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的故事原型是什么?《中国机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
中国机长的故事原型是什么
《中国机长》是根据川航真实事件改编。
2018年5月14日6时27分,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重庆江北机场正常起飞,载有包括机长刘传健在内的9名机组人员和119名乘客。7时06分左右,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飞行高度9800米。
此时,驾驶舱的风挡玻璃突然爆裂。管制员刚发出下高度的命令,随着一阵嘈杂的巨响,川航3U8633失联了。
发现飞机不正常机长刘传健立马做出返航决定
航客机的风挡玻璃通常有外层、中层和内层三层,而且其韧性和抗压能力是普通玻璃的两三千倍。理论上,即使内层玻璃破裂,中层和外层玻璃仍能抵挡机舱内外两倍的压差。但出于职业敏感,刘传健还是迅速做出决定立即返航最近的成都双流机场。
7时08分,刘传健向管制台报告情况,地面的管制台记录下了当时的对话。
扩展资料
《中国机长》把更多的镜头聚焦于机组人员在面临危难时的精神品格和职业操守,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片。影片从不同角度对“英雄”进行了解答。
机长在结尾说出的话,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让影片主题得到升华。英雄机长刘传建“举重若轻”的胸襟也在影片中得以展示。影片还展现了塔台、空管局、军方等相关部门为此事所做的努力,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中国机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具体是什么事件
在去年,由机长刘传健驾驶的四川8633从重庆飞往拉萨,据刘长健机长说这条线路他已经飞过上百次,对他所说早已烂熟于心,也可以在晚上之前陪女儿过个生日。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飞机飞行40分钟之后,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侧挡风玻璃突然裂开,驾驶室设备失控,灾难即将来临。副机长也被飞出窗外,面对瞬间失压和低温,任何行动都变得非常困难,幸好系好安全带,好不容易被双机长拉回来。
可是飞机越来越危险在危机关头,机长刘传健在气流吹袭和大量仪表被破坏的情况下,改成了靠自己的判断维持飞行,组织机组正确处置。在历史34分钟,36个精准无误的动作下,在机长镇定自若,力挽狂澜下还有乘务员们在后方安慰群众,临危不乱,镇定自若,以身作则,以自己不慌乱不失去方向的言行为群众做好表率。
因为一旦后方乱了,整个飞机就会人心惶惶,一团乱麻,在这几个乘务人员的有条不紊的帮助下,大家稍微安心点,没有彻底乱掉。这次高空的成功渡险可被大家称为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机长的奇迹,后来就被翻拍成了《中国机长》这部电影了,也是现在口碑很高的一部电影,很多人都被机长和乘务人员的精神感动了。
《中国机长》的故事原型是谁
原型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事件。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从重庆至拉萨飞行途中,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导致座舱失压。随后,机组成功处置,在成都双流机场安全备降,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安全。
飞机风挡玻璃脱落,在整个民航历史上此前仅有一次,而且川航这次的危险程度要高得多,机长刘传健也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
扩展资料
赏析
《中国机长》把更多的镜头聚焦于机组人员在面临危难时的精神品格和职业操守,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灾难片。
影片从不同角度对“英雄”进行了解答。机长在结尾说出的话,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让影片主题得到升华。
英雄机长刘传建“举重若轻”的胸襟也在影片中得以展示。影片还展现了塔台、空管局、军方等相关部门为此事所做的努力,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由真实事件改编《中国机长》“紧急呼救”连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