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华和大衣哥最新消息(于文华与“大衣哥”的关系)
于文华与“大衣哥”的关系
大衣哥朱之文我们都知道的,他是在于文华的力捧之下才会走红的。
其实当初于文华看中大衣哥,并不是因为他歌唱的好听,而是因为于文华是出身于农村的,所以她对农民歌手有着很深的感情。
于文华曾经在节目采访中说过,她感觉大衣哥就像她的亲生哥哥一样,尤其是在他唱歌的时候。
给她一种特殊的感觉,这可能是于文华独特的情怀吧,在怀念着从前的生活。
于文华和朱之文认识之后,就对朱之文提供了很多帮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两个人之间也被媒体传出了很多不实消息。
其实身为艺人本来就很容易传出一些绯闻,两个人并没有避讳,因为他们身正不怕影子斜。
但不可否认的是,两人凭借这些绯闻,他们的热度也是越来越大,被更多网友所熟知。
毕竟网友们都是喜欢明星的绯闻趣事,尤其是他们的感情生活,我们都是吃瓜群众。
一、于文华对朱之文的看重。其实失眠网小编对于文华也是不大解的,因为她和大衣哥之间的关系,就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于文华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出名的。
她是解放军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出身的,收获了很多老年人的喜欢。
朱之文最初只是在济宁一个小真人秀的节目中崭露头角的,是于文华的老公在观看了朱之文的节目之后,把他介绍给了于文华。
于文华也一下子就看中了朱之文,想对他提供一些帮助,于是在于文华的推荐之下,朱之文才去参加了《星光大道》。
失眠网小编想了一下,如果没有于文华的推荐,朱之文也不可能如此容易就进了央视的大门。
他可能在前进的路上遭受到更多的坎坷,也是因为遇到了于文华这样的贵人,他才能顺利的发展下去。
朱之文也凭借在《星光大道》上的表演一夜成名,成为了全国观众心中的农民歌手。
他也成了农民形象的代言人,所以于文华和朱之文之间是一种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
二、于文华和朱之文的绯闻。于文华是国家一级演员,也是一名著名的军旅歌唱家。人们称赞于文华的表演是“用嗓子在绣花”,舞台上的于文华是光彩照人的,整个人焕发出独特的光辉。
于文华的歌声是扣人心弦的,她的演唱也是声情并茂的,好像整个人生来就属于舞台。
于文华的歌唱事业发展的很顺利,但她的感情生活却有一些坎坷。
1995年,于文华遇见了自己第一任丈夫李凡,他们随后也进行了登记结婚,婚后一年就生育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的生活也是很幸福的。
很可惜的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所以这段婚姻只维持了4年,就走上了终点。
这之后,于文华成为了一位单亲妈妈,她很快就遇见了她现在的丈夫李年。
李年是一名钢琴家,和于文华的歌唱事业很般配,两个人也很快就进入了婚姻的殿堂。
兜兜转转这么多年,于文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生活是很幸福的,但随后有媒体爆料她和朱之文之间是有着不正当关系的,说他们两个关系很密切,在互相利用。
随之发布的还有两个人的一张合影,媒体说这张照片是在于文华家中拍的,于文华穿着睡衣和朱之文在一起合影,两个人笑得很开心。
随后于文华就进行了澄清,当天有很多朋友在于文华家中,他们在一起聊得很开心,随后就进行了合影。
于文华说自己在家中穿的就很随意,两个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关系,只是一种帮助关系。
三、于文华心中的一种情怀。于文华是农村出身的,所以她对同样出身于农村的朱之文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于文华确实看中了朱之文,只不过这种感情无关风月,只是看上了他身上那种质朴和才华。
于文华想把朱之文拉出来,他从那个小乡村中走出来,站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歌喉。
于文华曾经说过,看到朱之文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他们对于歌曲都是同样的热爱。
正是因为知道这条路是很难走的,所以她就非常不想让朱之文的才华被埋没,她决定帮他实现歌唱梦想。
所以于文华帮助朱之文,是因为朱之文出生于农村,并且对于歌曲有一种热爱的感情。
于文华与大衣哥朱之文关系如何
没有。两个人因为音乐认识,也因为音乐成为了好朋友,成为了知己,朱之文曾经到过于文华的家中,为于文华带来了家乡的特产,两个人有很多亲密的互动,感情都只是停留在朋友上,两个人都是农民,只不过于文华之后有了更好的发展,朱之文还是一个始终不变的农民,两个人因为很多共同点成为了一对非常好的朋友。
