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梅个人资料(倪平主演以及或奖情况)
倪平主演以及或奖情况
专业获奖情况。
《雪城》中饰演女主角,获“大众电视金鹰奖“(国家级大奖)最佳女主角奖。
《美丽的大脚》中饰演女主角,获金鸡最佳女主角奖。
★1990年至今的十年主持人生涯中,获得过授予主持人的 国家级大奖的全部奖项
曾连续三次获得“金话筒十佳主持人“;
曾两次获得“星光奖“最佳主持人,即第六届和第十届,是国内惟一两次获得此项殊荣的主持人;
获得数十项全国及地方各类团体群众颁发的奖杯、奖状,多次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主持人。
主要影视作品列表
《女兵》、《山菊花》、《祁连山的回声》、《梅岭星火》、《流泪的红蜡烛》、《他们并不陌生》、《中国姑娘》、《黑房间,白房间,红房间》、《美丽的大脚》、《雪城》、《那五》、《浪漫的事》、《天高地厚》 等。
电影:
《女兵》(1980年)根据邓友梅《追赶队伍的女兵》改编的影片中,倪萍饰演周忆严。
《他们并不陌生》(1982年)倪萍饰演一个“上山下乡”知青代表光静,回城后,毅然放弃城里优越生活,扎根农村、献身教育。
《山菊花》(1982年)《苦菜花》的姊妹篇,倪萍饰演桃子,从农妇成长为抗日战士。
《梅岭星火》(1982年)倪萍饰演甜水,是陈毅将军转战赣南的队伍中的女战士。
《流泪的红蜡烛》(1983年)倪萍饰演忠于爱情、倔强的农村姑娘白莲花。
《祁连山的回声》(1984年)红军女战士的悲壮史诗,倪萍饰演干练的女子红军团团长。
《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1988年)一个类似30年代美国“乖僻喜剧”的都市故事,倪萍饰演葛藤子。
《美丽的大脚》(2002年)十几年后重返银幕,倪萍饰演山村教师张美丽。
《两个人的芭蕾》(2004年)倪萍饰演单身母亲德贵家的。
《泥鳅也是鱼》(2004年)倪萍饰演来京打工的农民工女泥鳅。
《雪花那个飘》(2005年)倪萍饰演农村电影放映员王艳梅。
电视剧:
《中国姑娘》(1987年)讲述中国女排的光荣史,倪萍饰演一号主攻手 。
《那五》(1988年)倪萍饰演女艺人风魁。
《雪城》(1988年)倪萍饰演返城知青姚玉慧 。
《浪漫的事》(2003年)倪萍饰演大姐宋雪。
《天高地厚》(2003年)倪萍饰演农村妇女鲍月芝。
《大浴女》(2005年)倪萍饰演章妩。
话剧:
《决战》、《王昭君》、《霓虹灯下的哨兵》等。
十佳员工简要事迹怎么写
十佳员工简要事迹可以这么写
王艳梅,20xx年3月加入集团,现任财务部出纳。几年来,工作积极主动,勇于奉献,始终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得到领导及周边的普遍认可。
一、主动作为,平凡岗位上创新突破。
王艳梅日常的工作包括公司款项往来,现金收付、银行日常业务、网银转款、台账登记、每日余额报送、发放工资等,这些工作在很多人看起来枯燥无味,按部就班,很难有什么创新与突破。
但王艳梅并不这么想,就拿平常的台账工作来说,她率先建立起了一套账务台账,逐笔记载现金收付的时间、数额、用途、收付款的单位等多项信息,使公司领导或部门随时可以调取有关财务数据,能够及时准确核对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及时向领导呈报好现金和银行周报表、月报表。
通过这种较为科学的办法,加上本身的勤快,她一个人管理着酒店、停车场等公司的台账。
二、认真负责,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出纳是一项细致而又繁琐的工作,由于公司快速发展,日常资金高效运转,各种开支异常频繁。在审核每笔单据报销或付款时,她都坚持认认真真审核报账手续是否齐全、报销原始单据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大小写金额是否正确、票据粘贴是否规范,只有完全符合公司管理规定才予以支付。
不少同事都在她严格的要求下重新写过报销单;在财务转款的时候,她更加小心,每一笔款的转出,每一个数字的输入,尽管已经十分熟练,但她都要再三核对,确认无误后再办理业务。
也许由于女性的性格特点和多年工作的历练,王艳梅十分细心和耐心。这是财务工作者的负责精神。
三、无私奉献,黄牛精神贯彻日常工作。
从事出纳这么多年,王艳梅养成了“当天事当天毕”的良好习惯,“日清月结”已成为她的一个工作原则。由于手头的工作较多,每天都将现金及银行账核对完毕才能下班,经常重大节日都能见到她在办公室加班,与会计核对明细。
王艳梅说,她最感激的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她可以一心放在工作上。每年法定放年假时间基本都接近年底,而王艳梅总是站好一班岗,直到一天下班了,领导明确告知没有任何事情了,她才收拾回家。
王艳梅不仅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也团结同事,积极配合部门其完成各项工作。每当看到其它同事忙不过来时,她总是主动伸出双手,即使节假日帮忙加班也毫无怨言。她的这种奉献精神深深感染并带动了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她们团结一心,高效高量完成本职工作,几年来未出现重大差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头,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生动诠释了忠诚、严谨、奉献的企业精神。
优秀员工的心态
1、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报酬。
2、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与努力。
3、乐意为工作作出个人牺牲。
4、模糊上下班概念,完成工作再谈休息。
5、重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汶川大地震救援人员感人故事
1、全家10人遇难的女民警转身投入抗灾
