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封了什么神 姬昌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周文王姬昌生平事迹简介
- 姬昌封了什么神 姬昌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 周文王姬昌生平事迹简介
- 周文王姬昌历史人物简介
- 周文王姬昌真的被纣王囚禁过吗他又是如何逃出来的
- 姬昌是周文王吗
- 周文王是谁
- 历史上的姬昌是什么样的人
- 姬昌为什么不封神
- 姬昌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姬昌封了什么神 姬昌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1、《封神榜》姬昌是凡人,没有被封神。
2、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3、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后,正式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
4、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邘国等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建都丰京,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演绎《周易》,创立周礼,得到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称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姬昌生平事迹简介
周文王姬昌是 历史 上的一代明君,生于前1152年,死于前1056年,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周文王姬昌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周文王姬昌生平简介
周文王姬昌生于公元前1152年,卒于公元前1056年,在他父亲季历死后,姬昌继承了西伯侯的位置,成为西岐周部族的统治者,所以历史上也称他为西伯昌。后代的儒家文人士族追奉姬昌为一代圣君。姬昌周文王的尊号是他的儿子周武王姬发覆灭商朝建立周朝称帝后追尊的。
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季历是被当时的商王文丁软禁杀害的,所以周文王姬昌和商王朝有着家仇,姬昌的一生都是立志于灭商。姬昌任用贤能,鼓励支持发展农业生产,这也为后来他的继任者周武王伐纣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周文王姬昌在位期间,周部族的实力不断发展壮大,姬昌先后派军队攻灭吞并了几个邻近的几个小国,这引起了当时商朝统治者商纣王的警觉,于是他传召姬昌前往朝歌觐见,随后又将姬昌囚禁于羑里。幸有手下忠臣搜寻珍宝美女进献商纣王将姬昌解救了出来,这也是历史上所称的周文王姬昌羑里之厄。
周文王姬昌重归西岐后,遍访贤才得遇姜太公举为相。在姜太公的辅佐下,姬昌的势力日益壮大,伐纣的时机已经到来,可惜壮志未酬,大业未成,姬昌不幸逝世。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他的未竟之业,伐纣建周。
周文王姬昌的功绩
周文王姬昌广施德政,鼓励农业。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文王姬昌遵循后稷公刘之业,仿效先祖古公父亲季历治国理政的方法,倡导治下大臣百姓笃仁、敬老、慈少的美好品德。在统治西岐期间,姬昌对内实行仁德之政,主张心怀百姓,发明了“九一而助”的惠民政策,把西岐的公田划分给百姓耕种,纳税一成。
姬昌还取消了商税,国内外的商人往来经商不需交税,这大大的促进了西岐的商业发展。
姬昌废弃犯罪连坐的酷刑,使得民间百姓交口称赞。周文王姬昌的种种裕民政策,极大的富裕了治下的百姓,使得国力强盛。
周文王姬昌著作《周易》,姬昌苦心钻研,规范整理《易》,将之更进一步发展演绎为《周易》。《周易》以数字和图像来演化解释天地阴阳,万物之变,以及繁杂多变的社会现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讲述世界辩证发展的理论著作,是后世的易理之学发展的先驱力作。
汉代思想家郑玄说《周易》有三重核心思想简,变易,不易。
后代的儒家更是把周文王的仁德之政推崇神化,说姬昌是内圣外王的圣德明君。
周文王姬昌是中国历史上的圣贤明君,为历朝历代赞颂纪念。周文王姬昌实行仁政,招贤纳士,裕富于民,为武王克殷奠定了基础。姬昌作《周易》,为后世的易理之学发展开创了先河。
周文王姬昌的 故事
周文王在父亲过世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父亲在世是被商王封为“周西伯”,周文王继位后,被人称“西伯侯”。在位时勤于政务,爱惜贤才,扩大疆土,西周在他的治理下一片繁荣。那个时候诸侯国多矛盾,纠纷不断没有个结果,听说周文王治国有礼,就想来找周文王评判一下。等到了周国的境地,发现周国人个个都谦卑有礼,有礼貌,惭愧不已,两人的矛盾烟消云散各自回国。这一事件一传十,十传百,自此有什么矛盾诸侯们都来找周文王进行评判,那个时候的周文王还没称王只是一介诸侯,这件事后广受诸侯们拥戴,于是周文王称王。
