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能让孩子玩的危险游戏有哪些?世界十大危险游戏是什么
父母不能让孩子玩的危险游戏有哪些
假期是儿童事故高发期,孩子在放假期相对于上课时间交自由,参加游戏的时间相对富裕,这时,就需要各位父母对孩子更多的注意以及防范孩子玩高危游戏。下面是我分享的父母不能让孩子玩的十大危险游戏,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不能让孩子玩的十大危险游戏
◎ 碰碰车
10岁以下儿童不宜玩碰碰车。少年儿童的肌肉、韧带、骨质和结缔组织等均未发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强烈震动时容易造成扭伤和碰伤。
◎ 倒立
尽管儿童的眼压调节功能较强,但如果经常进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时间过长,会损害眼睛对眼压的调节。
◎ 滑板车
8岁以下儿童不宜玩滑板车。儿童身体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期玩滑板车,会出现腿部肌肉过分发达,影响身体的全面发展,甚至影响身高发育。,玩滑板车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最好有父母陪护,并且找平坦宽敞的非交通区域玩耍。
◎ 拔河
拔河可能让孩子“伤心”、“伤筋”。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儿童心脏正在发育中,植物神经对心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拔河需屏气用力,有时一次憋气长达十几秒钟,当由憋气突然变成开口呼气时,静脉血流也会突然涌向心房,损伤孩子柔薄的心房壁。拔河还可能伤到孩子的“筋骨”。儿童时期身体的肌肉主要为纵向生长,固定关节的力量很弱,骨骼弹性大而硬度小,拔河时极易引起关节脱臼和软组织损伤,抑制骨骼的生长,严重的还会引起肢体变形,影响儿童体形健美。
◎ 扳手腕
儿童四肢各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坚固性较差,扳手腕容易发生扭伤。,如同拔河一样,屏气是扳手腕时的必然现象,这样会使胸腔内压力急剧上升,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受阻,而后,静脉内滞留的大量血液会猛烈地冲入心房,对心壁产生过强的刺激。如果长时间用一臂练习扳手腕,可能造成两侧肢体发育不均衡。
◎ 兔子跳
在做兔子跳运动时,人体重心所承受的重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3倍,每跳一次膝盖骨所承受的冲击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这样对骨化过程尚未完成的孩子来讲,很容易造成韧带和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 长跑、负重
跑长跑属于典型的撞击运动,对人体各关节的冲击力度很高。孩子经常长跑锻炼,对关节处的骨骺发育不利。尤其是在坚硬的马路上进行冬季长跑时,对关节冲击力更大,骨骺容易出现炎症,从而影响孩子长个子。长跑也是一项心脏负荷运动,儿童过早进行长跑,会使心肌壁厚度增加,限制心腔扩张,影响心肺功能发育。
◎ 力量锻炼
儿童生长发育时都是先长身高,后长体重,而且他们的肌肉力量弱,极易疲劳。如果这个时候让孩子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一是会让孩子局部肌肉过分强壮,影响身体各部分匀称发育;二会使肌肉过早受刺激变发达,给心脏等器官造成较重的负担; 还可能使局部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弹性。 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从事大人常练的引体向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力量练习。如果要练习肌肉力量,从初中一、二年级开始比较合适。
