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北大同学(北大破例给她办葬礼,撒贝宁致悼词,寒门才女张
北大破例给她办葬礼,撒贝宁致悼词,寒门才女张培祥经历过什么
2003年,八宝山菊亭,北大的师生们齐聚在这里送别张培祥,身为校友的撒贝宁在台上为这个英年早逝的女孩致悼词,说到动情之处,台上台下哭成一片。
清苦童年
张培祥出生于1979年,是湖南省醴陵市转步乡筱溪村老屋组人,这长长的出生地,标志的却是张培祥出身的微渺,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孩儿。
张培祥的家境十分贫寒,父亲张元贤身体不好,常常患病,如果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的话,那么这根顶梁柱要支撑这个家,是难堪重负的。因为张培祥的母亲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一只手几乎都是瘫痪的,这就让这个家更加雪上加霜了。
张培祥6岁的时候被送去上了学,父母供了4年之后,就实在供不起了。当父母抱着张培祥哭诉着爸妈没用的时候,张培祥虽然心中颇有不甘,但还是下定了决心回家帮着爸妈干活了。好在姑父姑母知道张培祥一家的情况之后,看到学习好又懂事的张培祥就要这样辍学的时候,心中十分不忍,就把张培祥带到了自己的家里,开始出钱供张培祥读书,就这样,张培祥才得以继续自己的学业。
进入北京大学
张培祥认为阅读可以改变她的命运,所以她每天都努力学习。日复一日的坚持,黄天终于完成了她的努力。,她以湖南省文科第五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张培祥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和不放弃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当她从简陋的大门来到北京大学时,张培祥耗尽了她的一生。幸运的是,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
,张培祥大学生涯的开始并不容易。她的家人实在负担不起她上大学的旅费,更不用说学费了。知道这一点后,村里善良的村民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在每个家庭的帮助下,他们为张培祥的大学收取了足够的差旅费张培祥带着来之不易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和村民的路费北上学习。她来到了梦想中的大学校园,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在北京大学度过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北大破例给她办葬礼,撒贝宁致悼词
2003年5月,一则噩耗震惊了所有看好张培祥的人。张培祥在经医院检查过后,确诊患上了白血病。这一消息让张培祥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患上白血病,而她的生命也随之走向了倒数计时。张培祥在听到这一消息后,虽然也消沉过一段时间,但她并没有轻易地放弃生的希望。
2003年正是非典疫情大型肆虐的时期,即使在这么特殊的时刻,她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去对抗病魔的一波波攻击。面对医生的治疗,即使过程是痛苦的,她也一直积极配合。无论何时,张培祥仿佛都像是一个自带能量的小太阳,永远都不会失去光明。在对抗病魔的过程中,张培祥也从来没有间断过创作文学作品。
她将之前并未写完的《大话红楼》继续创作下去,而她在面对病魔时的乐观态度也感染了许多病友,这样的精神让许多人心生敬佩之意,但也不免对这个如君子兰一般美好坚韧的女孩感到心酸。但老天爷似乎对张培祥太过无情了,最终,那个一直乐观坚韧的女孩儿还是没有挡下病魔的一波攻击,她的堡垒溃散了。而她也在2003年8月27日永远离开了我们,此时的张培祥也才年仅24岁。在她去世之后,听闻噩耗的北京大学也就是张培祥的母校,决定在八宝山为她举办一场追悼会。北大的著名校友撒贝宁更是在追悼会上为张培祥致追悼词,她的墓志铭也是由她的导师曲三强为她亲自撰写。
张培祥的励志人生永远被人们歌颂
“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这个世界唯一能够留下的纪念品,就是人一生的事迹和口碑。张培祥虽然离开了,但她的励志人生永远被人们歌颂。每个人都应该这样活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有的人生精彩地活了一瞬间,有的人浑浑噩噩地活过几十年。如果张培祥有来生,希望再也不用经历这份痛苦和折磨,仅此而已……