周文王在位的时候,不断扩宽疆土,攻下周边国家,且作下迁都的 决定 ,将周的首都从原本的岐山迁到渭水平原,改都城为丰京。然后又南下扩展水流附近的领地,那个时候差不多 天下 三分之二的都在岐周的控制之下,诸侯们也都为周文王马首是瞻,商王的位置已是岌岌可危。但就在万事都准备好要讨伐商纣王时,文王不幸过世,如此大任就落在文王的儿子姬发身上。
猜你喜欢
1. 周文王姬昌的祖先是谁
2. 周朝周文王姬昌是怎么死的
3. 周文王姬昌的主要事迹
4. 周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5. 周文王姬昌是什么人
周文王姬昌历史人物简介
周文王姬昌,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又称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接下来就由我带来周文王姬昌历史人物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季历之子,侯爵,华夏族,周王朝奠基者。其父季历死后,继承西伯之位,故又称西伯昌,共在位50年。他建国于岐山之下。在位期间,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邗(今河南沁阳)、崇(今河南嵩县)等国,建都丰邑(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传《周易》为其所演。死后葬于陕西咸阳周陵。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时,追尊他为文王。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遂追尊周文王为周始祖文皇帝。
周文王,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本名姬昌,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主要事迹
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
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在位,以商朝的一个“方伯”的面目出现,表面上臣服于商朝,暗地里却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他分化瓦解商朝的附庸,争取与国,成功地调解了虞、芮两国争田纠纷,使河东小国纷纷前来归附,诸侯都把文王看成是以取代商纣的“受命之君”。在虞、芮归附的第二年,文王向西北、西南用兵,为灭商建立了巩固的后方。接着向东发展,过黄河进攻耆、邗等国。沿渭水东进,攻占了商朝在渭水中游的`重要据点崇,扫除了周在东进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并且据有关中的膏腴之地。在伐崇的第二年,文王在沣水西岸营建丰邑,把政治中心迁于丰(今西安市西南)。至此,文王已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周人对商朝已经形成咄咄逼人的攻势。
当时商纣王发明了炮烙之刑,也就是命犯人走在涂满润滑油的铜柱上,一滑倒就会倒在火坑里,顿时皮焦骨烂。商纣的宠妃妲己看见此惨状笑个不停,所以商纣就一直让犯人这样做,以博得妲己一笑。周文王很是气愤,诸侯和人民无不痛恨的咬牙切齿。经过一番思考,周文王想利用这个刑法进一步争取民心,提高自己在百姓中的威望。于是,周文王来到朝歌,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并说明来意,愿以此要求纣王答应一件事,就是废除炮烙。商纣王本来就听说这种刑法在商朝里人民的意见很大,现在又能得到一块土地,就同意了周文王的请求。周文王借此大肆宣传,诸侯和百姓都称赞周文王功德无量。文王虽然损失了一块土地,他得到广大诸侯的拥护,这将为他兴周灭商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
周国当时有一块珍贵的玉版,价值连城,殷纣很想得到他。起初,纣令胶鬲来索取,文王不给。因为胶鬲是一个贤臣,常能出一些发展生产、爱护人民、训练军队的好主意,如果胶鬲得到商纣王的信任和重用,这对周国是不利的。胶鬲得不到玉版,说明他没有能力,商纣王就会轻视他、鄙弃他,胶鬲在殷王朝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后来,殷纣派费仲来取玉版,文王经过一番思考后,给了他。因为费仲是一个奸臣他经常教殷纣寻欢作乐的办法,使殷纣穷奢极欲,沉醉在花天酒地之中;他又经常拨弄是非,说诸侯和大臣的坏话,造成外部的孤立和内部的不和;还尽量搜刮诸侯和人民的财物供纣享用,造成君民之间尖锐矛盾。费仲得到玉版,殷纣会更加的信任和重用他,从而大大削弱殷王朝的实力。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周文王,商末诸侯首领,史称西北侯,追封为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的社会风气,使其领地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与其子姬发在宝鸡磻溪钓鱼台聘姜尚为军师,自岐山起兵率军攻伐殷商,是西周王朝的开创者。发明“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流传于世,《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被商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在位50年。
周文王姬昌真的被纣王囚禁过吗他又是如何逃出来的