◎ 极限运动
专家认为,少年儿童的体育锻炼,一要遵循儿童自身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二要考虑儿童少年身体的解剖生理特点。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器官各方面还没有成熟,自然很难承受极具“挑战性”的极限运动,而且很容易造成损伤,比如超过儿童身体自身承受能力几倍的大运动量,就有可能导致儿童肌肉因长期处于极度疲劳状,造成肌肉疲劳损伤,容易留下运动损伤后遗症。 ,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孩子,关节中的软骨还没有完全长成,长时间过度磨损膝盖软骨,日后容易形成关节炎。
◎ 小区健身器材
公共健身器材对安全要求很高。例如目前最普及的“太空漫步器”,按照其两脚间规格,明显是只适合成人使用的,而有关警示上只对运动的形式、健康禁忌做了规定,对于使用者年龄并没有特别限制。而很多青少年也把这些器材当成了玩具。 目前儿童使用健身器材不当引起伤害不断增多,甚至出现了重伤、残疾的现象。据了解,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原则上就是给中老年人配备的,目前还没有安装适合儿童的健身器材。
孩子的安全教育知识
一、爬的危险
1、千万不要攀爬高墙或栅栏等,因为你还小,攀登到高处时,身体的平衡度不容易把握,很容易摔下来受伤。,许多栅栏的顶端多是尖锐的铁刺或碎玻璃,当你攀爬时,稍有不慎,就会被刺伤。
2、不要攀爬到没有安全设施的高处,如小山坡、悬崖等。一旦失手、失足坠落下去,轻者会把胳膊或腿磕破、流血,重者则会骨折、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3、在攀爬的过程中,如果抓扶的物体突然松动了,你会从高处摔下来,或者被掉下来的东西砸伤。
4、看到其他小伙伴攀爬时,一定要及时劝阻,如果他不听劝告,应尽快告诉大人,加以制止。
二、户外安全篇
(一)教育幼儿不要倒滑滑梯
1、告诉幼儿,倒滑滑梯时,头部先着地,这样滑下来的一切冲力就都由头部承担,再加上和地面的猛烈撞击,重则会引起脑震荡,轻则会擦破头皮引起大量出血。
2、告诉幼儿,小孩的骨组织比较柔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幼儿倒滑滑梯,会对颈椎产生猛烈的挤压,可能引起椎骨的变形,影响生长发育,建议可用骨骼模型演示给幼儿看。
(二)教会幼儿正确玩秋千的方法
1、要保持中心稳定,并尽可能将重心后移。因为秋千在空中荡起来时,如果中心不稳就可能又甩出去的危险。教师可进行示范讲解。
2、坐在秋千上时,双手要紧抓秋千的绳子,只要绳子不断就很安全。
3、观看别的幼儿荡秋千时,要学会躲闪,不要被秋千撞到。
4、幼儿在玩秋千时,教师要在旁边密切注意幼儿的动向,以防疏忽脱手而摔伤。
(三)教会幼儿安全过马路
1、教幼儿认识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线是马路上的一个标志,是专门供行人和自行车过马路的地方。所以,不是从任何地方都可以穿到马路对面去的,只有人行横道线才能穿过去。
2、向幼儿介绍红绿灯的作用。要让孩子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的时候要前后左右看看,看见车辆,行人就要让道。
3、给幼儿简单讲讲马路的作用:马路是专供各种车辆和人走的地方,不可以在马路上停留或玩耍,否则既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又会造成车祸,轻则残废,重则丧命。
(四)户外活动安全注意要点
1、教育幼儿活动前衣着整齐,衣服束在裤子里并系紧鞋带,以防摔跤。