朱之文和于文华的关系,就是朋友关系,或者是知己,没有其他的男女之前,两个人的互动确实是挺亲密的,但就是朋友上的正常的交往,没有其他的事情。
朱之文火了之后,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了媒体的观众,也要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纷纷被这位农民的歌声所打动,而且不敢相信这就是一个农民的歌声,因为唱的太好听了,评委甚至都怀疑朱之文是假唱,于是朱之文就在现场来了一个清唱,一下子就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而这个农民也通过这个舞台真正走红了。
朱之文很快就不能够适应走红之后的生活,唱歌对他来讲也许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走红之后所要面对生活中的巨大改变却是他之前完全不能够适应的。
之前的生活都是非常简单的,红了之后的生活每一步都是非常复杂的,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动作都会在媒体下被放大,都会成为别人注意的事情,每一个人看待事情的眼光是千差万别的,成为红人之后,大众会对这样一个明星有非常多的期待,这种期待有时候就是一种附加,越是要必须承担和接受的,而且还不能够让大众失望。
很显然朱之文之后的表现很明显的让大众失望了,最为一个农民歌手想要得到专业的认可是不可能的,又不可能转为偶像歌手,因为自身的条件真的是不太够。
大衣哥朱之文被黑我们发现了一些证据,揭开冰山一角
提起大衣哥朱之文,大家的印象里是一名憨厚老实的农民歌手,他从星光大道出名后,选择回到了农村老家,和妻子一起种地,偶尔会接一些商演。此前,因为媒体曝光村民对他借钱不还、总想着要好处的态度,许多网友都希望朱之文能够离开老家。不过,朱之文仍选择留在那里,这一点,更是让不少人认为朱之文本分、厚道。
不过,有媒体人起底朱之文出轨、抠门、炒作、诈捐等十大不为人知的一面,瞬间将朱之文在公众眼中的憨厚形象打碎在地。有网友相信,并据此对朱之文各种谩骂,也有网友不相信,认为背后或许有阴谋。
这些爆料是否属实,我们进行了一一求证。
在求证这些爆料是否为真前,我们需要先知道,爆料者的身份是否为真?
有人会觉得其实他的身份真假,并不影响整个求证过程。其实不然,因为他爆料的一些内容,只有电视台内部、媒体人员才能知道。
这名叫张晓磊的网友,平台认证为资深媒体人。我们在百科里找到了这个人,百科里的头像与平台上的头像一致。关于他的头衔,百科显示为 山东省 社会 新阶层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网络人士分会副会长、《天下父母》栏目导演。
,鉴于百科此前被爆料花钱就能上,我们又去找了一些正规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在新华社的一篇报道里,我们发现前一个头衔确实如此。
后一个关于导演的头衔, 我们从2012年到2016年的节目里随机打开数个后,并未在片尾的工作人员名单里找到他。
鉴于该类型的电视节目, 主题不同,导演也会不同 ,再加上2012年前的节目网上已经无法看到。所以,这一点还有待考证。
不过网上有很多张晓磊晒出的与李湘、林心如等明星合影, 张晓磊八九年前的微博动态多与山东电视台有关 ,再加上他在多个平台认证的媒体人头衔都被认可,这也从侧面论证了他从事的是媒体工作。
在他的一份简历中,籍贯显示为山东成武,与单县的朱之文均为菏泽人, 两人确实是老乡。
不为人知的一面1朱之文的成名与张晓磊是否有关。
张晓磊爆料称,朱之文最早的成名视频是他发给视频平台,然后才火起来的。后来还有一个著名歌唱家去他家,包括上星光大道也都是他牵的线。
关于张晓磊与朱之文的关系,很少见诸于报道,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在朱之文还只是被小范围知道,没有上星光大道前,张晓磊曾多次发布微博,记录他与朱之文的日常。
比如在2011年3月14日的时候,就宣布著名歌唱家于文华要去看朱之文。
那个时候朱之文还不是大衣哥,而是军衣哥。
比如,张晓磊曾表态, 我愿默默支持这位朴实的老乡,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他提供更多的机会。
在上星光大道前,他更是密集发布朱之文的动态,比如 牵线刘大成让两人见面。当时,推广比赛视频、引荐著名歌唱家于文华、引荐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乔军,均为 @张晓磊 之力。
以及外人无从得知的,关于朱之文上《星光大道》的节目细节。比如单县的活动给《星光大道》让行,节目中间可能会唱《沂蒙山小调》……
从这些细节来看,张晓磊所言不假 他的成名我不能说功不可没,可至少对他是有恩的。
不为人知的一面2朱之文以前真的是农民中的穷人吗?
