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相声会馆老板是谁?求:裘英俊相声里面的诗!就是《好俊一身
- 西岸相声会馆老板是谁
- 求裘英俊相声里面的诗!就是《好俊一身白肉》那个!
- 英俊秀勇敢的心剧组哪一期
- 相声界五位年轻大辈,三位曲艺世家子弟,两位青年才俊,他们是谁
- 裘英俊的那首诗“生在江南地间,流落塞北幽州”的后面是撒
- 裘英俊算不算最年轻的文字辈相声演员对此你怎么看
- 裘英俊是什么辈的相声演员
- 裘英俊算不算最年轻的文字辈相声演员
- 裘英俊的人物经历
西岸相声会馆老板是谁
西岸相声会馆是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66号的文化场所,成立于2003年。它的老板是相声表演艺术家、编剧和制片人侯宝林。侯宝林曾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京剧梅花奖”以及“京韵大赛”等多个奖项,也曾参演过不少影视作品,如电影《甲方乙方》、电视剧《借枪》等。他在相声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知名度,开办西岸相声会馆也为相声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作出了贡献。
求裘英俊相声里面的诗!就是《好俊一身白肉》那个!
生在江南地面,流落塞北幽州。实指望金盏配玉瓯,不料想拿我胡驺。内有红娘相伴,外有棉被蒙头。宽衣解带任君游,好俊一身白肉。
裘英俊,1984年出生于天津市和平区,祖籍山东省日照市,中国内地相声演员、节目主持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
天津卫视《英俊秀》节目以及天津相声广播主持人,曾任南开大学国乐相声协会团支部书记、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做人要厚道》《做人要低调》《吃元宵》等。2014年6月担任天津卫视大型足球励志真人秀《中国足球梦》足球解说员。
裘英俊相声创作与表演风格
裘英俊善于吸纳诸名家所长,对于“幽默”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一个合格的相声演员在打牢基本功之后,应具备美学、哲学、文学的功底,正所谓功夫在戏外。
正如姜宝林先生在收徒会上评价弟子时表示“大学生领会能力强,具有很高的知识水平,他们在表演相声的时候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裘英俊
英俊秀勇敢的心剧组哪一期
英俊秀勇敢的心剧组在20140905那一期。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英俊秀》第2014-09-05期,《勇敢的心》众主创齐现身。《英俊秀》是由裘英俊主持的综艺,于2016-01-17上映。
相声界五位年轻大辈,三位曲艺世家子弟,两位青年才俊,他们是谁
随着相声行业的发展,“辈分”这个词几乎注定在不久的将来变成文物。现在好歹还有一个“德寿宝文明”的传承在,以后估计没几个人会去记什么相声第十代第十一代艺人,不好记不说,还不好听,弄得跟丐帮似的。
就因为“辈分”即将远去,我们才更珍惜现在已经为数不多的带字辈的相声演员。
寿字辈只有名义上的薛永年先生了,宝字辈还有杨宝璋、马志明、常宝丰、田立禾、常宝庆、陈涌泉和姜宝林等十几位前辈,而文字辈相声艺人也多数都已经步入高龄,像李国盛都过八十多岁了,明字辈的姜昆也已进入古稀之年。
所以,现在相声界那些年轻的、知名的、文字辈的相声演员就显得尤为珍贵。
为何说珍贵呢?,他们年龄都不大,在相声界还大有可为。,他们相声技艺水平都还不错,也有一定知名度,前途可期。,他们将来可能是相声“文字辈”的一批坚守者。
本文就盘点一下五位相声界的文字年轻大辈。
一、马小川
马三立的孙子,马志良的儿子,连名字都不一般,“川”字乃是“三”字立起来的意思,光名字看起来都非常了得。
不过啊,马小川的父亲马志良被马三立评价为脸上没有买卖,不许他说相声。连带着马小川也没怎么说过相声,实际上马小川脸上的买卖似乎也不是太够。
马小川学金融专业出身,在相声界一直默默无闻,他却接受了电视台的邀请,在东方卫视《笑傲江湖》上突然出现,说了一段马老爷子的代表作品《查卫生》。
当时的评委和媒体都对马小川的表现感到失望,认为他有些辱没马家相声的名头。但从相声爱好者眼里看,马小川选择爷爷的段子上台,是有勇气,他也有想法,那个活其实使得并不差,只是由于环境、观众和时间以及新鲜劲等因素,包袱没响。
实际上,马小川当时的表现,除了包袱没响之外还真的就没啥毛病,如果台下坐着的是天津老听户,效果就不一样了。要知道,马家的相声从来不是靠雷子取胜,那个铺平垫稳的滋味也是相声艺术的重要部分。
马小川在之后选择拜师常宝丰,成为马三立的徒孙,也正式有了相声师承辈分,他也有自己的小川相声社。
笔者相信,马小川虽然难以企及爷爷和大爷的相声境界,但其马家传人的味道依然浓厚,不论是里子还是面子他都具备。
二、马六甲