2、教育幼儿懂得安全要点,明白什么是危险并说明防范措施。
3、教导幼儿正确运用活动器具以自制玩具。
4、教导幼儿不在拥挤、有坑洞、潮湿等场地进行活动。
5、教育幼儿游戏中不可随意藏入无人照顾的地方。
6、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勿推挤、拉扯、互丢东西。
7、玩绳子时,教育幼儿不可将绳子套住脖子。
8、玩爬网活动,要求幼儿攀爬时要双手抓牢,不推别人。
幼儿安全教育小常识
(一)教育幼儿不要轻信陌生人,并教给孩子简单的防护方法。
1、要经常对幼儿讲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让他们认识到社会上既有好人也有坏人,而坏人脸上并没有“我是坏人”的字样,也没有像电影里坏人的那种形象。要教育幼儿,如果大人不在身边,有陌生人前来领你,或同你去公园玩,或说同你到父母那里去时,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如果遇到陌生人硬拉你走,要大声叫喊周围的叔叔阿姨。
2、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家庭住址、家长的姓名和工作单位,并反复念叨,牢牢记住,做到准确无误。还要告诉幼儿自己家附近有什么明显的标记,有哪几路公共汽车可以到达,万一迷路,就比较容易找到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及时安全回家。
3、告诉幼儿,如果遇到陌生人跟踪你,就应跑到就近的商店找大人求救,也可以找巡警帮助,或者随便找一户人家,在门口假装大声叫“爸、妈,我回来了”,坏人就会吓跑了。
(二)教育幼儿玩耍时要注意安全,教会孩子各种游乐设施的正确玩法。
1、滑梯,不能倒滑!告诉幼儿,倒滑滑梯时,头部先着地,这样滑下来的一切冲力就都由头部承担,再加上和地面的猛烈撞击,重则会引起脑震荡,轻则会擦破头皮引起大量出血。
2、秋千,要保持中心稳定,并尽可能将重心后移。因为秋千在空中荡起来时,如果中心不稳就可能有甩出去的危险。家长要进行示范讲解。坐在秋千上时,双手要紧抓秋千的绳子,只要绳子不断就很安全。观看别的幼儿荡秋千时,要学会躲闪,不要被秋千撞到。 幼儿在玩秋千时,家长要在旁边密切注意幼儿的动向,以防疏忽脱手而摔伤。
3、攀爬,双手抓紧之后,脚才可移动。
(三)教会幼儿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保证幼儿安全过马路。
1、教幼儿认识人行横道线人行横道线是马路上的一个标志,是专门供行人和自行车过马路的地方。所以,不是从任何地方都可以穿到马路对面去的,只有人行横道线才能穿过去。
2、向幼儿介绍红绿灯的作用。要让孩子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的时候要前后左右看看,看见车辆,行人就要让道。
3、给幼儿简单讲讲马路的作用马路是专供各种车辆和人走的地方,不可以在马路上停留或玩耍,否则既会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又会造成车祸,轻则残废,重则丧命。
(四)户外活动安全注意要点
1、教育幼儿活动前衣着整齐,衣服束在裤子里并系紧鞋带,以防摔跤。
2、教导幼儿不在拥挤、有坑洞、潮湿等场地进行活动。
3、教育幼儿游戏中不可随意藏入无人照顾的地方。
4、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勿推挤、拉扯、互丢东西。
5、玩绳子时,教育幼儿不可将绳子套住脖子。
6、玩爬网活动,要求幼儿攀爬时要双手抓牢,不推别人。
7、在野外旅行散步时,教育孩子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放入口内,预防中毒等意外事故发生。
8、教育孩子在上下楼梯时靠右按顺序行走,不得推搡前面的小朋友,预防踩踏等意外事故发生。
(五)在公共场所与大人走散时注意要点
1、不要慌张,也不要哭泣,站在原地等一会儿,也许爸爸妈妈会来这里找你呢!
