。从2015年8月3日至今,王功权担任阳光100中国非执行董事一职。
真·佛系经营
值得一提的是,阳光100中国的爆雷之所以引发较大关注,还在于其失败原因,与此前爆雷的规模房企均大相径庭。
不同于泰禾、富力等绝大多数高杠杆房企的激进扩张策略,阳光100中国尽管创立较早,且开局抓了“一手好牌”,但企业中后期发展过程称得上谨小慎微。
最初在北京CBD成功开发阳光100国际公寓项目之后,阳光100中国又接连在天津、重庆、长沙、济南、南宁等十几个城市开发了20多个住宅项目。
2004-2008年,阳光100中国迎来高光时刻,连续5年位列全国百强房企TOP10。彼时如恒大、碧桂园、龙湖、世茂等一众知名民营房企,就如现在的阳光100中国一般名不见经传。
,贫苦出身的易小迪飞上枝头之后,非但没有像其他房企一般,走疯狂拿地、举债、扩张的“常规”路线,反而表现得十分克制。
或是由于亲眼见识了海南楼市泡沫破裂的惨剧,原本就笃信佛教的易小迪日渐佛系,阳光100中国在发展上也绝不“冒进”。
在城市选择上,阳光100中国开始专攻二三线城市,把“不拿地王”作为底线,每个城市的拿地楼面价都有一个严格标准。
在如今看来,这样的优秀品质堪称行业楷模。,在那个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年代,易小迪的“谨慎”却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使阳光100中国白白错失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良机,最终被远远抛在了身后。
数据显示,2004年阳光100中国高光时刻销售额为30亿元。直到2014年上市,11年时间其销售额仅翻了一倍,约为66.67亿元。
事实上,一切皆由性格决定。用冯仑的话说,潘石屹信佛是装神弄鬼,易小迪是真信佛。
,作为名噪一时的初代地产人,他并非不了解行业动态,也知道自己的经营策略将会错失良机。
易小迪说“要是房地产继续疯狂下去的话,拿地王的人估计还能继续赚到钱,我不羡慕他们,因为这是他冒险得来的。”
王功权曾评价他“假如某天大家都失败了,易小迪的心理抗挫伤能力会最强,会比别人更早站起来。”
潘石屹也曾在书中写道“在我困难的时候,我最先想到的总是易小迪,他不一定会给我多少物质上的帮助,但他的讲话会给我力量,给我战胜困难的勇气。”
,“六君子”中最让人放心的易小迪最终还是倒在了时代的浪潮下。
融资告破,自爆违约
即便爆雷,也不难看出易小迪的佛系性格其他房企都是被债权人、供应商之类的爆出违约消息,只有阳光100中国是“自爆”。
12月6日,阳光100中国公告称,一笔1.7亿美元2021年12月5日到期的10.50%优先票据未能如期支付,已发生违约事件。
事实上,这已不是阳光100中国第一次爆雷。早在今年8月11日,阳光100中国就公告称,未能于到期日支付2021年债券的本金和溢价,已发生了违约事件,违约还触发了2022年到期的金额高达2.196美元、利率为13%的优先绿色票据的交叉违约条款。
,违约事件还将触发该公司其他债务工具的交叉违约,其中就包括这笔1.7亿美元的优先票据。
阳光100中国在公告中指出,由于中国金融机构加强资金流动监管及收紧放款,企业原定的融资计划无法达成预期,违约事件继续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结果早在年中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就已初现端倪。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阳光100中国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3.12亿元;企业对应的贷款和借款总额256.28亿元,其中须于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高达126.28亿元。
只不过,前后泰禾、华夏幸福,后有恒大、富力等千亿规模房企,少有人关注前10月销售额仅27.95亿元的阳光100中国。
业内普遍认为,阳光100中国作为老牌房企,其失败除了由于易小迪性格保守,导致早年错失扩张良机之外,还跟企业转型失利直接相关。
不同于恒大高调大跨度造车,阳光100中国的转型相关度很高,且跨度并不大。其失败的根源还是“时机”。
时机与实力缺一不可
自2014年上市之后,易小迪也觉察到自己在住宅领域失速,并非长久之计。恰逢正值上一轮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刻,阳光100中国便宣布从住宅产品开发商向商业地产运营商全面转型。
在易小迪的计划中,新的阳光100中国将从3条赛道打开突破口,分别为位于郊区、以阿尔勒文旅小镇为代表的复合型住区,位于城市、以凤凰街为代表的商业街区综合体以及命名为喜马拉雅的服务式公寓。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当属其接盘雪山小镇项目。
2015年前后,由李亚鹏开发的20.4万平方米文旅项目——丽江雪山艺术小镇遭遇资金困境,负债累累。
在易小迪看来,文旅小镇不失为房地产商转型运营的一个好途径,前景十分广阔。,毫不犹豫地出资1.94亿元收购雪山小镇项目51%权益,主导项目后续运营,以期盘活资产。
,彼时全国范围内的文旅小镇都几无成功先例,阳光100中国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销售及运营情况均不理想。