提到马小川就不能不提马六甲,毕竟两人是堂兄弟,甚至还有人以为马六甲是马小川的外号。
论起说相声,马六甲明显随父亲马志明,从小相声底子就不错,曾被誉为相声神童,要不是马三立拦着,马六甲可能在九十年代就年少成名了。
可惜,马三立就是不让马六甲继承家学,马志明对此也不是很热心,虽然马六甲早早拜师王凤山成了金文声的师弟,但他还是以学业为重,成了一名公职人员。
不过,马六甲依然没放弃说相声,经常性在各个场合说一段,相声底蕴相当深厚。也许他会厚积薄发也未可知。
三、谢金
马小川和马六甲属于相声世家出身,可以成为年轻的大辈,同样为世家的谢金也可以,不同的是,谢金应该算曲艺世家。
谢金的曾祖父谢芮芝曾经也是一位相声演员,而且还是李德钖的代拉师弟,马三立外公恩绪的徒弟。不过谢芮芝在失去搭档后改了单弦,然后成了谢派单弦创始人。
谢金的爷爷谢舒扬并不说相声专攻单弦,谢金的父亲谢天顺则又改回相声专业。
谢天顺堪称我国相声界的一朵奇葩,捧哏很稳重,也有懒的嫌疑,再加上心气高,在很长时间内远不如曾经的搭档马志明有名气。
谢金一开始也不是说相声的,大学毕业之后看到相声市场火爆才投奔了父亲所在的德云社。不过,本身谢金是世家出身,底子很厚,这从他那唱戏的嗓子就能听出来。
如今的谢金在德云社可谓是高人一等,不仅个头高,辈分也算超高,德云社四老已经成过去式,论辈分德云社里谢金都有曾孙辈了。
总体上看,谢金的相声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不过他最好还是换一个捧哏,李鹤东似乎有些愣,他和谢金很难互补,如果换一个周九良相信效果会更好。
四、于丹
不是《百家讲坛》那个,此于丹乃是一位藏在高校里的相声扫地僧。
于丹是天津人,从小受到哏都的熏陶成为相声爱好者,考入南开大学后成立了相声社,然后一发不可收,在天津掀起了高校相声的热潮。
于丹的相声,别看不是坐科出身,但底子相当好,这毕竟是哏都的孩子,其实也跟坐科差不多了。而于丹还有其他大部分相声演员都不具备的优势,高学历,高智商。
不要以为相声是初中生的专利,其实聪明人干什么都比一般人干得好,说相声同理。于丹的相声就是如此,稳重而文雅,尺寸火候比大部分专业相声演员都要到位。
,于丹是有相声师承的,他在2006年拜师姜宝林,也成为一位年轻的大辈。至于姜宝林的师承,笔者就不再赘述了,有意见的请去找马老咨询。
如今,于丹一边当着大学的公共课讲师一边用业余时间说相声,其实据他的学生说,于丹在课堂上也跟说相声一样,那语速、节奏、包袱、火候显然跟其他马基老师不一样。
这么说吧,上于丹马基课的学生就没有玩手机的,你说牛不牛。
五、裘英俊
1984年出生的裘英俊是于丹的小学弟,他曾经是高峰的搭档,在大学时被于丹拉进了相声社,两人组成搭档一时风头无两。后来也是一起拜师姜宝林成为年轻大辈。
有人评价说,裘英俊在台上有点儿像少马,于丹则像谢天顺,这么评价还是很有道理的。裘英俊灵动,于丹稳重,堪称天作之合。
网络上关于裘英俊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郭德纲邀请他加盟,他宁要三十不要一万”云云。其实这就是好事者的附会,哪有什么老先生拦着裘英俊啊,哪有什么三十啊,人家有正经职业,现在更是天津炙手可热的主持人,业余时间一样可以说相声,换成谁也不可能一头扎进德云社那个名利场里啊。
综上,这五位年轻大辈相声水平都很好,巧的是他们似乎都和马家相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六甲和马小川不用说了,裘英俊和于丹是马三立的正牌徒孙,谢金的父亲谢天顺不仅曾是马志明的搭档,他还是马德禄的徒孙。
笔者看好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都受过高等教育,在境界上和眼界上自然比大部分相声演员要高一筹,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将来都能成为相声界的中流砥柱。
裘英俊的那首诗“生在江南地间,流落塞北幽州”的后面是撒
这是一个粽子的灯谜,后面是
本想金盏配玉瓯,不料想拿我胡邹。
内有红娘相伴,外有锦被蒙头。
宽衣解带任君游,好俊一身白肉。
扩展资料
这其实是个粽子的灯谜,具体出处不可考量,以前就讨论过到底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郭德纲也有人说是裘英俊,但具体是后来的原创还是从前老艺人的流传不清楚。
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裘英俊,天津相声广播主持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曾任南开大学国乐相声协会团支部书记、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做人要厚道》、《做人要低调》、《吃元宵》等。
裘英俊算不算最年轻的文字辈相声演员对此你怎么看
裘英俊师承姜宝林,自幼娃娃腿儿。使活主要以创编段子为主《做人要厚道》《你得考学》,也有对传统活的改编,例如《新树没叶》《吃元宵》,迎合了年轻观众的喜好。裘英俊算不算最年轻的文字辈相声演员?对此你怎么看?