2、带幼儿去商场,要告诉孩子商场服务台的位置,以便走散时可以求助商场的工作人员或保安,告诉他们你和家人走散了,请他们帮忙用广播寻找。
3、不要漫无目的地在商场内乱跑,更不要随便找一个人就告诉他,你的爸爸妈妈不见了。
4、不要离开商场,更不要跟陌生人走,因为他可能是骗子。
世界十大危险游戏是什么
No.1 徒手攀岩
攀岩运动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1970年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项目。徒手攀岩是指不依赖任何外在的辅助力量,只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攀登过程。徒手攀岩要求人们在各种高度及角度的岩壁上,连续完成转身、引体向上、腾挪甚至跳跃等惊险动作,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身,是一项刺激而不失优美的极限运动,被全球的攀岩迷们称为“峭壁上的芭蕾”。虽然,近年来攀岩已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户外极限运动,越来越多的人从攀岩运动中体验到了独特的乐趣,徒手攀岩对人的体能、胆量、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要求极高,对于那些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危险重重。
No.2 蹦极
蹦极起源于太平洋的瓦努阿图群岛,是当地青年的成年礼。瓦努阿图群岛中有一个名叫彭特科特的小岛,那里的居民每年四五月份都要举行一次“死亡跳”活动。小伙子们在脚上绑上一根藤条,然后从30多米高的“跳台”上纵身跃下,以此来证明自己已经成为了能够独自面对危险的成年人。
蹦极的危险相当于驾驶着时速160公里的汽车奔驰。从医学角度看,蹦极运动对人体有几种潜在的威胁第一,下落过程中,视网膜下毛细血管容易破裂从而造成暂时性失明;第二,高速下落过程中一不小心碰到山体、树枝或者被绑在脚上的绳子打到,轻者造成骨折、四肢麻痹,重者会形成永久性伤残;第三,未被发现和证实的其他潜在的伤害。,蹦极设备缺乏检修维护、调试不当、超期服役,或者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和经验,经营蹦极的俱乐部或公司没有遵照必要的安全条例,甚至根本没有取得合法的运营资格就大玩这种生死游戏,都是酿成事故的根源。对于热衷于此类“死亡”游戏的人们来说,蹦极不仅需要强壮的心脏、良好的血管,更需要不错的运气。
No.3 低空跳伞
低空跳伞属于极限运动中的滑翔项目,其危险性比高空跳伞还要高。低空跳伞一般在高楼、悬崖、高塔、桥梁等固定物上起跳,由于距离有限,打开伞包的时间只有5 秒钟,很难在空中调整姿势和动作。只有具备了丰富的高空跳伞经验的人才能进行低空跳伞,但这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2004年10月5日,来自澳大利亚的低空跳伞专家罗兰德·辛普森从上海金茂大厦345米处的起跳点跳下,降落伞没能在第一时间打开,当降落伞最终打开时,辛普森离地面已经很近了。他没有降落在指定的草坪上,而是被风吹到裙楼平台上,严重摔伤。
No.4 高空飞越
自从亚洲第一飞人柯受良先生在1997 年驾驶一台三菱跑车成功飞越黄河以来,高空飞跃似乎已经成为了一项热门职业。有飞越壶口的,有飞越楚汉鸿沟的,还有一位参与者壮烈有飞越楚汉鸿沟的,还有一位参与者壮烈地倒在了飞越长城的过程中,他的坐骑竟然是一辆自行车。
高空飞跃是一种生命极限运动,从事这项运动固然需要勇气,依靠尖端科技的安全保障才是最重要的。柯先生飞跃黄河时的跑车功率极大,可以在短时间内加速到150公里。为防止车体意外受损发生爆炸,车上装有3 秒
自动熄火装置。车内还有完整的电脑系统和自动操作装置,可以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如果没有这样的安全保证,奉劝大家还是不要玩这种危险游戏了。
No.5 高速赛车
驾驶时速300公里的赛车在跑道上驰骋,在速度的极限中感受人与机械完美的结合,这实在是一种刺激又美妙的体验。在赛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挑战的是驾驶者的技术和反应速度,但人类在挑战的,也在和死神玩着一场危险的游戏。12年前的圣马力诺伊莫拉赛道,车神塞纳正驾驶着威廉姆斯赛车进入比赛的第5圈,突然之间,赛车失去了控制,撞向混凝土墙。车身在猛烈的撞击和翻转中四分五裂,一个车轮像玩具飞盘似的笔直冲向天
