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周立波去世(周立波去世了吗)
周立波去世了吗
截至2021年10月,没有去世。
1967年4月22日,周立波出生于上海市黄浦区。1981年,上海曲艺剧团招生,读初中的周立波姐弟俩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去应试。周立波从2800多名考生中过关进入上海滑稽剧团,师从上海曲艺界暨滑稽界元老周柏春。
社会活动
2010年12月21日,海派清口公益专项基金揭牌,该基金正式成立。作为基金的首笔善款包括周立波胡洁夫妇的婚礼礼金324万元在内,共计约3670万元。
2011年8月12日,与夫人胡洁受联合国书会正式邀请,在联合国“社经”会议厅进行演讲。
2011年10月8日,“海派清口公益基金”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泉小学爱心捐赠活动,周立波先生携夫人胡洁出席,亲自向该校的小学生赠送书籍。
已故名人周立波的简历
已故名人周立波的简历是
1924年秋,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1931年10月,进入神州国光社担任校队。1932年1月,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193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年5月,调任桂林《救亡日报》,后被安排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1944年,随解放军南下出征。1946年10月,前往东北参加土地改革,并以此为题创作了长篇小说《暴风骤雨》。
1949年10月,调任北京,在文化部编审处工作。1955年5月,出版长篇小说《铁水奔流》。1960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山乡巨变》。1979年9月25日凌晨3时59分,因病逝世,享年71岁。
周立波的农民情节
周立波是一个革命功利主义者,肯定文艺的社会作用,反对唯艺术而艺术,但他又十分重视艺术的审美特点和魅力,他的创作的艺术魅力的终极原因在于,他与农民有着深厚的精神联系,他了解中国农民勤劳俭朴的传统,心地善良的美德,也了解农民的苦难和农村的落后。
他对新中国新农村出现的崭新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貌,对亿万翻身农民改变旧面貌、创造新生活的激情,有着由衷的高兴和赞美。
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深入到生活的洪流,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从1941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牛》,直到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山那面人家》都在表现清贫中农民的人情美、人性美,真实地表现农民的心声和时代的主旋律。
周立波什么时候去世的
现代作家周立波是1979年去世的。
周立波(1908年8月9日—1979年9月25日),本名周绍仪,字凤翔,号刿卿,又名周奉悟,笔名有周立波、周德、张尚斌、雅歌、张一柯,湖南益阳人,中国现代作家、编译家,与赵树理并称“南周北赵”。
1979年8月29日,第四次文代大会召开期间,在病床上吟诗一首《祝第四次文代会召开》,表达了对“四化”大业必定成功的信念与对社会主义文艺美好未来的祝愿;9月25日凌晨3时59分,因病逝世,享年71岁。
周立波个人生活
1、笔名由来
1930年9月,周立波为表达自己立志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决心和热情,正式启用英语“自由”(Liberty)的译音“立波”作笔名。
2、家庭成员
周立波家族世代务农,祖父周垂绅,除种田外兼做米生意;父亲周仙梯,是读书人,当过私塾先生,学堂庶务,学校校长;堂哥是周炳卿。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立波
周立波哪一年去世的
周立波去世时间1979年9月25日。
周立波本名周绍仪,字凤翔,号刿卿,又名周奉悟,笔名有周立波、周德、张尚斌、雅歌、张一柯,湖南益阳人,中国现代作家、编译家,与赵树理并称“南周北赵”。周立波历任八路军前线司令部和晋察冀边区战地记者,延安鲁艺教师,《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副主编。
《中原日报》副社长,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团翻译,中共松江省委宣传部宣传处长,沈阳鲁艺研究室主任,《人民文学》编委,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湖南分会主席,全国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一、二、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
周立波的人物经历
1908年8月9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今赫山区)资江畔邓石桥清溪村的一个中农兼自由职业者的家庭里。
1914年,在父亲任教的私塾发蒙。
1916年,正式进周姓祠堂私塾就学。
1921年秋,考入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即龙洲书院),编十四班。
1924年秋,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编入三十班。
1927年“马日事变”后,学校被迫停课,周立波辍学离开长沙,返回益阳,后在县立第一高小和第二高小任算术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