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禅师传心法要读诵(传心法要的介绍)
- 传心法要的介绍
- 《禅·茶·心》(二十六)口吐红莲·传心法要
- “无欲、无我、无心无念”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做到
- 怎样才能明心见性
-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 传心法要的书籍简介
- 法法本无法,无法法亦法,若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的介绍
传心法要的介绍
《传心法要》,乃《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与《黄檗山断际禅师宛陵录》的合编,载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
《禅·茶·心》(二十六)口吐红莲·传心法要
居士宰相裴休(791-864),是唐宣宗朝的一代名相,晚唐著名书法家,曾官至礼部尚书,封河东县子,赠太尉。在唐宪宗时,他任兵部侍郎兼领诸道盐铁史,后晋升为中书侍郎和宰相。他在为相期间,积极改革漕运积弊,制止藩镇专横,取得了多方面的政绩。
裴休当上宰相后,操守严正,著述佛教经典序文颇丰,被宣宗称誉为“真儒者”。他善于文章,楷书造诣尤其受人推崇。在武宗时,佛教遭逢大难,裴休虽身为重臣,却能功禄尽抛,以一片赤诚,挺身卫护圣教,使佛教在短短几年内复兴。裴休不仅以文笔来庄严经藏,并立下宏誓愿生生世世为国王翼护佛教。
裴休任洪州刺史时,结识了黄檗希运禅师。当时,希运禅师在黄檗山大安精舍隐修,终日混迹于僧众之中,做一些诸如扫洒殿堂之类的杂务,人莫测其深浅。
一日,裴休入寺烧香,寺院主事僧负责接待。在参观一处壁画的时候,裴休问“是何图相?”
主事僧回答道“高僧真仪(一位高僧的肖像)。”
裴休问道“真仪可观,高僧何在?”
主事僧无言以对。裴休又问“此间有禅人否?”
主事僧道“近有一僧,投寺执役,颇似禅者。”
裴休道“可请求询问得否(请他来问一问,好吗)?”
于是,主事僧急忙把黄檗禅师叫来,裴休仔细地打量了一下黄檗禅师,心里很高兴,于是对黄檗禅师道“休适有一问,诸德吝辞,今请上人代酬一语。”
黄檗禅师道“请相公垂问。”
裴休于是把刚才的问话重复了一遍。黄檗禅师大声喊道“裴休!”
裴休应诺。黄檗禅师道“在甚么处?”
裴休当下知旨,如获至宝,欣喜不已,连声赞叹道“吾师真善知识也!示人克的若是,何故汩没于此乎?”寺院僧众都愕然不已。
于是裴休敬请黄檗禅师进入府中,执弟子之礼。自此之后,裴休无论做京官还是地方宫,都与黄檗禅师保持密切的交往。
裴休还根据与黄檗禅师谈禅内容撰《传心偈》一章。裴休亲为《传心偈》作序云“予于宛陵、锺陵,皆得亲黄檗希运禅师,尽入心要,乃作偈尔。”
裴休非常恭敬地呈送到黄檗禅师面前。
黄檗禅师接过手后,看也不看的就往桌上一放,许久才问裴休宰相道:“会吗?”
裴休诚实的回答:“不会!”
过了良久。黄檗禅师道:“禅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你还舞文涂墨,失去吾门宗旨。”
裴休听后,对禅更加契入,作一首偈子颂赞黄檗禅师
“自从大士传心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八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花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示何人?”
黄檗禅师看了这颂,并无说好说坏之意,平静的作一首
“心如大海无边际,
口吐红莲养病身。
自有一双无事手,
不曾只揖等闲人。”
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一样,成为棒喝的始祖。裴休既已在黄檗座下彻悟法源,又能博综教相,深入经论,成为一代通宗通教的在家大善知识。他尊奉宗门巨匠黄檗禅师为师。把黄檗禅师在钟陵的上堂法语《钟陵录》和在宛陵上堂法语《宛陵录》整理成《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一卷传世,成为后世禅门弟子参禅悟道的重要心法。真乃“口吐红莲”,传心法要。
(一叶/20210310)
“无欲、无我、无心无念”是什么意思怎样才能做到
如果你想要想达到“无我”的境界,最简单、最有效、最唯一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别、不执著!就是无心,“无心”不是我们普通意义上的“没心没肺”,而是念而不不执!
诸佛菩萨所修所得的就是“无我”和“无心”。黄檗禅师曾说过“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可见“无心”是多么的重要!