空……整个过程只有短暂的10秒钟,10秒钟之后,一代车神撒手人间。
No.6 潜水
不要怀疑你的眼睛,潜水已被正式列为极限运动项目之一,它挑战的是人类在水下世界到底能走多远。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潜水休闲方式似乎与挑战体能极限无关,但面临的危险却是同样的。台湾女作家三毛的爱人荷西,就是在帕尔马岛潜水时发生了意外。
No.7 登山
登山运动肯定是人类挑战自然最为形象的例子,体能的培养、呼吸方法以及步法的调整,都是冲击体能极限不可或缺的宝贵经验。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系统而专业的训练,试图绕开这一过程无疑是危险的。前几年连续发生的多起业余登山爱好者遇难的事件,就是极为惨痛的教训。登山运动需要尊重科学,在科学训练法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登山者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在知识、体能、装备等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千万不能只凭年轻气盛而盲目冒险。
No.8 野外生存
不知道为什么现代人非常偏爱这种休闲方式,惬意倒是惬意,但丛林与山野的游戏规则可不是一两本所谓的《野外生存指南》就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一旦发生了危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待救援,要么面临死亡。
No.9 速降滑雪
在所有的陆地滑翔运动中,速降滑雪是最接近极限运动宗旨的项目之一。速降滑雪运动快速,多变,身体与大自然相融,给人以刺激与享受。人们会情不自禁地去追求、参与,而忽视了自身的安全,这是速降滑雪中最危险的一个问题。速降滑雪很容易使人不知不觉地处于兴奋之中,尤其是年轻人,经常会不顾自身技术的不足超速滑行。这时不但容易造成自身的损伤,也会给其他滑雪者造成损伤。,如果准备活动不充分、不熟悉地形、睡眠不足或身体状况欠佳,都会成为潜在的危险诱因。
No.10 忍饥耐寒
这是一个极限休闲运动中并未提及的项目,但随着一系列对饥饿发起挑战行动的开始,忍饥耐寒似乎也成了一种时尚。2003年9月,美国魔术师大卫·布莱恩在一个悬挂于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大玻璃箱子中,独自度过了44天不吃任何食物、只喝水的日子。无法想象这种运动挑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极限,但相对而言,在众人的视野下,忍饥耐寒可能是唯一没有生命危险的休闲运动。
你还在拎着孩子“荡秋千”这8种危险游戏不要再玩了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
一位爸爸跟孩子在玩互动翻跟斗的 游戏 ,
几个来回过后,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这位爸爸就加大了点幅度,
结果在抓着孩子向上翻时,不小心失手了,
导致孩子头部着地,送到医院抢救。
——看得我全身都是紧张的,
想到这惊人类似的一幕幕就感觉后怕。
因为我家幼崽就是被长辈这么“玩”大的!!
每次我心惊肉跳,想制止的时候,
总会被这样那样的话噎到
“孩子哪有那么金贵,
我和他玩玩而已,还能害他?”
“你担心什么,我们有分寸的。”
好一句有分寸……
可新闻里那么多的事故,
还不都是有“分寸的”发生了么?
可有些危险的亲子互动,
就是会给宝宝带来很多风险极高的隐患。
所以这些亲子 游戏 别再玩了!
01
上抛宝宝
把宝宝向上抛,
在其下落的时候用双手的臂弯接住。
有的宝宝会因为动作刺激
或瞬间腾空感的刺激而被逗笑。
危害
这样“抛孩子”非常容易产生意外,
即使很多人觉得,我们肯定能接住
——是的,我们能想到的只是万一抛累了,
或者手滑没接到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却没想到过即使接住了孩子,
也有安全隐患 「婴儿摇晃综合征」。
婴幼儿的大脑处在发育的重要时期,
比较脆弱,就像几块泡在水里的豆腐,
那么脑壳就像是装豆腐的铁饭盒。
而在成年人的举高抛起的行为中,
会在不知不觉中加重对孩子大脑的摇晃,
甚至可能会使他们的颅骨
与脆弱的脑组织之间发生碰撞,
就像在摇晃一个装了豆腐的铁饭盒。
所以一番抛接摇晃之后,
打开豆腐盒你猜里面会是什么样?