2015-2020年5年间,雪山小镇共销售1.48万平方米,不及收购面积的1/10,销售单价也从2015的1.95万元/平方米到2020年的1.52万元/平方米,不升反降。
投入了几乎全部身家却迟迟得不到回报,再叠加调控影响,即便这次易小迪并未选择“佛系躺平”,被迫卖项目、卖物业,但融不到新鲜血液依旧难逃爆雷命运。
有资深行业人士向观察者网分析称,文旅小镇、商业综合体等项目耗资大、回报周期长,且对运营经验的要求也极高,即便如万达、融创等实力雄厚的头部公司来操作,其间风险也同样不小,根本不是早已与时代脱节且实力不足的阳光100中国所能把握和承受的。
要知道,如今无论转型商业较为成功的龙湖天街、华润万家、中粮大悦城,还是转型文旅较为成功的融创文旅城,几乎都是在近年来住宅开发领域做到头部、遭遇瓶颈和强调控之后,才开始收缩住宅领域战线,在运营领域寻求突破和转型,大力发展而来的。
时势造英雄,古今皆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易小迪对于开发商转型商业、文旅等运营商的设想并无问题,错只错在时机选择太过超前,且错误地估算了政策形势与自身实力。回溯阳光100中国的发展,错过的风口不会再来,这些年试错沉没成本太多。前路漫漫,凶吉未卜。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soho中国cfo涉嫌内幕交易被查,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一则“SOHO(中国)首席运营官倪葵阳涉嫌内线交易被警察带去调研”的信息流出。该消息还指出,公司多位高管亦被调研。
据悉,倪葵阳运用已知内幕信息,在黑石收购SOHO中国案中利用个股TX。在那段时间,伴随着各种信息,SOHO中国股价发生动辄40%的起伏。
对此,第一时间向SOHO中国层面核查,被告知很快会发布消息。随后不久,SOHO中国在港交所公告,公司知悉首席运营官倪葵阳因涉嫌公司股票内幕买卖,正在接受组织调查。公司董事以及他高管均不知悉相关涉嫌内线交易的状况,亦没有被调研。
SOHO中国表明,因为以上调研,在调研完成前,倪女士(倪葵阳)早已没法执行公司首席运营官的职责。公司已将她的职责临时转交给公司财务经理。董事觉得,相关调研对集团的业务运行并无重大的不利影响。
据公开信息可知,2020年3月份,一度传来黑石集团正与SOHO中国就民营化进行谈判的信息,涉及成交价折合258亿元人民币。2020年11月13日,又有市场消息称高瓴资本集团在与SOHO中国商谈民营化,尽管高瓴资本集团很快否定这一信息,但当日SOHO中国股价盘里一度疯涨40%,至收市仍涨7%。
直至2021年6月16日,黑石集团正式传出全面收购要约承诺,拟获得SOHO中国控制权,收购价为每股5港币,总额约为196.2亿元人民币。随后,2021年8月6日,SOHO中国发布消息称,与黑石集团的买卖被市场监管总局根据著作权法正式立案审查。2021年9月10日,SOHO中国再发公告称,黑石集团将停止收购SOHO中国。
到此,SOHO中国一波三折的“卖身计划”遭遇了滑铁卢。“SOHO中国近些年一直在相继售卖财产,多是应对持续降低的业绩及其还债,但这几年与黑石的收并购事情、及其高瓴资本集团欲民营化SOHO中国的传言,不得不让市场猜疑其有退出市场的想法。”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明,从公司的商业模式及财报表现来看,时下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肖云祥进一步称,前些年,SOHO中国也是住房和商业双轨并举的商业模式,但经过2次大的转型,目前其商业模式只局限于将拥有的商办物业开展租赁,优点在于公司目前是轻资产运营、债务压力较小,但运营规模较低、增长速度也较慢,特别是在疫情后,办公租赁市场更是遭到了打击。
据2021年年报显示,汇报期内,SOHO中国完成营业收入17.42亿元,同比减少20.53%,属于母公司股东的亏损额为1.31亿元,同比止盈转亏。截至2021年12月31日,SOHO中国的营业利润超过流动资产为rmb23.39亿元,而银行存款余额为rmb8485.8万元、结构性存款余额为rmb13.78亿元及其现钱及准货币余额为rmb7.3亿元。
“为了提升业绩,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也曾努力过,例如转型做联合办公空间业务,即SOHO3Q,但之后并未获得预期的成效。”某分析人员向记者坦言,从当下看,靠卖财产获得业绩的方式并不能不断,公司仍需想办法扭亏增盈。
潘石屹被强制执行是什么意思
潘石屹的公司没有按时履行其法律义务,而且潘石屹还和其他公司有相关的销售合同纠纷,所以才出现了这样的结果。
扩展资料
潘石屹(1963年11月14日-),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毕业于中国石油管道学院,现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席总裁。
1995年,与夫人张欣共同创立SOHO中国,并带领公司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甲级办公楼开发商之一。2007年10月8日,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2021年6月16日,SOHO中国公告,黑石集团将出资236.58亿港元,以要约收购的形式拿下公司91%的股权;潘石屹家族一次性套现142.81亿港元之后,仍将持有公司9%的股权; 9月10日,SOHO中国在港交所公告称,黑石集团终止对公司收购要约。