裘英俊算不算最年轻的文字辈相声演员
裘英俊2006年拜师姜宝林,2006年不少明字辈相声演员都当上收徒好多年了,而此时已经年过七旬的姜宝林也开始收徒, 而且收的还是一群年轻人,当时的裘英俊虽然能耐不小,艺术水平也不低,年龄才22岁而已,而姜宝林如果是宝字辈,那么裘英俊就属于最年轻的文字辈,如果这样,姜宝林也大概是一个收徒的宝字辈,甚至比自己徒孙辈收徒还晚。
裘英俊他是大学生票友出身,2006年正式拜师姜宝林。而姜宝林先生虽然是四大宝林之一,但他却并不是正经的宝字辈,或者说姜先生这个宝字辈带着问号。时至今日,在相声谱系的电子网站上,姜宝林先生仍然归入了李洁尘门下,算是第七代相声艺人,而裘英俊则是第八代,也就是明字辈相声艺人。
裘英俊
南开大学毕业的裘英俊算得上是现如今说相声里的高学历了。,不是唯一的。比如徐德亮就是北大的,也是高学历之一。自幼就表现出的曲艺天赋也使得裘英俊在早年就接触并且学习过相声、快板、评书等曲艺。2003年和高峰合作表演的《栓娃娃》还获得过大奖。
裘英俊的相声功力,在天津青年一代演员中,绝对是出类拔萃。就是在全国相声界,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也都是顶尖高手。裘英俊不仅是相声广播的当家主持,还在天津卫视有一档属于自己的访谈节目,《英俊秀》。有时间,他还会跟随“天广乐”相声社团,到小剧场演出。
裘英俊是什么辈的相声演员
裘英俊是文字辈的相声演员,是姜宝林的徒弟,而姜宝林是马三立的徒弟。
裘英俊,天津人,天津卫视《英俊秀》节目以及天津相声广播主持人,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曾任南开大学国乐相声协会团支部书记、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做人要厚道》、《做人要低调》、《八大吉祥》、《吃元宵》等。
扩展资料
演艺经历
1994年,成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五彩贝”节目的小记者,以嘉宾身份主持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儿童台元旦特别节目。
1998年3月,进入天津市少儿曲艺学校,随李金宽、郝辰、刘国器等老师学习相声表演艺术。
1998年底,参加了天津市少儿曲艺学校慰问北京军区舟桥部队专场演出,与相声老演员郝辰先生合作表演了传统相声名段《八扇屏》。
1999年7月,参加了快板书培训班,向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张志宽、李少杰老师学习快板书表演艺术。
1999年10月,开始跟随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宝林先生学习相声表演。
2000年10月,参加了第十一届津门曲荟少儿专场演出,获得一等奖。
2002年10月,参加了天津市首届少年少儿曲艺大赛,与许健合作表演的传统相声《八扇屏》获一等奖,表演的快板书获得了少年组一等奖。
2003年,在天津东方青年说唱团与高峰合作在各茶馆说相声,最早的一个节目是在天津名流茶馆演出的《拴娃娃》。
2006年4月,正式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宝林先生为师。
2006年12月31日,参加了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举办的2007年卫派相声晋京大拜年第一场演出,与于丹一起合说了相声《八大吉祥》。第二天在同一剧场举办的第二场演出中继续登台,和于丹合说了传统相声《学四相》。
裘英俊算不算最年轻的文字辈相声演员
裘英俊要确定是文字辈相声艺人,然后才能去论所谓的“最年轻”。
现阶段理论上最年轻的宝字辈艺人常宝丰,2020年8月收了张颂阳为徒,而常九爷几个徒弟都是八零后,而且都是实打实的文字辈,常先生现在还没有关山门的意思,所以未来也不排除有比裘英俊更年轻的文字辈出现。
除了常九爷的几个徒弟,八零后的文字辈还有马六甲,以及颇有争议的谢金,这几个八零后大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出身名门世家,而且父辈甚至祖父辈都是人小辈大,于是到了他们这一辈也享受了这种大辈福利。
而裘英俊跟谢金马六甲们都不一样,他是大学生票友出身,2006年正式拜师姜宝林。而姜宝林先生虽然是四大宝林之一,但他却并不是正经的宝字辈,或者说姜先生这个宝字辈带着问号。
时至今日,在相声谱系的电子网站上,姜宝林先生仍然归入了李洁尘门下,算是第七代相声艺人,而裘英俊则是第八代,也就是明字辈相声艺人。
虽然1988年在燕春楼,马三立先生明确表示“姜宝林从今天开始就是自己徒弟”,但那个场合终归不够正式,马三立老人在姜宝林收徒仪式上,对李洁尘先生进行了一些言语上的抨击,并且突然表示要收姜宝林为徒,而姜宝林也笑着表示接受。