——可能给孩子带来 脑神经的损伤,
和 虹网膜下腔出血。
(如果发生小损伤,可能外表我们看不出来)
更不要说小孩在被抛起来的时候,
会受到很大的力量,
向下跌落的时候容易引起颈椎的脱落,
或是磕碰的几率增高。
02
“小飞机”举高高
家长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腰部或腋下,
用力上举,向前送出,转圈圈。
危害
比起抛接孩子好一点的是,
一般正常的举高高 游戏 没有那么危险,
但如果连续举10分钟以上,
或者像抛一样很大力地举起,
也有可能发生婴儿摇晃症候群的。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尽量还是不要玩,
但如果就是想逗逗孩子玩举高高,
必须根据孩子的月龄来决定
一般满4~6个月以后再玩比较安全,
而且还要大人一手托住孩子的屁股,
另一只手固定支撑孩子的头颈部,
然后说“举高高咯”,“现在要下降了”,
动作千万不要激烈。
,外界的环境也要兼顾一下。
03
骑大马/骑脖马
家长趴在地上,让宝宝骑在自己的肩背上,
(或家长让宝宝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顶着孩子往前走,逗乐宝宝。
危害
在这个过程中,
家长的双手双脚都是在地面上的,
几乎无法固定住孩子,
如果这时候我们大意一下没有抓紧宝宝,
孩子极有可能身体后仰,
很容易导致颈椎受伤;
而如果是向前栽向地面,
如果小脑袋最先着地,
轻则可能发生擦伤或者脑震荡;
重则出现颅内骨折或者出血!
所以骑脖马是绝对不建议的,
如果一定想玩骑大马,
要考虑到孩子的月龄,
,地板上必须要铺着厚厚的地毯,
,务必还有其他大人在场,
如果孩子发生前倾后仰,可以马上稳住他。
04
抛喂食物
一些长辈在喂食物的时候,
会让孩子张大嘴,
把食物像投篮一样丢进他们嘴里,
尤其是颗粒状的食物,花生米或者豆子;
也有一些家长会用喂饭逗孩子,
一下子给喂一下子又不给。
危害
像投篮一样的抛喂食物肯定是要禁止的,
这我们也很容易想到,
一旦花生米或者豆子呛进了气管,
会引起呛咳,更严重还会导致窒息。
——但用喂饭逗孩子也非常危险,
因为婴幼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全,
并且肺活量很小,呼吸会受到一些限制,
自身代谢又是很旺盛的,
对氧气的需求甚至某时候会超过成年人,
所以我们会发现
婴儿的呼吸频率是比较快的。
在这种情况下,
不管是把食物直接抛投进孩子的嘴巴里
或者用喂饭跟他寻开心,
分散了他的注意力,
都很可能导致食物进到气管里,
发生呛咳或窒息。
05
快速转圈圈
大人双手抓住宝宝的两腋或者手腕,
提起宝宝后,向外抛投飞速转起圈圈来。
危害
我们谁都知道,
快速的旋转会让人转得头晕眼花,
但我们却无法知道,孩子到底有多眼花,
转完圈把他们放回地上,
有可能走不稳而跌伤。
——,如果大人没有站稳,
可能连带着孩子会一起跌倒;
而即使大人站得稳稳当当,
但孩子的关节发育不完全,
这样抛投出去,再猛然牵拉孩子的胳膊后,
极有可能会发生牵拉肘的行为;
转圈过程中还可能因离心力的作用,
导致其关节脱臼,或者脊椎骨受损;
如果是速度过快对孩子的脑部造成冲击,
大脑受到持续的、剧烈的摇晃,
同样容易患上摇晃综合症。
06
挠痒痒
这个相信很多家长都做过吧,
挠孩子的脖子根、腋下或是小脚丫,
抓痒痒能逗得孩子哈哈大笑。
危害
这种情况下,宝宝是在被动的大笑,
他的身体容易失去控制力,