“妈妈,我想你!”“瑞瑞乖,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书哈。”这是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一次电话通话。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死亡。
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第一线。对于地震幸存者而言,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想到的是第一时间给家人报平安。但就在那一刻,蒋敏工作的彭州市通讯中断,电话打不进来,也打不出去。
19时10分,出门巡逻回来的蒋敏拨动那个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传来的还是那令人揪心的忙音。20时30分,电话依然无法拨通。13日凌晨6时许,蒋敏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对方号码是北川的。“喂!”蒋敏刚刚和对方说了两句话,顿时泪如雨下。
蒋敏在哭,旁边女警也在哭蒋敏的舅舅哭着打来电话,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除了舅舅,蒋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经确认死亡。“道路不通,通信不通,我回去也没用,还不如在这里做点事,帮帮和家人一样的灾民。”遭受重创的蒋敏,此时异乎寻常地选择了坚强。
地震发生后,蒋敏一直和战友们忙碌在救援第一线,维持震后秩序,帮助安置源源不断从灾区送下来的灾民。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看着蒋敏在抗灾一线一天天忙碌憔悴,领导和同事们非常担心,特意把她调换到了指挥中心,但一天后,她又要求到了一线。
因为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晕厥过去。现场的警官们赶快把蒋敏扶到板凳上,用手托着她的头,经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血压很低。在医生的坚持下,蒋敏被送到了医院输液,但一醒过来,她马上要求回到安置点。“我还行,我不能占医院的床位,我也不能停下来。”蒋敏挣扎着回到天彭中学安置点。
2、孩子活了他走了
当人们搬开垮塌的汶川县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还活着,而他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他就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
“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地震来时,张老师就让学生立刻趴到桌下。我娃儿说,地震后还看到张老师拼命往外挖倒塌的墙壁,想给学生们开条生路。”学生家长王艳梅说。这次地震中,张米亚班上30名学生存活了近半,王艳梅的孩子也是幸存者之一。
3、临死胸前护着三个学生
5月14日10时,震后第三天,当解放军官兵掀开因地震完全坍塌的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的一根钢筋水泥横梁时,眼前的一幕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趴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
她叫杜正香,是南坝小学学前班中班的代课老师,不过孩子们更喜欢摇着她的手喊她“杜婆婆”,其实杜老师今年才48岁。“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背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
杜老师以生命守护的五个孩子最终没能生还,这可能是她唯一的遗憾。%20她的同事、语文老师杨树兰说,杜老师要不是为了救学生,自己一个人肯定能跑出来。
地震发生时,正好看见杜正香一把将送孙子上学的严明君老太太祖孙俩推出了摇晃中的教学楼,转身冲进一楼的教室,连抱带拉救出几个孩子,之后她又冲进了已是烟尘滚滚、不停摆动中的教学楼。这是杨树兰一次看到的杜正香身影。
4、病人转移了,她却失去了孩子
四川省医院内分泌科在第二住院大楼21楼,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共有68名病人,其中一半是无法自行行走的重病患者。内分泌科24岁的护士陈晓沪,一趟又一趟背着、抬着病人,搬运氧气罐、床、被子。
陈晓沪安慰着不知所措的家属,让能走的病员由家属扶着从楼梯下去,却忘记自己有孕在身。到了下午4时许,陈晓沪突然觉得自己腹部、腰部非常疼痛。医生面带遗憾地告诉她“这是先兆流产!孩子恐怕没办法。”
5、我想伤心你能给我时间吗?
没有哭泣,没有失魂落魄,只有救人、救人、再救人。在灾情最重的北川县,从废墟里爬出来、灰头土脸的民政局长王洪发机械地奔跑着,见人就救,用手从废墟里刨出10条生命。这样一直忙到13日凌晨三四点,王洪发终于找个空闲,一屁股坐在泥水里。他想起了儿子,想起了埋葬儿子的那堆废墟。
他感到一阵心痛,那可是他唯一的儿子!噩耗相继传来。至5月17日,王洪发在地震中已失去儿子、二姐、侄儿、岳父等15位亲人。“你失去了这么多亲人,现在伤心吗?”记者冒昧地问了一句。“我想伤心,你能给我时间吗?总有一天我要大哭一场!”王洪发回答。
词作家郑南离世是怎么回事
,着名词作家、国家一级作家郑南离世,词作家郑南离世原因是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6月27日上午7时着名词作家、国家一级作家郑南突发心脏病在广州祈福医院不幸去世,享年80岁。他曾为海南写下《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请到天涯海角来》等脍炙人口的歌曲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