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照颈动脉超音波防中风
脑中风是国人第二大死因,高度内颈动脉狭窄者,每年中风机率大于廿五%。本院新添高端颈动脉超音波仪器,高危险因子病患定期诊断,可收预防中风功效。
病患为一名70余岁的男性因眩晕步态不稳而入院治疗,经颈动脉超音波检查显示有轻度之颈动脉血管壁增厚。(图片提供/亚东医院)
中风治疗讲究时效性,在黄金三小时内就医,施打血栓溶解剂,会有很好的效果,但能预防中风发生,更好。笔者曾针对一百九十一位住院脑中风患者,进行危险因子研究,发现高达十五%的中风病患,罹患高度内颈动脉狭窄,符合颈动脉支架治疗。
颈动脉粥状硬化斑、狭窄,是公认的脑中风血管危险因子,早期的预防和诊断格外重要,如果能早期接受颈动脉超音波检查,进而治疗,可免于脑中风威胁。颈动脉超音波,系属于不侵略性检查,操作简易,有健保给付,中高年龄的民众,具有高危险因子者,最好定期检查。运用超音波反射的原理来检查血管壁表面及其内部是否有粥状硬化的出现,由测量颈动脉内膜厚度。来测定颈动脉血管的管径和血流变化,了解颈动脉有无狭窄或阻塞现象。它可以正确的评估流入脑内的主要血管(总颈、内颈及外颈动脉、脊椎动脉)状况,以了解血管有无动脉硬化斑块、狭窄、甚至阻塞的情形。
血管最内层有一层薄薄的内膜,会随着年龄增加而慢慢增厚。当局部内膜厚度变得很厚好像道路中间一块隆起时,就是所谓的动脉硬化斑块。所以要看血管是否已经发生明显的动脉硬化时,单单靠抽血检查无法知道的,此时颈动脉超音波就成为最好的选择。当动脉硬化斑块越来越大时,则会造成血管狭窄现象,有时候血管完全阻塞。超音波检查还可检查血流的流速及远程阻抗的情形,根据超音波波形的变化来推断血管上游或下游是否有狭窄的可能性。
颈动脉血管壁增厚、狭窄与年龄、血压、抽烟、高血脂和血管粥状硬化息息相关,随着年龄增加,国人的颈动脉血管壁也随之增厚,不能不小心。
如何治疗颈动脉狭窄?
,要好好控制动脉硬化危险因子,如戒烟、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饮食要均衡(控制热量、低钠低脂低糖高纤饮食)、规律运动习惯、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的生活习惯。,亦应合并医师的药物治疗。
但对于有症状发生的严重颈动脉狭窄病患,如单靠上述内科治疗,不能有效预防梗塞性脑中风的发生。建议应视状况考虑采取积极的血管手术来疏通颈动脉狭窄处,包括「颈动脉内膜?除术」及「颈动脉成型术并支架置放」。
「颈动脉支架置放术」通常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脏血管科或放射科医师执行,系将附有钢丝、气球以及支架的导管由鼠蹊部的股动脉穿入,沿主动脉到达颈动脉狭窄处,以扩张的气球撑开狭窄处,再将支架留置固定于该狭窄处即成。整个过程约耗时一个小时左右,只需局部麻醉。
一般而言,其风险及治疗困难度比传统血管手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低,又同样能达到预防脑中风的效果,目前已渐成医界针对「严重颈动脉狭窄」治疗的主流,特别是对那些心肺机能不佳、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具高手术危险的病患,更是治疗首选方式。
该文章《定期照颈动脉超音波防中风》由网友『百鬼夜行』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