让原本肺活量不大的宝宝会有缺氧的感觉;
而且宝宝的呼吸调节能力比较差,
偶尔会出现间接性的呼吸暂停情况
——就像爹妈们曾经最喜欢做的事,
在每次孩子睡着之后会紧张盯着他的呼吸。
了,
挠痒痒会造成一种对方觉得好笑的错觉,
但其实,即使小朋友被挠得咯咯笑,
也不代表他们喜欢这样,
而是 一种被挠痒触发的神经反应
我们要知道,在中国汉代,
挠痒痒是一种折磨贵族的方式,
是被用来折磨人的。
07
拔萝卜/荡秋千
家长用双手拉着宝宝的下巴/胳膊,
用力往上提。
危害
呢,孩子的骨骼发育还不成熟,
颈部的骨质较柔软,
重量基本都是靠颈部的肌肉和韧带支撑,
如果用力提拉孩子的脖子下巴处,
非常容易造成他的劲椎受损,
轻度的可能会产生痛感,
一旦用力不当或者过大,
拉伤或者造成颈椎错位、脱臼等严重后果,
还可能会引起其他严重的毛病。
同样,还有我们家长最热爱的一项 游戏
用双手拉起孩子的手臂离开地面,
这样把他们吊起来荡秋千,
很容易导致 牵引肘 ,也被称为 桡骨头半脱位。
牵引肘在小朋友之中很常见,
特别是5岁以下的孩子,
最有隐患的是,他们在发生半脱位之后,
肘部也不会有明显的肿胀或变形,
甚至从外表上看不到任何受伤迹象。
08
捏鼻子
有些成人喜欢捏孩子的鼻头来逗他们,
还有人认为宝宝的鼻子扁,
每天捏一捏能够让鼻子以后又高又挺拔的。
危害
宝宝的鼻腔很脆弱,
在发育时期强行揉捏小朋友的鼻子
容易带来非常多的额外伤害
,可能会对鼻粘膜造成伤害,
并且宝宝的鼻腔很狭小,
里面的分泌物较多较满,
如果揉捏的话使分泌物进入耳道里,
可能会引发中耳炎。
还有一个大家绝对想不到的,
小朋友的皮肤本来就很娇弱,
成年人经常用力揉捏,容易引起色素沉淀,
说白了就是经常捏的两块皮肤会颜色更深,
变得或青红或暗沉发黑,
对颜值的影响那是经久不散的。
我们进行亲子活动的目的
是为了促进和孩子间的默契跟感情的,
谁都不想伤害到孩子。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清楚一个前提
有时候孩子的咯咯笑,
可能只是因为受到了刺激或者身体反应,
并不代表他们喜欢这样的逗弄,
更不代表我们这样做是安全的
——不要仅仅是为了好玩,
把孩子推到“危险边缘”。
版权说明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谢谢您的体谅!
世界十大危险游戏
1、《山村老屋》
玩家们将进入恐怖的山村老屋中,探寻哭泣声的来源,揭晓被隐瞒多年的真相。
2、《诡闻秘录》
这款游戏将带领小伙伴们进入诡异的故事里,一场不可思议的谋杀案正在发生。
3、《警笛头》
警笛头是一款恐怖的游戏,再搭配背景音乐,里面的氛围还是挺可怕的。
4、《恐怖冰淇淋4》
玩家们在游戏里需要打败可怕的冰淇淋怪人,然后救下自己的小伙伴,这场冒险你敢挑战吗?
5、《你好邻居们》
发现邻居们的小秘密,当危险就在身边,才是最可怕的呢。
6、《小小梦魇》
一款逃生类的恐怖游戏,玩家们要在梦中逃离险境,真相才会揭晓哦。
7、《疯狂修女》
被一个可怕的修女盯上,千万要躲开她,否则你们就危险了。
8、《诡异村庄》
这里的村庄到处都透露了诡异的气息,还有灵异的事情发生,会让人感到害怕哦。
9、《无尽噩梦诡医院》
玩家们将扮演警官,进入诡异的医院里调查失踪案,却不想遇到危险了。
10、《死亡侦探事件簿》
想要调查杀人案的真相吗?那就下载死亡侦探事件簿吧,化身侦探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