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收视率扑街(为什么琅琊榜2收视率不如1)

生活常识 2023-05-24 04:43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为什么琅琊榜2收视率不如1

两部琅琊榜虽然都是架空历史剧。从整体风格和装饰来看,基本还是属于魏晋时期。还是原来的配方,却不是熟悉的味道。为什么第二部收视率和口碑远低于第一部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两部的对比来寻找答案。

第一集

01上琅琊阁提问的长林世子萧平章和誉王萧景桓在窗前等待构图和配色第一部誉王的这张更美,可能《风起长林》的近景是为了展示教主的颜吧。

02阁中派人送来锦囊同样的场景下长林世子陷入沉思,誉王听到脚步声便回头张望,一人心情忐忑一人翘首期盼。当知道两个人提问的内容后再回头看这个小细节,一下就体会到了导演和演员的用意。

03几十年过去锦囊朴素了不少。

04从噩梦中惊醒的长林二公子萧平旌和宗主。

05同样坐在窗前。

06阁主

07琅琊阁内景

第二集

08病榻上的长林世子和病榻上的宗主看到这儿的时候以为教主就是在第二部打酱油的很快就要挂了呢,军旅之人果然非常简朴!

09梁帝第一镜!是他爷爷的亲孙子!

10经典的对坐喝茶场景,长林王萧庭生与济风堂黎老堂主VS梅长苏与靖王

第三集

11下朝的宋浮与荀白水VS靖王与沈追宫殿外的大台阶倾听了朝内朝外多少风起云涌,为什么每次看到他们下朝后的闲聊我都有一种看到自己当年刚出教室门就说老师坏话的感觉。

12林奚平旌元启VS霓凰林殊景琰

第五集

13长林王府第一镜

王府中忙碌的家丁,让我一下就想到了宗主刚刚搬入苏宅的情景。

14长林世子回到金陵后第一次出场,果然是宗主同款毛领大氅。里面那件也很像!还都是扶着肚子做体弱多病状!只可怜我宗主孤孤单单一个人。

15平旌回到府中被长林老王爷“提点”。

其实这并不是平旌第一次穿“飞流蓝”,但就是这个场景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萧平旌不仅仅是林殊,他也是飞流~!

16两任梁帝都喜欢在大殿外的走廊散步闲聊兼处理国事。相比起往往只有高公公陪伴的爷爷,现任梁帝可以说是幸福很多了。

突然发现经过多年的建设,大梁帝都空气污染加重不少。

第六集

17长林世子与世子妃VS梅长苏与霓凰郡主

自从变成了中年少女,我就发现还是糖好吃!!宗主和郡主难得发一次还要掺着玻璃碴子。

这个也算是成全吧~假若林殊和霓凰当年如约成亲,婚后想必也是这般甜蜜模样。哪里还用得着站得这么远。

18鸽子

第七集

19长林二兄弟VS梅长苏与飞流说这个同镜头是个巧合我是不信的。

第九集

20平旌与林奚VS梅长苏与郡主

这两个镜头,一个是催人泪下的副歌,一个是短暂生动的间奏,本不可同日而语。拿在一起写,就算是对平旌和林奚的偏爱吧~

长亭外,古道边,霓凰第一次喊出林殊哥哥,林奚第一次喊出平旌。两段情节反复看过好几遍,剧中人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很喜欢。

平旌看到林奚站在亭前欣喜又略微有点害羞的一低头。林奚说出“在等一味药材”时望向远方的漠然目光(是怕暴露自己不敢看向我们平旌底底吧啊哈哈)。霓凰策马而来不解不甘又异常坚定的脸庞。林殊明明已经情绪崩溃还要强作镇定说出“七万赤焰军,你怎可能全都认得”的负隅顽抗(心里早就碎成渣了吧宗主)。

这两对也实在是很有意思。

梅长苏不能告诉霓凰自己是她相逢不相识的未婚夫。林奚不愿告诉平旌自己是他相逢不相识的未婚妻。(这么拧巴的两个人是怎么构思出来的,请问海晏大大自己姓林吗?)