张晓磊在爆料中表示, 朱之文一年到头下来收入也就几千块……可以说是农民中的穷人。
关于朱之文以前的情况,有一位自称为朱楼村村民的网友曾经发布一个视频,称朱之文之前就是一个二流子,很穷、很懒。
一篇发布于2012年央视网的文章显示,未出名之前, 朱之文全家年收入也就在5000块。
以朱之文成名的2011年为例,根据权威渠道发布的数据,当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77元,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342元。注意,这是人均纯收入,比朱之文全家年收入都得多两三千元。
由此来看,关于这一条,张晓磊所言非虚。
下一篇文章,我们会就张晓磊的其他爆料进行求证《 朱之文否认年赚1500万,媒体人却说他是亿万富翁,谁在撒谎? 》
有真有假,精彩不容错过。
大衣哥10年沉浮录人性矛盾,亲人吸血,成也名败也名
很多人对“大衣哥”朱之文都有唯一的共同认识憨厚、老实。
他靠唱歌成名,整个村的人都来吸血,所有人都骑到他的头上。
甚至是自己的一双儿女,都指望着他。
每次朱之文面对镜头,又总是莞尔一笑,说已经习惯了,习惯了被欺负,习惯了被误解。
在节目上,大衣哥总是淡淡诉说着被村民们欺负的往事,就在观众都为他咬牙切齿的时候,他总是眉头一皱说三个字 “我累了” 。
他始终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农民而已,只是想过普通人的生活,并不想出名走红。
即便是被老乡欺负,他也不会搬走,因为这里是他的根,他不可能到别的地方去。
本来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大衣哥的心酸和无奈。
结果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情,在大衣哥的身上被传出很多所谓的丑闻。
这些事情有可能只是谣言,无风不起浪,到底背后有什么隐情?
尤其是大衣哥重金娶儿媳,又是为哪般?
一个人是有很多面的,到底我们看到的是大衣哥的哪一面?