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它们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执行人。
有强制执行权的国家机关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海关、税务机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如果其他单位和个人持有被申请执行的财产、而由人民法院书面通知协助执行的,都有义务按通知的规定执行。凡是无故推托、拒绝或者妨碍执行,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要负法律责任。
法律文书 又称执行文书。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应以法律文书为根据。法律规定下列法律文书具有执行效力民事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仲裁文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公证文书;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这些法律文书必须发生法律效力,没有生效的不能作为执行的根据;法律文书还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如果只是确认或者变更法律关系的,则无需执行。
SOHO中国物业被罚超 7900 万,这给行业起到了哪些警示作用
据报道3月23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中,2022年3月21日,SOHO中国物业关联公司北京搜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家在京分公司因存在向终端用户加价收取电费、以电力改造服务费的名义向终端用户收取增容费用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相关规定,被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罚款合计约7901万元。
很多网友惊呼这是什么鬼?原来SOHO中国物业在北京的9家分公司在2018年5月至2021年9月期间向所有终端用户加价收取电费、在电力公司免费为电力用户增容的情况下,以电力改造服务费的名义向终端用户收取增容费用两项行为。本来是政府免费的项目,他们不仅不免费还要加价收取。据统计这15家公司分别向终端用户多收取的电费约为20万元至1185万元不等,向终端用户收取的电力服务改造费约为9万元至547万元不等。这真是事可忍,孰不可忍。国家入手干预,大规模的罚款这这样产生了。
,更叫人气愤的是这次SOHO中国物业距上一次因电力价格违法问题收到“天价罚单”距今还不足4个月。就在2021年12月,SOHO中国物业曾因加价收取电费遭罚约8664万元,两次被罚累计金额已达1.6565亿元。这SOHO中国物业真是一个屡教不改的典型分子。事出古怪必有妖,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的点什么呢?
一、物业公司闭着眼睛赚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据报道截至2021年12月31日,SOHO集团投资物业平均出租率约为85%;净资产负债率约为44%,平均借贷成本约为4.7%。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SOHO物业其实是非常的优质的资产。在SOHO公司的财产报表中也算是收入的大头。赚钱为什么还要从业主身上想方设法的多拿一下呢?原因很简单
作为一个庞大的物业公司,从业主身上好下手。
从几次SOHO物业被罚,然后又不估计监管的顶风作案,可以看出这项收入对于SOHO物业增收的得要性,变向的说这是这钱好拿,为什么不拿,就算是有点风险,考虑到收益还是干得过。估计用这种方式赚钱已经不是抓到的这几次。并且可能其它的物业公司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不得不说现地的很多物业费收取不透明和不公开性是很严重的,业主显然相比来说是业主显然是一个弱性群体。他们的利益急需保护。
SOHO公司的主业亏损严重,需要从下面的分公司多获得点利润。
3月24日SOHO中国刚刚发过的年报显示,2021年度公司净亏损1.2亿元,将继续通过出售商业物业等方式减轻资金压力。SOHO公司的七折甩卖物业也正在进行中。从中可以看出房地产公司今天的日子还是很不好过,负债压力大会他们想出的很多昏办法来弥补收入。
二、物业公司本身加强管理、优化自身的实力势在必行。
之前物业公司的钱是很好挣得,这连潘老板自己都说这个比盖商场还要赚钱。好赚钱的原因就在此人们对物业公司要求太低,他们本身又缺乏必要的监管。所以从出现了活少,钱多的问题。现在的情况变了,政府已经加大了这方面的查处力度,业主的维权意识也在缯加。从长远看,物业公司本身加强管理,提高服务,给所有业主一份干净、清楚的明细账事在必行。
2022年的确是一个变化的一年,各行各业都一样。要想生存,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改变,我们又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