除了燕春楼那次录音对话之外,马三立再也没有在正式场合说过姜宝林是自己徒弟这件事情,而姜宝林在节目上提到马三立也是直呼其名,并没有说“我师父”这类称谓,所以这段师徒是否那么瓷实,还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当初姜宝林李伯祥魏文亮田利禾王文进五人结拜,业内的说法也是田利禾降辈跟四个文字辈结拜,而不是姜宝林跟田利禾一起降辈,所以对于大部分同行来说,姜宝林其实还是文字辈,那么裘英俊自然也就应该算明字辈。
其实跟裘英俊一样辈分成迷的人还有很多,大多都是人小辈大,不被同行接纳。比如湖南相声名家薛永年先生,师承德字辈的韩子康,但他早年跟宝字辈的朱相臣学艺,所以同行一般都拿他当文字辈去论。毕竟一个四零后的寿字辈艺人,对于同行来说太难接受了。
东北的冯家门,从老祖冯昆治开始就一直出大辈,冯昆治的徒弟高德光高德明高德亮,都因为人小辈大被普遍认为降了辈。而传到冯昆治曾孙这一代,出了一个七零后的宝字辈冯幼封,1972年的他比姜昆冯巩郭德纲大两辈,比理论上最年轻的宝字辈常九爷还要小25岁,这个师爷实在让人叫不出口。
而现在身为相声界中流砥柱的明字辈,还在源源不断的输出各种少年英雄,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明字辈已经诞生,那就是常九爷的孙子常津銆,今年刚满十岁的他,岳云鹏们看见都得叫师叔。
所以说辈分大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好事,正如李金斗的经典处事原则,要想好大做小,这个小不是当小三,而是人前示弱主动矮一头,最低限度也不要充大辈。人小辈大的人越是咬着辈分不放,越容易给自己树一大堆敌人。
裘英俊即使可以是一个最年轻的文字辈,他也必须保持低调,拿自己当明字辈去跟同行论,为了讨一个便宜落一身骂名,那样太不值了。
裘英俊师从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宝林。在相声辈分里,姜宝林虽然名字中带个宝字,但对宝字辈在业内多有争论。怹本身也不以宝字辈自居,裘英俊的最年轻文字辈更是够不上了。
裘英俊的人物经历
裘英俊,1984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日照,汉族,中共党员,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 ,相声演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会员,津派相声青年代表人物之一。自幼喜爱曲艺艺术,尤酷爱相声,小学时曾创作相声《知识问答》等,1994年被聘为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五彩贝”节目小记者,并以嘉宾身份主持了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儿童台元旦特别节目。1998年进入天津市少儿曲艺学校,向李金宽、郝辰、刘国器等老师学习相声表演,同一时期还利用业余时间向快板书表演艺术家张志宽、李少杰学习快板表演。2003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学习期间加入了南开大学国乐相声协会,迅速成为社团骨干成员,与搭档于丹及协会其他演员一起,创作、改编了一大批极富青春气息和校园特色的优秀相声作品,举办了多个相声专场演出,受到青年学生的喜爱,掀起了一股“校园相声”热。2006年拜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宝林为师。2007年大学毕业后加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在新开办的相声广播任节目主持人,先后主持了《论捧逗》、《你点我播》、《每日相声》、《包袱抖不完》等节目。由于在主持中他把相声艺术和广播的编播业务进行了巧妙的结合 ,使节目收听率连年上升,成为天津广播的名牌节目,他本人也获得了电台十佳播音员主持人称号 。在主持相声节目的,他仍然以哈哈笑艺术团、“天广乐”相声团演员的身份参与京津两地相声交流,不断探索继承传统,勇于出新的表演课题。2010年以来,在天津广播电台和各界的广泛支持下,举办了多场相声专场演出。
2013年9月担任天津卫视综艺娱乐脱口秀节目《英俊秀》主持人,与美女主播联袂,通过脱口秀、短剧和人物互动的形式,探讨社会热点、文化事件,反映时尚潮流的态度和思想,展现了节目幽默风趣又不失智慧与锐度的特点,将快乐和轻松传递给观众,深受观众喜爱。
2014年6月担任天津卫视大型足球励志真人秀《中国足球梦》足球解说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