周文王姬昌确实曾被商纣王囚禁过,后来还是周国大臣散宜生以众多宝物讨得纣王欢心,姬昌才得以重获自由。姬昌之所以会遭到囚禁,主要是因为他将周国治理得太好了。早在商王文丁时期,周国便在季历的治理之下日渐强大。而当时的周国还只是周朝的方国,所以商王对它的壮大很是忌惮。基于忌惮,商王将季历召到了殷都,然后将其软禁。不久之后季历遭到杀害,随后身为他儿子的姬昌接管周国。
姬昌是一个非常勤于政事的首领,且他还非常善于网罗人才。在他的治理之下,周国变得越发强大。反观商王朝,它在进入纣王统治时期之后便变得十分动荡。这一时期的商朝百姓因纣王残暴而怨恨他,诸多诸侯也因纣王内政不修而背叛他。在这种情况下,纣王妄图借助严刑峻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威。
当时纣王发明了一种名为“炮烙”的酷刑,姬昌听闻之后以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成功换取这一酷刑的废除。天下百姓也越发爱戴姬昌。良好且日渐高涨的声望,不断扩大的疆域,越来越多的依附者,周国的发展状况引发了商王朝的强烈不安。这个时候有一名叫崇侯虎的奸臣趁机向商纣王进言,他挑拨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乡之,将不利於帝。”听信了这一谗言的纣王随后便将姬昌拘禁于羑里。
面对姬昌被软禁一事,周国大臣自然十分焦急。其中散宜生为了救出姬昌,以重金购得骊戎文马、有莘氏美女等诸多宝物进献给纣王。纣王在见到这些宝物之后很是心情愉悦,是以他很是爽快地便下令放了姬昌。不仅如此,他还赏赐了弓矢斧钺给姬昌。
姬昌是周文王吗
姬昌是周文王人,姬发是他的儿子,也就是周武王。
周武王灭了商周。
所以要说姬昌是什么朝代,应该说是商朝末期。
周文王吉昌、周武王姬发、周文王和周武王是父子,周文王是父亲,周武王是儿子。
周文王: (公元前1152-1056),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之子,周朝创始人,人。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1046年,姬昌的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朝,建立周朝,立姬昌为文王。公元90年,武则天称为姬昌后裔,立为文帝的祖先。
周文王是谁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周文王十五岁时生武王,武王即位后,继续用姜子牙为国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奭为助手,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军力,国力日益强盛。受命九年(约前1048年)姬发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有800个,一起举行伐商演习。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谥姬昌为文王。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制,自称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历史上的姬昌是什么样的人
姬昌,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姬昌,后人尊为周文王,是一代英明的君主,他生活俭朴,跟商纣正好相反,纣王喜欢围猎、喝酒,对臣民横征暴敛、暴虐无道,而周文王却禁止臣民喝酒,不准贵族以打猎为乐,还鼓励人民耕种、畜牧,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他礼贤下士,许多才俊之士都纷纷前来投奔。
姬昌为什么不封神
姬昌不封神的原因如下
1、姬昌不满足忠臣义士这个条件。虽然他没有在活着的时候反商,但他为自己儿子反商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人才储备,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对商纣发起致命一击。天下三分而西周有其二,姬昌已经把成汤的江山侵蚀的差不多了。
2、姬昌先天神算的因果报应。姬昌还演算了成汤的国运,演算了纣王的前途,甚至可能多次演算西岐的国运。这些可都是修仙者才能去做的事,而且需要付出代价。姬昌一个凡人去做这些事,恐怕他的气运早就耗光了,所以无缘封神榜了。
3、因为姬昌是寿终正寝的,不是在大战中丧命的。封神榜接收上榜者的真灵或魂魄,这些真灵或魂魄应该是非正常死亡的。姬昌正常死亡,所以可能造成姬昌无缘封神榜。
更多的了解
封神榜是由三教教主在碧游宫签押的,主要入榜人员包括阐教、截教和人道三教人员。对于上榜者的要求,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都提过。元始天尊说的是对修仙者的要求,按照修仙者的根行深厚程度决定是走仙道、神道还是人道之路,其中神道就是对上封神榜的要求。
对于凡人入榜封神,主要看是否是忠臣义士,是否有很深的缘分。所以我们看到商纣的忠臣商容、杜元铣、梅伯、夏招等人纷纷上榜封神,姜皇后,杨贵妃,黄贵妃与纣王缘分深厚的也上了封神榜。
姬昌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周文王姬昌是商朝诸侯,周朝的奠基人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是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