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迅公开的抗癌经历(央视7位主持人患癌,6位永远离开,为何只有
- 央视7位主持人患癌,6位永远离开,为何只有朱迅抗癌成功
- 朱迅被嘲变寿星公,独自抗癌12年,为了生计在日本洗厕所,经历了什么
- 朱迅抗癌13年,状态越来越好后半生最好的活法是与自己和解
- 央视女主播朱迅抗癌13年,曾哽咽痛哭,为何父亲去世成为她一生的痛
央视7位主持人患癌,6位永远离开,为何只有朱迅抗癌成功
如今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 健康 的第二大病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占到了全国人数的45%。
在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富商还是乞丐,都有可能患癌症,尤其是癌症晚期的治愈率非常低,有一些人从查出癌症到死亡,仅仅只存活几个月的时间。
看看央视,消失了多少你熟悉的面孔呢?十几年时间内,多位主持人因为癌症而去世,细数一下,你还记得他们吗?
2009年,罗京因淋巴瘤离世,享年48岁;
2013年,王欢因癌症离世,年仅42岁;
2015年,方静因胃癌离世,享年44岁;
2017年,肖晓琳因直肠癌离世,享年55岁;
2018年,李咏因癌症去世,享年50岁;
2020年,赵忠祥因鳞状细胞癌离世,享年78岁。
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主持人,也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瞬间,离世的消息让不少人都感叹惋惜,不过除此以外,央视还有一名主持人,虽然也罹患癌症,却已经抗癌成功,如今依旧活跃在电视平台,为大家带来节目,她就是——朱迅。
央视7位主持人患癌,6位永远离开,为何只有朱迅抗癌成功?
——求学时,查出血管瘤
17岁的时候,朱迅去日本留学,到了后,她才发现半工半读其实没有那么简单,白天要上课,晚上要打工。
就在这段艰难的时期,她被查出了血管瘤,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放弃打工接受治疗,在第1个手术时并没有清理身体当中的一些癌细胞,没过多久血管瘤就逐渐复发,他只能接受第2次手术,痛苦的经历磨炼了她的意志,康复之后,朱迅奋发图强,在学业上更加用心了。
——事业巅峰期,患上甲状腺癌
2007年,朱迅被查出了甲状腺肿瘤。当时,肿瘤逼近声带,手术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伤及声带,毁掉职业生涯。所幸,手术顺利完成,朱迅开玩笑地说道“差点没了饭碗。”
现在的朱迅,依然出现在公众视野,展示着她的魅力,那么,为什么朱迅能抗癌成功,其实这不仅仅是运气,或许也与以下几点有关
患上甲状腺癌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患者得癌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得甲状腺癌应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恶性度低甲状腺癌中除未分化癌、间变癌外,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生物学行为比较温和,恶性度比较低;
2、发展缓慢甲状腺癌即使不进行手术,其发展通常也比较缓慢,部分患者不进行手术,可以随诊几个月、几年或更长时间,多数患者的病情通常无明显发展;
3、侵袭性不强在甲状腺癌手术过程中,常发现多数甲状腺肿瘤的侵袭性较弱,与周围组织粘连较轻。
部分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原发灶周围不一定有明显侵袭,进行局部切除手术时,手术的彻底性通常较好,此时也证明甲状腺癌的恶性度较低;
4、治疗彻底性较好如果甲状腺癌出现淋巴结转移,即使淋巴结转移较大、较多,但手术切除效果满意或术后辅以碘-131治疗,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好。
如果甲状腺癌发生远处转移或复发,这种比较晚期的甲状腺癌,经过碘-131治疗或靶向治疗后,患者通常也能获得长期生存,甲状腺癌的治疗彻底性较好,也是优于其他恶性肿瘤的一个方面。
规范治疗,积极面对
朱迅在自己的书《阿讯》中写道“以病为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得了这病,三分之一是病死的,三分之一是吓死的,三分之一是吓死的。”
患甲状腺瘤期间,朱迅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但也没有抱怨、埋怨、放弃。他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面对疾病,最终战胜了病魔。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军认为,预防癌症最独特的方法只有一个字,那就是笑,其实,笑也是对抗癌症最好的方法。
临床上至少有30%以上的患者因为疾病而陷入严重的不良情绪,死于严重的心理冲击和恐惧、悲观、绝望等极端不良情绪,在抗癌路上保持良好的心态,可以激活我们的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朱迅被嘲变寿星公,独自抗癌12年,为了生计在日本洗厕所,经历了什么
在《正大综艺》、《欢聚一堂》里端庄、大气、沉稳的女主持。近几年来,央视的综艺节目如《幸福账单》、《星光大道》等都是她展示的舞台,势头一点不逊色于董卿。
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著名女主持人,朱迅还多次主持春节联欢晚会,给国人带来了无尽欢乐。主持风格多样性,可塑性超强。朱迅14岁就开始了主持生涯,担任央视青少部《我们这一代》节目主持人。
央视最风光的女主持当属朱迅央视最风光的女主持当属朱迅,从朱军手里接下央视最火的综艺节目《星光大道》主持棒,势头有点超越董卿。朱迅主持风格大方自然,人也长得甜美清丽。其实,事业成功的朱迅背后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特别是她在异乡为求学而打拼的故事,更让人将她敬为“励志一姐”。
朱迅具有高学历,又出生于书香门第,性格活泼大方,主持风格随和自然,不矫揉造作,很有亲切感,给人一种就是隔壁邻居家的大姑娘之感。她几次患上癌症,总是积极面对,积极治疗,乐观开朗,心态不一般。
在《正大综艺》!《欢聚一堂》里端庄,大气沉稳的女主持在《正大综艺》!《欢聚一堂》里端庄,大气沉稳的女主持!朱迅主持风格大方自然,人也长得甜美清丽!朱迅在“央视”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朱迅做过主持,当过演员,出过书,日语还说的那么好,是一位真正的多栖人才!