那就只有从头说起。
01
1969年,朱之文出生在一个极其贫穷的家里。
因为穷,朱之文7岁时读到小学二年级就辍学了,然后开始在田里帮忙务农。
虽然长辈们认为他以后也和自己一样,一辈子就在这几亩田里弯腰生活。
但朱之文的命运改变早就已经写好。
他最喜欢唱歌,经常在空旷的地方练习,一唱就是大半天,有时候听着广播里的歌声,他听一听就能够模仿下来。
唱歌成为他年少时光里,最美好的事情。
就这样长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家里人都为他着急,适婚年龄了却没有一个女朋友。
于是四处托媒婆介绍,根本没人愿意嫁给他。
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女人愿意跟着他,朱之文也没有嫌弃的资本,就这样两人从互不相识成为了枕边人。
婚后不久,老婆就为朱之文生下一儿一女。
朱之文的一家四口,就此幸福的生活,之后朱之文的二十年时光都无比的平静,平静到根本没有人注意。
而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被时间的橡皮擦给擦除了。
在朱之文成名之后,有人说在这二十年里,他身上发生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事,也有村民说,他根本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
这种种说法,没有什么根据,也没有什么让人否认的理由。
回到开头所说,任何一个人都是多面的,他不可能一成不变,也不可能绝对的善和恶。
唯一让我们能够看清楚朱之文的,是在诺大的舞台上。
也就是十年前。
02
2011年的某一天,朱之文和往常一样在干活,有人告诉他,济宁正在举行歌唱比赛,让朱之文去看看。
朱之文虽然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但他想要上舞台唱歌的心,早就按耐不住了。
于是就匆匆回家打扮了一番, 找出了一件平时舍不得穿的大衣披在身上就赶往赛场。
轮到朱之文上台,他内心忐忑、无比紧张,让他自我介绍他也磕磕巴巴。
不过正是因为这个憨厚的劲,让朱之文打动了台下的评委。
让评委们更没想到的是,朱之文一开口就好像是歌唱家附体,从声音到旋律,都很专业。
评委以为他学过系统的歌唱,但他并没有,一切都是自学。
台下惊叹和掌声一片!
从此以后,朱之文火了。
不过真正把他推向全国观众面前的,是在 《星光大道》 。
在那次比赛中,朱之文拿到月度冠军和年度第五,依然穿着那件军大衣,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所有人都叫他“大衣哥”,网上他唱歌的视频更是被刷屏。
一个农民,竟然能够唱歌唱得这么好,简直是难以置信。
当他唱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时候,确实基本已经达到了专业歌手的水平。
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同行和前辈,都很好看大衣哥,认为他不能就此被埋没。
从此,他的身份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弯,他的生活也被彻底地打乱。
很多人找上门,想要跟大衣哥合作,想要把大衣哥打造成一个明星,还有人想要在他身上搜刮利益。
大衣哥懵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可他并不知道,让他更无奈的事还在后面……
03
几个月之后,大衣哥接到了央视春晚的邀请。
他并不知道上春晚就是走红的象征。
也就是这个时候,著名歌唱家于文华自费去山东,找到大衣哥然后帮助他、带他学习专业的知识,也进入这个圈子。
有了于文华的帮衬,大衣哥结识了很多“大佬”。
比如 蒋大为 就是其中之一,蒋大为也惜才,他认为这样一个人才被埋没太可惜了,于是就教大衣哥发音和乐理上的基本功。
在蒋大为和于文华的指导下,大衣哥歌唱水平日益精进,上春晚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了。
于文华看着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好苗子,一时之间欣喜万分!
两人登上央视元宵晚会,搭档唱了一首《祁蒙山小调》,在台上给人的感觉是郎情妾意,十分有默契。
也是因为如此,一直有传言朱之文和于文华关系匪浅。
抛开这个传言不说,于文华确实很想捧大衣哥。
而且在捧他的所有人中,于文华对他的帮助是最大的,他也无比的感激。
至于蒋大为,或许是交情不够深, 朱之文很少和他同台,也很少提及这个恩师。
后来蒋大为在一次采访中,竟然拒绝承认自己教过大衣哥专业知识,甚至抨击否认大衣哥,认为他就是一个农民歌手而已。
不过除了蒋大为之外,还有杨洪基、金铁霖等老师,也都为大衣哥传授过专业知识。
紧接着,朱之文被邀请上了更多节目,那些行业里的资深大佬们,都纷纷为他搭建资源。
短短几年时间,大衣哥一跃成了最成功的草根歌手,其他《星光大道》出来的艺人都无法比拟。
他即便此时还是想做一个普通人,但名利让他这个愿望只能是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
也就是后来他说的 “但愿朱之文不再火了……”
04
脱掉大衣,朱之文还得回到农村,穿上那些破衣服去下地。
这个时候完全不一样了,他发现自己家门口总是围着一些人。
一天到晚,甚至有的时候还是半夜,朱之文的大门总是被敲响。
有的时候他不得不打开, 来的人里面有比较亲密的朋友,也有多年未走动的亲戚。
这些人提着水果蜂拥而至,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问大衣哥借钱,一开始是孩子结婚要几千几万,后来是要建房子要十几万,到了后面就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朱之文避无可避,能拿得出来那么多,他就拿出来了,几千几万都没问题,十几万也咬咬牙,可是几十万和上百万却让他无奈。
好不容易送走了这些亲戚朋友,村里的村民们又开始登门。
得到满足的也就走了,没有得到满足的则是出门就骂朱之文“没良心、忘本”。
朱之文受不了落人以柄,也积极的做善事,出钱为村里建桥修路,结果村里没有一个人说他好,还说“要我们说他好,就给我们一个人买辆小 汽车 ,再给一万块钱”
想想,这是多么贪得无厌。
其实很正常这就是人性罢了!
