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涛的个人资料(天才李红涛的现状)
天才李红涛的现状
李红涛被知名企业聘用继续潜心搞科研,真正发挥他的才华和智慧。
李红涛本来是天才少年,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成绩优秀的他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的他又被分配到了国企部队,和大学女朋友建立了正果。因为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他一步走错,被监禁了三次,两次越狱被判处死刑,但由于专利发明获得了一线生机。
第二次越狱后一次偶然机会李红涛发现了无刷电机的奥秘,对器械的专业和兴趣让他想要研发一款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中国记录的新的机器。如果能够成功研发中国印刷业必将提上一个新台阶。
有了新的人生目标后李红涛放弃了和警察捉迷藏的游戏。很快他又被抓进了看守所,这是他第3次入狱。案件结束后李红涛数罪并罚,性质极其恶劣被判死刑。可他的心里却一直牵挂着无刷电机,在他诚恳而强烈地要求下工作人员为他布置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室。
就在死刑执行时间临近之日,李红涛终于成功研发出无刷电机并拿到了发明专利。此后他又连续为国家发明了多个专利,极大地解决了社会的突出问题。李红涛也逆天改命,免除了死刑。
无刷电励磁电机谁发明的
无刷电机是李洪涛发明的。
1995年,李红涛发明的“无刷电励磁电机”,获得第五届中国专利发明博览会金奖,云南省优秀发明创造一等奖。据悉,李红涛在申请专利时,化名为“杨红俊”。
随后几年,李红涛(化名“杨红俊”)又有多项发明,获得三项发明专利,三项实用新型专利。由于李红涛的重大立功表现,符合法律改判和减刑规定,死缓改有期徒刑。2009年,李红涛刑满释放,开始新的生活。
2002年,李红涛联想到当年他成功脱逃的两次经历,决定帮助监狱改善管理系统。
此后,李红涛与昆明市第一看守所技术干警研发的全电脑监狱监控管理系统获得成功,昆明第一看守所跃入全国20家模范看守所之列。
扩展资料
人物简介
李红涛,1966年8月12日生,男,湖北省黄陂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在李红涛14岁时就被评为了“优秀青年”,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的第二名,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随后在1984年考入浙江大学电子系,1988年和女友结婚,不过两年后就出轨产生婚外情。
1992年因为诈骗罪被昆明市公安局拘留审查。他凭借着出色的想法和脑子,在监狱里两次成功逃脱,并在外重新犯罪。1993年,被法院以多项罪名判处死刑,在狱中,由于李红涛热爱发明,狱长也为他争取时间,在死刑的前两天才发明出了无刷电机,随后上级决定将李红涛的死刑改为“死缓”有期徒刑17年。
最牛的死刑犯,枪决前一天发明一项技术,免除死刑后被高薪聘走,为什么
因为他的发明,能给国家带来很大的贡献,而我们国家的法律有这样的规定,所以最终他被免除了死刑。
死刑犯李红涛是真的吗
是真的。
在昆明第一看守所等待判决期间,李红涛不厌其烦地向管教民警谈起他做实验的要求。,所里领导经认真研究,冒着风险同意了他的要求。
看守所特地为李红涛提供了一间监舍做实验,从此,他便开始潜心实验。可实验条件简陋,“无刷电机”始终没有运转起来。就在此时,1993年11月1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红涛下达了一审判决,以诈骗罪、逃脱罪、盗窃罪,数罪并罚,判处李红涛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扩展资料
死刑犯李红涛的相关情况
1、1992年6月19日,公安机关在其女友就读的大学校园内,将他第二次抓获。被第二次抓获后的李红涛内心十分平静。
2、在昆明市收容收审所,他向经办人员交代了所有犯罪经过,不光是诈骗的部分,还把如何出逃,盗窃汽车的事情,也都交代了。
3、1992年11月16日,李红涛逃出了昆明市收容收审所。连夜跑到圆通山附近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经办案子的警察打电话证明自己的胜利。挂上电话,李红涛乘火车到了柳州,继续亡命生涯。这一回,他盯上了一辆标致牌轿车,也成功得手了。李红涛漫无目的地开车在柳州四处逃窜。
中国最传奇的死刑犯,他是怎么在枪决当天逆天改命的
并不是在枪决当天逆天改命,而是在有着时间限制的一天里,他所做的实验完成了,设计出了中国第一代无刷电励磁电机。这个实验的影响不小,加之李红涛在入狱期间大大小小的发明,看守所向上级申请暂缓李红涛的死刑。
李红涛,被称为中国最传奇的死囚,在他将要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周内,他仍然在做着实验,而令人惊讶的是,看守所为了配合他的实验完成,竟然专门请来专家进行协助。
终于,在死刑到来前的一天,李红涛完成了他的实验。而通过李红涛不论直接还是间接得到不少好处的看守所,也向上级申请暂缓他的死刑,上级同意了。
李红涛,被人类称为犯罪天才,曾经窃取银行公章盗款,也曾偷过警车,凭借自己超强的记忆力复刻出一品牌轿车车主的车钥匙后将车偷走,还曾两次越狱,不论什么时候再进入监狱时,李红涛都淡定得让人怀疑。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狱中的几年时光里发明了大大小小的不少专利。
李红涛的各项重大发明,不仅让他自己一点一点减刑,还间接帮助看守所改善了管理系统,使昆明第一看守所跃入了“全国20家模范看守所”之列。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句话,那就是——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用在李红涛的身上,当真是完美的诠释和体现。
而在2009年,李红涛刑满释放之后,他也真正开始了自己发明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