也许正是朱迅长期以来不懈地努力,和对主持事业的执着以及她平易近人的心态,才让她日后成为一位人见人爱的“央视”当红主持!朱迅的主持风格多变,具有多样性和可塑性,比如在春晚的舞台上,她显得端庄秀气,宛如大家闺秀!
迅还出演了许多影视剧,如《摇滚青年》、《上海人在北京》等等剧中在主持《星光大道》之类的综艺节目中,朱迅又用她的吵吵闹闹带动了场上的活跃气氛!朱迅和老将朱军能搭在一起,也能和年轻的小尼也能搭在一起,而且一开始就能表现出很强的默契度!朱迅性格活泼,能言善辩,有着很高主持天分。她在各种节目中经常亲自上阵,不得不让人佩服她的敬业精神。
作为主持人,朱迅主持过诸如《星光大道》、《正大综艺》以及春节联欢晚会等节目,主持功底雄厚,仪态大方,台风稳健,可以说是一个很优秀的主持人。
除了主持节目,朱迅还出演了许多影视剧,如《摇滚青年》、《上海人在北京》等等剧中,朱迅都演绎的非常棒。
为求活命没办法挑挑拣拣,在一座写字楼里扫厕所。网友们纷纷表示朱迅变样了,说她长成了寿星公,小腹凸起是不是怀孕了等等等等。在17岁那年朱迅选择去日本留学,日本的学费换算成人民币是一年12万,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的家庭能有几千块钱就已经很不容易,所以朱迅的家庭是没办法负担她高额的留学费用的。
为求活命没办法挑挑拣拣,在一座写字楼里扫厕所。就这样朱迅在日本扫起了厕所,放下了国内的光环从头开始,面对来往异样的眼神,和时不时投来鄙夷神色的老太太,朱迅选择咬牙忍耐。
患癌之后的朱迅把自己的身体状况告诉了妈妈,可是妈妈只在日本陪了她一会儿就走了,只留她一人面对身体的痛苦和即将手术的恐惧。因为是自己面对手术,所以朱迅在治疗血管癌的时候没有做到尽善尽美,这位她将来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朱迅抗癌13年,状态越来越好后半生最好的活法是与自己和解
这位女性,14岁拍戏成名,17岁东渡日本,24岁主持NHK,27岁又回到央视,曾8次主持春晚。
一口流水淙淙的普通话,一道春风拂面的风景线,无论和谁搭档主持节目,都无法忽视她的存在感。
但很多人不知,温婉优雅的朱迅曾有过多次抗癌经历。
18岁,她在日本留学,被查出得了血管瘤,连续做了两次手术。
多年以后,甲状腺瘤又多次找上她。
在著作《阿迅》里,她道, “十七岁之前,我以柔为主。十七岁后,便以韧为根。”
我们常说,身体的痛,是心灵的结。
朱迅心里的那个「结」,是她的母亲。
她曾在节目中倾诉在日本她做了两次手术,母亲仅来医院探望一次,陪伴了半小时。后来,父亲去世,母亲决定去加拿大生活。机场中,她不舍哭泣,母亲却不回头地往前走。
“我觉得她是我心里的痛……”
这种冲突、拉扯的感觉,也许我们也曾经历过。
生命中这些无法和解的冲突,在亲密中制造了疏离与隔绝,爱与恨的分裂。
夹在这样的缝隙里,我们慢慢消耗了自己。
但,除了让这份不如意存在,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非要如此吗?