无贪欲也。无多欲也。
无妄念也,即正念之异名。三慧经曰“问曰何等为能知一万事毕?报曰一者谓无意无念万事自毕,意有百念万事皆失。”四十二章经曰“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宗镜录八曰“正念者,无念而知,若总无知,何成正念?”传心法要曰“一念不起,即十八界空,即身便是菩提华果,即心便是灵智,亦云灵台。又曰且如瞥起一念便是境,若无一念,便是境忘心自灭,无复可追寻。”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此顿悟门,以何为宗?以何为旨?以何为体?以何为用?答无念为宗,妄心不起为旨,以清净为体,以智为用。问既言无念为宗,未审无念者无何念?答无念者,无邪念。非无正念。云何为邪念?云何名正念?答念有念无,即名邪念。不念有无,即名正念。念善念恶,名为邪念。不念善恶,名为正念。乃至苦乐生灭取舍怨亲憎爱并名邪念。不念苦乐等,即名正念。问云何是正念?答正念者,唯念菩提。问菩提可得否?答菩提不可得。问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实不可得,亦无前后得者。为不可得故,即无有念。只个无念,是名真念。”俗谓失策曰无念,谓遗恨为无念者,无正念之意也。出曜经七曰“无念及放逸,亦不习所修。睡眠不求悟,是谓入深渊。”
无我者,有漏之果报中,无我之实体也。又曰非我,我之意义,谓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
一、人我 于人身有此执,曰人我。
二、法我 于法有此执,曰法我。
三、自我 于自己有此执,曰自我。
四、他我 于他有此执,曰他我。
然此四我,实为无我。
一、人无我 人身为五蕴之假和合,无常一之我体,故人无我。
二、法无我 法为因缘而生,无常一之我体,故法无我。
三、自无我 自亦属人,既人无我,则自无我,亦无待言。
四、他无我 他者于他为自,既自无我,则他无我,亦无待言。
是故我不可得,毕竟无我也
怎样才能明心见性
推荐你看慧律法师的讲座
你这样是没办法见性的,因为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我要开悟”“我要找到真心”这就不对,为什么?因为真不可找,放下妄,真自然显,不必找。
否则就是头上安头,骑牛找牛
古德有云极意参寻无觅处,放下顿见真如性。
楞严经云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犹如太阳一直在空中,乌云盖住,则阳光不现,你所要做的就是拨开乌云,乌云拨开的阳光就现!不需要再去找太阳,放下妄,真就显,不必找真。
故玄觉禅师云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为什么不除妄想?因为达妄本空,为什么不求真?因为知真本有。
这就是楞严经所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这是悟道人后的心境,初学还是要除妄想,为什么?圆瑛大师云妄想虽空,不方便破之真性不现
记得,要想悟道,先学神秀大师,慢慢的一点一点放下,再放下,彻底放下,慢慢磨掉习气,等到一切因缘具足,自然悟道。
古来有一位禅师辛苦十几年修行,一直没有悟道,有一天他去喝水,不小心杯子打破一瞬间恍然大悟!悟道不必急,先磨掉习气,再来多多听经闻法,到一切成熟时自然悟道,所以心里一直想要,我现在就要顿悟,我要开悟,我要见性,却不在心地下手,眼前的烦恼不除,当下的习气不断,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毕竟我们不是六祖,而且六祖一闻千悟,那也是无量劫渐教修行来的,所以先用神秀大师那句,等一切成熟时,自然能体会六祖那句本来无一物是什么心境了。
相信慧律法师的佛学讲座,尤其是六祖坛经及其他禅宗讲座都会给你说明的很清楚,我们一般人总是什么都不做,却想悟道,每天都想开悟,都想见性,却又无奈不知道从那里下手,怎么下手,如何悟道,怎么悟道,如是左右为难,不知所措,先要听经闻法,再来认真在心地下手,悟道不必太过惦记,用功自然会成,如果天天想“我要悟道”其实就是能所不断,因为有一个能断,有一个所断,有一个能悟,有一个所悟,依然还是能所的二元对立法,就不是绝对的自性清净心。
以下《六祖坛经》及《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讲座都非常好,希望多多善用学习。
,要明心见性,可不简单,如果你想着我要一夜间悟道,除非你是六祖那样的大根器,否则你就看看古来的祖师大德是如何做的,最重要的是要多多听经闻法,否则你连自己方向搞错都不知道,《六祖坛经》一定要看,却不能是看一看,我指的看是真实的理解,不是以自己的意思解读,也不是眼睛扫过了就叫看了,有看没有懂还是等于零,要有大善知识教导。
慧律法师为禅门曹洞宗48代、临济宗42代祖师,身系禅宗2派法脉,其所演讲的禅宗讲座,都被称赞为一针见血
以下,我汇集和部份慧律法师禅宗方面的讲座,你可以看看
尤其是《六祖坛经》太重要了。
1《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 必看!!!!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128554/
2《金刚经》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980558/
3《达摩大师四行观、血脉论、悟性论、破相论、五祖弘忍禅师最上乘论》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4627482/
4《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4761478/
5《永嘉玄觉禅师证道歌注》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4886532/
6《黄檗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4809117/
7《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171727/
8《圆顿心要》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739037/
9《永嘉禅宗集注》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3119572/
10《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台语中文字幕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5138662/
11《维摩诘所说经》台语中字
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4622909/
若能全部都看完,已经不简单啦,这不是一天,二天的功夫,如果真能全部看完,真不简单啦!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
唯是一心,更无别法。
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限量名言。
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
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
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
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
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
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
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已来无着相佛。
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
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
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
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
即心是佛。
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
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
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
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
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
然证此心有迟疾。
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
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
造恶造善皆是着相。着相造恶枉受轮回。着相造善枉受劳苦。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
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此心是本源清净。
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只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
纵使三祇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元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故如来云。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
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
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
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
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
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
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
当时自见本珠如故。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
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
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