村里表面上为了铭记大衣哥,在村口立了一个招牌,叫做“朱之文故乡”,然后还在他捐钱修建的那条路命名为“之文路”。
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弘扬朱之文的善举,而是为了给这个小村庄打广告。
因为自从大衣哥出名之后,很多人都远道而来拜访大衣哥。
有些是真的慕名,有些是想要跟大衣哥合作,还有些是直播拍视频。
那些直播拍视频的人包括外乡人,也包括大衣哥的同村乡亲们。
乡亲们开始变得整天不做事,一天二十四小时蹲守在大衣哥家门口,还时不时“砰砰砰”的敲门,不开门就翻墙而入、拿砖头丢进去。
有一次,大衣哥在家里睡到半夜突然一块砖头砸到他家的玻璃,把他从睡梦中惊醒。
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发生了无数次。
大衣哥很苦恼,却也没有办法,后来修建的高大铁门,根本没有什么用。
村民们的“吸血”从来没有停止。
反而是越来越猖狂,让大衣哥最难以忍受的是,有一次两个人竟然一脚踹开了自己的家门,而自己出门却只能笑脸相迎,而那两个踹门的人也完全不为所动,嚣张的模样。
那一次,大衣哥报警了,后来却也没有平静。
他说这可能是自己的命,他也不会去抵抗,毕竟这里是他的根,别人怎么对他是别人的事,但他自己不会离开的。
这样的想法,让人觉得有点难以理解。
到底他是太固执了,还是坚守原则?
05
多年后,大衣哥又开始变得有点不一样,他会接一些商业活动,也会登上更大的舞台。
直到后来,他的儿媳妇嫁过来。
2020年10月12日,大衣哥儿子结婚,新娘是一个叫做 陈亚男 的白富美。
婚礼办得十分热闹,所有人一睹大衣哥儿媳妇的美丽容颜。
很多人都说陈亚男是冲着大衣哥的钱来的,而陈亚男却解释说,根本不是为了钱。
在大衣哥儿媳嫁过来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儿媳妇,逐渐忽略了大衣哥。
陈亚男不负众望,趁着热度,马上就开了自己的短视频社交账号,短短几天粉丝量就达到一两百万。
陈亚男会拍一些段子,告诉粉丝只是分享一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很快,她就开起了直播。
虽然在直播中显得十分生涩,甚至多次卡顿,但依然有成千上万的网友聚集在她直播间。
陈亚男成功的成为了一个网红,而且是一个没什么才艺的纯网红。
紧接着,陈亚男不断露脸刷存在感,还开始带货。
网友们开始感到很诧异,也开始深挖她的身份背景。
其实陈亚男在当地,只是一个小护士,虽然有固定的工作,但太过平淡,而家庭条件也很不错。
有网友猜测,她长相靓丽,为什么会看上大衣哥的儿子?