也许,我们还有别的选择。比如,与内在的冲突「和解」 。
1) 从压抑走向表达
与冲突如影相随的,是那些淤积的过往情绪。所以, 要修通这个冲突,需要将那部分淤积的情绪找到一个表达的出口。
朱迅曾在日本做过两次血管瘤手术。第一次,因为心疼攒出来的辛苦钱,选择了一家私人小医院,手术失败。只得开刀两次,方取出肿瘤。
为了生活,她可以坚韧。为凑高昂学费,第二次手术后刚出院就开始打工。哪怕伤口重新开裂、发脓、痛到冷汗直冒,也不过咬牙坚持,继续保持微笑,在餐馆端她的盘子。
可是,作为一个女儿,她始终无法理解两次手术,母亲为何仅来医院探望一次,带了半个西瓜,陪伴了半小时。
这个结,始终无法解开。
朱迅妈妈
直到,她终于有勇气,在节目中哽咽倾诉
“当时吃西瓜都疼得吐不出来籽儿。没办法只能把籽儿咽下去,夜里疼醒,饿了再吃一口......”
这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在她所熟悉的场域——电视节目里去宣泄和表达。 透过屏幕,她也许知道母亲的那双眼睛正在看着自己。于是,那些固着和尘封的痛苦,也有了一个投注和安放的对象。
但有的时候,我们也许没办法直接去做这个体验和沟通。比如,对方已经离世。再或者,你也许还没有准备好,与对方做一个当面的表达。
那么, 也可以使用代替的方法帮助自己宣泄,比如空椅技术。
在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一方(比如,自己)。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内心冲突情境的另一方(比如,母亲),扮演的两方持续进行对话,以此帮助自身接触潜藏深处的 情感 。
当那些失落、内疚、后悔…… 情感 一一外显化,并充分地去体验它们,了解到这些 情感 是自我的一部分。那么它们也就不会成为潜意识中徘徊的“幽灵”,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活。
通过宣泄 情感 ,我们将这些冲突事件补完,整合了对立面,获得心灵上的“完形”。
2 )从分裂走向整合
来访者蓝和我做了两年咨询。
这两年里,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谈论她和母亲的关系。但奇怪的,蓝却很少提起父亲,在两年的咨询比重里不会超过1%。
一个偶然的契机,我们聊到了这个主题。
蓝说,“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父亲在我的生命里没啥存在感。我找不到什么跟父亲相处的记忆或画面。所以,不是我不想提他。而是我根本想不起来他。”
但在蓝的生命里,父亲真的无足轻重吗?
蓝的两任男友,都有着与她父亲类似的职业。她对于“父性比较重”的男性,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她对我描述,在路上看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女儿嬉戏,语气中的那种失落感无可隐藏……
当这些事实的痕迹一点点浮现,蓝后来终于领悟 父亲对于自己不是无足轻重,反而是非常重要。
为何会遗忘所有与父亲相处的记忆呢?
——是因为潜意识将它们抹去了。
蓝和父亲曾经有过很温暖的父女时光。那个像山一样地男人,会将小小女儿举过头顶,任她在自己的肩膀“作威作福”,有时会将她高高地抛起又稳稳地接住,或者拿胡渣扎她,逗得女儿咯咯发笑。但这些快乐时光,后来戛止。
“如果不记得曾经的那些好,那么他离开时也就不会那么痛了……”
蓝没有意识到,自己无法整合对父亲的爱与恨,内心是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 她将内心的“好父亲”直接抹去,从记忆中切除,只留下了消失的“坏父亲”。
但她不知,从此父亲成了自己解不开的心结。
唯有勇气让内心的这份冲突从潜意识浮现,去看到一个完整的父亲,他的好,他的坏,那些温暖,那些远离是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才能拥有一个和解的机会。
3) 从固着走向接纳
在与自我和解的过程中,有些人有幸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比如,朱迅在节目中哭问,“妈妈,你爱我吗?”之后,母亲给出了回应。
原来,那些看似绝情的背后另有隐情
女儿生病只待了半小时,是因为当时组织有纪律不准外出,连那个半个小时都是冒着风险的;给女儿的半个西瓜,是母亲一个半月的收入;而在机场的不转身,并非不爱女儿,而是因为母亲害怕自己一转身就会哭出来。
当孩子可以从“去自我中心”的角度重新理解过往的事件,了解到父母也许有自己的不得已,也许更容易释怀。
原来,那一切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自己不值得被爱。
但有些时候,我们也许永远无法完成这份和解。
这也许与价值观有关。
朋友W说,“大学毕业时,我们没有按照我父亲的愿望,如愿成为一个老师,这是他永远不能原谅我的。
哪怕我现在已经是公司的主管,年薪百万,他也还是觉得我这份工作不稳定,不靠谱。做直播?听都没听过。”
这也许与沟通有关。
比如,在很多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并不多。大多时候,他们用父母的权威,来让孩子听话。因为这份权力,孩子哪怕心里不爽,也只能顺从。