撒贝宁保送北大的原因是什么
撒贝宁保送北大的原因是
他在武汉一中读高中,在文艺活动方面很积极,老师给了他全程组织一场文艺晚会的任务。
因为出色完成了任务,他也获得了参加北大艺术特长生冬令营的名额,后成功通过了冬令营的招考。在念北大时,撒贝宁又凭着优异的表现获得了保研的资格。
受父母的影响,撒贝宁从小就是文艺积极分子,也是一个学霸型的人物,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所以后来他上了大学后,就算平时很少学习,学习成绩也很优异,让同学们羡慕不已。
撒贝宁的相关评价
撒贝宁有着俊朗的外形和幽默风趣的口才。主持《今日说法》时,他理性、严肃、犀利。而在《今日说法》之外的地方,他幽默、风趣、爱耍宝、爱表现。撒贝宁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靠着自己不服输的精神勇往直前。
撒贝宁在《十三亿分贝》节目中卯足了劲,唱歌、喊麦、说方言,秀出各种鲜为人知的本领,玩到尽兴时还化身“人工智能打碟机”,跟着音乐摇摆。他个儿不算高,但能吸引众多眼球的关注,他的机智和时尚让大批女孩为之倾倒。
为什么撒贝宁的一首歌就能被保送北大啊
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良好的机遇,他是军官出身,从小就有很好的修养,能力非凡,演讲能力非常了得,离高考三个月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后来轻松进入中央台。
1、北大每年都会邀请一些重点学校的优秀学生或有特殊专长的学生来参加冬令营,就是这次机会,撒贝宁在汇报演出中的表现得到了北大的认可,才有了保送北大这段改变撒贝宁未来生活的事情发生。
2、撒贝宁出生在一个文艺家庭,撒贝宁非常好的继承了父母的文艺细胞,不仅从小就能歌善舞,而且在没有经过特殊培养的情况下,展现出了一定的语言天赋。撒贝宁小时候站在舞台上从不怯场,在其五年级的时候,参加武汉口头作文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3、1997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组到北大招聘,当时撒贝宁并没有在学校,所以遗憾的错过了这次机会,不过当撒贝宁回来听说了这件事后,马上按照节目组下的联系方式和节目组取得了联系。接电话的是同为北大校友的钱蔚,她让撒贝宁马上来参加面试。
4、没有任何准备的撒贝宁在面试现场背诵了一段有关企业破产的毕业论文,导演一听就急了,喊到“我们这是招主持,不是让你来背论文的”。之后导演给撒贝宁一份报纸,让他根据报纸上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和评价。撒贝宁这次把握住了机会,以事件谈看法,从书面问题联系社会实际,发挥十分出色。在接受面试的两天后,撒贝宁接到了他被录用的消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撒贝宁
撒贝宁为什么可以保送北大
撒贝宁可以保送北大原因是高三以后,撒贝宁凭借着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参与北京大学夏令营的机会。聪明积极的撒贝宁当时就获得了夏令营老师们的注意,并凭此获得了保送北大的机会。
撒贝宁善于表现自己,而且还有令人羡慕的超强记忆力。根据撒贝宁透露,他最擅长的就是背书,每次期末考试前都会把整本书背下来。
身边的同学都感到十分无语,平时很少学习的撒贝宁,每次期末考试都能获得85分以上的好成绩。需要死记硬背的《法学理论》考试,撒贝宁更是考到了96分的成绩。
撒贝宁相关介绍
撒贝宁,1976年3月23日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籍贯湖北省武汉市,祖籍安徽和县,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中国内地节目主持人。
1999年起,主持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的法制节目《今日说法》。2001年,获得首届全国大学生电视节最具潜质主持人奖,以及首届央视十佳主持人称号。
2004年,获得第22届金鹰奖优秀主持人奖。2006年,主持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推出的两会特别节目《小撒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