可能这背后有着很不简单的目的。
在这场名利营销中,大衣哥也开始助阵儿媳妇。
看来,在大衣哥的眼中,儿媳妇直播带货做网红还是十分支持的。
有了公公的支持,陈亚男变得更加积极,圈粉、捞金……
06
大衣哥儿媳的每一次直播,都会被人嘲笑一番。
比如带货羽绒服,结果现场却弥漫着“城郊结合”的土味,站在镜头前基本上插不上话,看着十分尴尬。
不过更尬尴的,是大衣哥的儿子朱单伟。
面对镜头显得手足无措,也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有人喊话让朱单伟秀一下恩爱,结果他也是不知所措地抱一抱媳妇。
在所有人看来, 朱单伟 更像是一个工具人。
他的父亲成名走红的时候,所有的镜头都是对准他的父亲,现在他却也要承受这些。
这可能就是现实的无奈,也是朱单伟逃脱不了的命运。
还记得曾经在一个记录节目中,朱单伟逃课、不上学,被朱之文逮住了,然后朱之文对着儿子就是一顿严厉的呵斥。
随后,又对妻子表现出鄙夷的神色,他说 “她自己都是一个没有素质的人,怎么可能教育好孩子”。
其实从日常生活中,是感受不到大衣哥对妻子的疼爱和怜惜的。
在这个普通且平凡的家里,大衣哥凭借着一己之力,改变了几个人的命运。
但他认为儿子和女儿,还有妻子,都不足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那儿媳妇陈亚男,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不是朱之文的“继承人”呢?
完全可以这样说。
07
陈亚男从嫁到朱家,只是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而且朱单伟也才19岁,从各种行为举止上,并没有看到朱单伟的成熟。
甚至可以说,这段婚姻都是极其不成熟的。
如果没有什么目的,没有什么“企图”,陈亚男又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启商业道路?
做网红、直播带货,表面上她说为了给粉丝福利,实际上不过是为了不断捞钱。
即便捞钱的方式很拙劣,但她背后有百万粉丝团,力量却不可小觑。
,在朱之文成名的道路上,也不可能完全是靠他自己,背后一定潜伏着一个团队。
只是如今这个团队需要继续为陈亚男“服务”。
不过,走红的越快就意味着,越快跌落谷底。
陈亚男即便可以达到和大衣哥一样的热度,和大衣哥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如说大衣哥可以站在台上靠歌声征服大家,他可以靠经营人设走红十年,他可以成为一个现象级的名人。
而陈亚男却不行,她唯一可以做到的,是靠着背后的百万粉丝红一段时间。
然后消费自己有限的口碑。
等到哪一天所有的一切都消耗殆尽了,自然也就距离陨落不远了。
这是陈亚男的宿命,也是大衣哥的宿命。
时代造就“英雄”,但时代也会冲刷任何一个“英雄”。
况且,大衣哥说到底,也只是一个草根艺人而已,并不是“英雄”。
在当初有一个所谓 社会 公众人物,站出来力锤大衣哥,然后还曝出很多丑闻的时候,就可以预见这一点。
其实他连一点丑闻都经受不住,更不用说经受时代的冲刷。
如果亲眼见证大衣哥走红的这十年,内心一定很感慨、很复杂。
从可怜、惋惜到现在,已经不知道大衣哥到底在想些什么。
用一句话来,或许就是
陈亚男总是会有一些近况出现,更多的是对她负面的评价。
比如河南水灾,朱单伟和陈亚男也亲赴灾区,在现场却丝毫没有救援的样子,反而全程不在状态。
说实话,根本不需要对他们有过高的期望。
而且他们或许也根本就没有想过,去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所以,不足一谈。
倒是大衣哥,在往日的善举中,让人觉得真诚许多。
末尾
大衣哥曾经说过,他只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农民,也想上台唱歌给大家听。
多么朴实的一个想法。
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后来,却越来越偏离这条路?
时至今日,对大衣哥的剖析依然是“老实人”。
十年过去,即便有人捧有人踩,他依然是草根群体的焦点,只是没有人会去深入了解这个人。
或者说,也没有人愿意去深入了解他。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很多人都会问一个问题 普通人怎么改变命运?
有人会趁机大谈特谈,鸡汤倾盆而出,告诉我们要努力,要天时地利人和,要顺应天道等。
实际上,做一个普通人挺好的。
谁知道你变得不普通以后,有什么更大的坎在等着你。
就好比大衣哥,如果十年前他不成名,那他只是一个农民。
可他成名了,他就是一个“有利益目的”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