再或者,父母习惯用物质的宠溺,来代替精神沟通的需求。当孩子逐渐长大,这份“不沟通”的惯性也随之延续了下来。
于是,父母觉得孩子,自我。孩子觉得父母,过时。
双方都固着在自己的立场,拒绝沟通,或者发现沟通了也只是鸡同鸭讲。那该怎么办,努力去要,非要不可,不达和解不罢休?这样的后果,只会让双方剑拔弩张,更加伤害关系。
我们还可以做的,是去接受一个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和解的确是无法得到的。
而我们能够做的,是退一步,去接纳这份不可得。
我们可以去选择尊重这份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这也是和冲突相处的方式。
面对内心的冲突,我们也许深受煎熬。它们就如古希腊神话里英雄阿喀琉斯的脚后跟,成为了自己的痛点。
但我们可以选择去勇敢地呈现这份心理冲突,然后重新去修通,修复并整合它。 那个过程并不轻松。,却可以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完整。
但,当我们在这份和解中不可得时,也可也怀着一份接纳。就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也许未完成和不完美才是人生的常态。
而芸芸众生的你我,内心又带着这样或那样的裂缝。毕竟,莱昂纳德·科恩的《颂歌》里这样唱道
“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策划 | 源子
| 江枫
央视女主播朱迅抗癌13年,曾哽咽痛哭,为何父亲去世成为她一生的痛
朱迅用保守的治疗抗癌13年,最终让她摆脱病魔回归舞台。而自己抗癌过程中完全是受父亲的影响,本应该享受着安静的生活,可没成想朱迅的父亲也患上了重病。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父亲一直在默默地忍受着病痛,并乐观的教育着朱迅对事情不要轻易的说放弃。甚至在病重时对女儿还像小孩子一般嘱咐着,为了让父亲放心,朱迅也一直在和病魔做着激烈的斗争。可自己还没有开始尽孝心,父亲却因病去世,成为朱迅一生的痛,而他们患病的主要因素还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压力造成的。
央视女主播朱迅抗癌13年,
朱迅1973年出生在北京,妈妈中学语文教师,爸爸是新华社的驻外记者,一家5口,3个女儿,朱迅排行老三。因爸爸工作的性质,朱迅常年都见不到爸爸,虽然见不到,她最崇拜的还是爸爸,她小时候的梦想就是能成为像父亲一样优秀的记者。
朱迅少女时代长相很甜美,小小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身材长得也是纤细挺拔,跟如今的那些小花们比也丝毫不输。她在14岁就拥有了“央视主持”光环,15岁偶然主演的电影《摇滚青年》里的小小让她红遍大江南北。
就在众人以为她从此星途坦荡,前途不可限量时,朱迅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举动—去日本留学。朱迅的那个年代是出国大潮,她也想要在国外学一些好的东西带回来奉献祖国。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为了高昂的生活费和学费,不得不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她曾在高档的办公楼里打扫从1楼到18楼的厕所,也在餐厅里洗过油腻的盘子。
因为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和学习压力,导致朱迅在17岁的时候就患上了血管瘤。因为高昂的手术费,朱迅一直强撑着,直到实在坚持不下去,才选择动手术。为了省钱选择了一家私人的小医院里做手术,结果手术失败了,她又去正规医院进行第二次开刀。对于年仅17岁的她,一人在异国做手术,身边也没有家人陪伴和照料可想而知是多么的凄凉。
好不容易盼来了她的母亲,还没来得及品尝这幸福的味道,母亲在她的床头放了半个西瓜,陪了她半个小时后就匆匆的回国了。没有人照顾,只能自己硬撑,朱迅曾说“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闻到自己伤口发炎的臭味”,可想而知朱迅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强撑着。
父亲去世成为她一生的痛
可谁也想不到就在这时父亲的身体又抱恙了,父亲在2003到2006年,做了三次大手术。即使这样,都没有医治好父亲的病情。而命运总是一波三折,这时的朱迅也身患疾病甲状腺癌。
好的事情坏的事情总是相符相依的。所以好的是朱迅抗癌13年之后终于成功出现在人们视线中,坏的是朱迅的父亲最终在2010年还是永远的离开了她,与世长辞。我们谁都无法想象那段黑暗时期是怎么度过每一天的,她扛过来了。因为她知道,父亲永远在她身边,鼓励她,呵护她。
直到这么多年朱迅也一直记着父亲去世前留给她的家训“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的天职,不要理会那些恶俗力量的引诱。”也正是父亲的教导一直陪伴朱迅走过多年,如今的朱迅可谓是大红大紫,成了无数人喜爱的央视主持人,还主持了很多届的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