五语所言。真实不虚。是第一义谛。
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
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惟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
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祇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
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
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
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
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
只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
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着一物。言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
佛与众生无异相。
生死与涅槃无异相。
烦恼与菩提无异相。
离一切相即是佛。
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忘境犹易。忘心至难。
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
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
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像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
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
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净佛上。更不着一物。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
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
遇境即有。无境即无。
不可于净性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知。皆是境上作解。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于有地。但于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
九月一日。师谓休曰。自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般若为慧。此慧即无相本心也。凡夫不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有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法本不生。今亦无灭。不起二见。不厌不欣。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
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欣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故万法唯心。
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学般若人。不见有一法可得。绝意三乘。唯一真实。不可证得。谓我能证能得。皆增上慢人。
法华会上。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默契而已。
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
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
十月八日。师谓休曰。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觉妙觉。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言宝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宝。此宝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若问此即是化城。何处为宝所。宝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宝所也。故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
但当体会契之即是。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菩萨者。深信有佛法。不见有大乘小乘。佛与众生。同一法性。乃谓之善根阐提。大抵因声教而悟者。谓之声闻。观因缘而悟者。谓之缘觉。若不向自心中悟。虽至成佛。亦谓之声闻佛。
学道人多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虽历劫修行。终不是本佛。若不于心悟。乃至于教法上悟。即轻心重教。遂成逐块忘于本心。
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
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
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然舍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旋舍。无希望心。是为中舍。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
闻法知空。遂乃不着。是为小舍。大舍如火烛在前。更无迷悟。中舍如火烛在傍。或明或暗。小舍如火烛在后。不见坑阱。
故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舍。心不可得。是现今舍。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舍。所谓三世俱舍。
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
故得者少。然心即无心。得即无得。佛有三身。法身说自性虚通法。报身说一切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事应根。以为摄化。皆非真法。故曰。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
学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遂被法缚不契本心。如来现世。欲说一乘真法。则众生不信兴谤。没于苦海。若都不说。则堕悭贪。不为众生溥舍妙道。遂设方便说有三乘。乘有大小。得有浅深。皆非本法。故云。唯有一乘道。余二则非真。
然终未能显一心法。故召迦叶同法座。别付一心。离言说法。此一枝法令别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
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
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
云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
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
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尔拟觅他。
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师云若不觅便休。即谁教尔断。尔见眼前虚空。作么生断他。
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师云虚空早晚向尔道有。同有异我。暂如此说。尔便向这里生解。
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
云向这里莫生情是否。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
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什么便言话堕。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什么堕负。
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示于人。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什么实法。
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师云尔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
又云只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
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
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
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什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
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
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摒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
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但销镕。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网。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
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 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未审即那个心是佛。师云尔有几个心。