可是心里住着一个人终究是藏不住的啊。

“如果你实在想见我,就来吧”。

“平旌!”(冷着脸的姑娘扔给男孩一个早就准备好的水袋)

屏幕前的我老怀甚慰,像是终于从喜欢的人那里得到了肯定。

我喜欢你,不求你的回应。但若你也喜欢我,这就是天底下最美好的事情。

因为从此,我便可以名正言顺的待你与他人不同。

21除夕皇宫家宴感觉现任梁帝对女色简直毫无兴趣,身边站着一水儿的太监,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体不好()果然大梁若是亡了,全怪柳皇后!!

22萧氏父子祭祖VS言氏父子祭祖

23平旌和宗主大年初一去看女朋友

24穿过百年剧组的橘子平旌的飞流

第十集

25王府长廊VS苏宅长廊

先有这么多,看到了吧?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第一部收视口碑双丰收,导演和编剧就想尽办法延续第一部的辉煌。可是能不能有更多的创新呢,比方说剧情吧,太俗套了点吧!

为什么都说《琅琊榜》扑街了

梅长苏明知道夏江会抓他却没跑,因为夏江奈何不了他,而他也没什么怕夏江的,再说他要是死在悬镜司里,先不说梁帝怪罪,江左盟的兄弟也放不了夏江,而夏江不敢让梅长苏去梁帝面前指正他的话,担心是对他不利的话,夏江听了强抓住梅长苏的手,别的不强求,只要梅长苏说几句实话,为什么选靖王,因为梅长苏完全可以在江左盟里过逍遥的日子,何必卷进纷争,认为真实的目的只有靖王才能帮他实现。

推掉哪部火哪部,出演的剧都扑街,黄晓明挑戏为何如此失败

其实不单单是挑戏失败,更重要的是他的表演显得过于浮夸了,跟马景涛的“马氏咆哮”戏有得一拼,所以不怪那些戏,重点还是他自己。

比如说《琅琊榜》,黄晓明推掉了,其他人去了。这个剧确实火了,不论是胡歌、王凯,还是刘涛,甚至就连“小飞流”吴磊,都而大火了一把,可以说这个戏推高了他们的人气。

而在《琅琊榜》大火之后,随后又拍了《琅琊榜2》,由黄晓明出演里面一个有血有肉的大哥长林王府世子萧平章,很遗憾的是,他的表现不如人意,没有像上一部《琅琊榜》胡歌饰演的林殊等人给我们的惊艳感,有的只有“霸气总裁”的邪魅眼神……看着怪怪的,让人一秒出戏……这部剧,也就此扑街。

同样的创作团队,同为《琅琊榜》,主演的表现差别却如此之大。如果黄晓明没有推掉,而是上演一个黄晓明版本的林殊,我相信,他的表演也会跟在《琅铘榜2》中的表现差不多……

其实不是剧不好,是人对于人物的表演不好……

实际上,很多他推掉的戏剧之所以能火,并不单单是剧本本身好或者不好,更重要的是演员的表现,是否能够与剧中的人物角色特征相符合,是否能够推动剧情发展,让观众们被戏所吸引,而不是看到这个演员本身……

比如他推掉《湄公河行动》演《大唐玄奘》。《湄公河行动》能火,跟紧凑的剧情有关,也跟里面硬汉角色能够表现出人物的那种刚强有关。彭于晏、张涵予,都是不折不扣的硬汉形象,他们又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特质彭于晏的灵活机智,张涵予的睿智儒雅,而不是让我们看到小鲜肉彭于晏,老男人张涵予……

《大唐玄奘》,黄晓明是真的吃了苦头了,三千多万的票房,对比《湄公河行动》11.84亿,……无疑又是扑街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