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师云尔何处有凡圣心耶。
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师云三乘中分明向尔道。凡圣心是妄。尔今不解。返执为有。将空作实。岂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执圣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堕异趣。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无有异法故名成等正觉。
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师云觅什么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异。
云前言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此理如何。师云只为觅故。汝自异他。汝若不觅。何处有异。
云既是不异。何更用说即。师云汝若不信凡圣。阿谁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尔便拟向何处觅去。
问妄能障自心。未审而今以何遣妄。师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尔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都不得有纤毫依执。名为我舍两臂。必当得佛。
云既无依执。当何相承。师云以心传心。
云若心相传。云何言心亦无。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
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此事若教汝会。何堪也。
问只如眼前虚空。可不是境。岂无指境见心乎。师云什么心教汝向境上见。设汝见得。只是个照境的心。如人以镜照面。纵然得见眉目分明。原来只是影像。何关汝事。
云若不因照。何时得见。师云若也涉因。常须假物。有什么了时。汝不见他向汝道。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谩说数千般。
云他若识了。照亦无物耶。师云若是无物。更何用照。尔莫开眼寱语去。
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无事散去。
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假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末法向去。
多是学禅道者。皆着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塞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老子拷尔在。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
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尔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尔学得多知。
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
饶尔学得三贤四果十地满心。也只是在凡圣内坐。不见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
一超直入如来地。为尔不是与么人。须要向古人建化门广学知解。志公云。
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尔如今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久久须实得。为尔力量小。不能顿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须得个入头处。自然会去。为尔不能如是。须要将心学禅学道。佛法有什么交涉。
故云。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尔本体有甚交涉。故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若也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既会如是意。大须努力。尽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
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只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
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
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
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
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着。此便是祖师之标榜也。甚深阿难三十年为侍者。只为多闻智慧。
被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
问如何得不落阶级。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摩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时时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个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
故云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
《传心法要》终
黄檗禅师已达心法绝顶
传心法要的书籍简介
《黄檗禅师传心法要》,又作《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或《断际心要》,其与《黄檗山断际禅师宛陵录》,皆为黄檗希运断际禅师所阐示的禅门要谛,二者皆由唐相国裴休居士集录,其内容简捷明了、直指人心,乃禅宗不可多得的经典名著。其中《黄檗传心法要》成书于唐大中年间(公元857年),卷首有裴休居士之序。
据《六祖坛经·付嘱品》记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灭度之前,曾经留下预言说“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兴化,建交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经后人考证,六祖所说的这两大菩萨,也即《传心法要》的讲述及记录者——黄檗希运禅师与相国裴休居士。为此,《传心法要》一书,乃是两大菩萨的智慧凝聚,其智慧功德加持不可思议。
见独老人任哲在《达摩大师血脉论序》中说“又缘种种法语泛滥不一,转使学人惑乱本性,无悟入处。惟有《达摩血脉论》并《黄檗传心法要》二说,最为至论。可以即证自己佛性,使人易晓。比之求师访道、钻寻故纸、坐禅行脚狂费工夫,相去万倍,此非小补。”
圆智二十年前,有幸得宝通禅寺一位义工推荐此书,那时,每次阅读《传心法要》,便看见字里行间宛若有金光绽现,读经之际,心身往往迅速浸入光明之中。1996年,圆智初涉电脑不久,便发心将《传心法要》逐字键入电脑。2000年后,因在互联网上觅《传心法要》不见,于是圆智决定将其电子版贴于网络。
圆智鉴于原版文字段落条例不清,不利阅读把握,为此在发表时,特别对其段落作了细分,并根据文章内容的关联性,将其分解为28章,并一一提炼出标题作为纲目,以此而形成《传心法要》之纲目版。纲目制作完毕之后,圆智便在2000年4月16日将其在网络上发表。
法法本无法,无法法亦法,若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这首偈语乃是释迦牟尼佛传法予迦叶尊者时所说,蕴含了佛法最究竟的中道实相之理,一如龙树菩萨《中论》所揭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若契悟了这句偈,对于佛法大意即已知之过半,所余仅在力行而至的功夫了!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以简明的翻译如下“法本法无法”,一切万法虽名为“法”,然其本来面目实是无有一法可立.“无法法亦法”,虽实无一法可立,却又不妨碍森然万法之因果运转.“今付无法时”,如今在教导、付与这“一法不立”的“无”法之际,或许又以为真有一个所谓的“‘无’法”.“法法何曾法”,须知万法从来不曾有一可立之法,又何曾会有一个“‘无’法”的法呢!
此偈可见于宋朝《景德传灯录.卷一》,内载释迦牟尼佛“说法住世四十九年,后告弟子摩诃迦叶,吾以清净法眼、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将付于汝.汝当护持.并敕阿难辅佐传化,无令断绝.而说偈言‘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又见于宋《传法正宗记卷第一》、《五灯会元卷第一》、元《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释氏稽古略》、明《指月录》、清《五灯全书卷第一》.
而唐朝《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亦记有公案如下
僧问黄檗禅师“六祖不识文字,无法看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神秀上座是五百禅子中的首座,身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部经论,五祖为何不传衣给他呢?”黄檗禅师回答“因为神秀上座有心求法,是有为法,以为所修所证将有所得也.而六祖当时只是默契于心,了悟如来甚深意,所以五祖付法与他.”接着即云 “你不是晓得释迦牟尼佛有偈语云‘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吗?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
而关于“有”、“无”之见,黄檗禅师亦有一次对大众开示“法无凡圣.法本不有(法本法无法),莫作无见;法本不无(无法法亦法),莫作有见.有之与无,尽是情见(故而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此语亦颇能做为此偈的注脚.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的介绍
一卷。唐·裴休编。又作《黄檗禅师传心法要》、《黄檗传心法要》、《断际禅师传心法要》、《断际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