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忌拖延/破解5大迷思 抗癌分秒必争
健康养生 2023-06-01 09:34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迎战肺癌5原则
原则1坦然面对感受,避免自怨自艾。
原则2建构其他生活重心,积极参加病友会或担任义工。
原则3乐观面对、用心计划生活。
原则4养成阅读健康信息、杂志及搜索医药网站的习惯。
原则5积极与医师沟通。
案例故事肺癌末期 老陈抓住机会
40多岁的老陈,来自后山,开大卡车为生,为了提神跑长途,他几乎烟不离手。一年半前,突然咳嗽带血、胸部疼痛,差点发生车祸。求诊发现肺癌末期,并转移到骨头及脑部。
老陈不甘心人生画下休止符。他戒掉20多年的抽烟习惯,勇敢对抗癌症。先接受化疗及头部电疗,期间并发放射性肺炎、喉痛及食道发炎,痛苦不堪;7个月前改用标靶药物治疗后,病情获得明显改善,也少有副作用,「好像重新活过来」,他乐观地告诉医师,「我要回去工作啦!」
肺癌,曾令人束手无策。但随着医学进步,「积极治疗就有机会」。
阮综合医院胸腔科医师杨宗宪说,台湾每年添加肺癌病例近八千例,是癌症死因榜首。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居多,约占8成;不少名人皆因罹患非小细胞肺癌死亡,例如前法务部长陈定南,从罹病至辞世仅7个月时间,治疗肺癌须分秒必争。
,杨宗宪发现,国人对肺癌常见5大迷思
迷思1肺癌没有症状?
杨宗宪说,初期肺癌几无症状,但透过胸部X光检查有助发现肺叶边缘1.5公分至2公分的病灶;痰液细胞学检查,可帮助诊断肺中央病灶;电脑断层检查亦有助发现肺内更小病灶。
,如有长期咳嗽不愈、持续胸痛、咳嗽带血、气喘或哮喘、肺炎或支气管炎一再发作、头部或脸部肿胀、体重减轻、疲倦等,应及早就医检查。
迷思2抽烟才会得肺癌?
不抽烟或常吸二手烟、长期接触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质者,都有机会罹患肺癌,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罹患肺癌,建议每年应接受一次检查。
迷思3戒烟后 就可避免罹患肺癌?
答案是否定的。戒烟后罹患肺癌的机率仍存在,只是机率减小。像知名义工孙越戒烟20年后得到肺癌。幸而发现得早,手术后得以痊愈。
杨宗宪说,研究显示,假使1天抽1包,吸烟20年,戒烟后5至9年罹癌风险为不吸烟者7倍;10至14年后仍有5倍;15到19年还有3倍风险。戒烟20年,罹患肺癌风险为不吸烟者的1.7倍。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吸烟。
迷思4肺癌有药可治疗吗?
杨宗宪说,现行肺癌治疗准则为第一线化疗,若病情复发或恶化,再进行第二线标靶药物治疗,但仅5成患者能进入二线治疗。
8月初,世界肺癌医学会公布最新治疗策略,先行使用第一线化疗合并标靶药物,可显著延缓非小细胞肺癌恶化,并延长存活时间。
迷思5如肺癌已无法手术,是不是代表活不久?
杨宗宪说,假使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表示发现得早,预后也较好。但不能接受手术的病人,还是可依病情选择化疗或放射线治疗,未必就没有机会。
二线才用标靶 丧失黄金治疗
杨宗宪指出,未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平均存活期约4至5个月;患者若非主动筛检,往往难在初期就被诊断,就算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已是肺癌晚期,平均存活期也仅6至8个月。
杨宗宪说,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准则中,第一线通常以化学治疗为主,当治疗失败,才会使用第二线标靶药物,造成患者丧失治疗黄金期,整体存活期不足1 年。
化疗合并标靶 存活突破一年
但近年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已有新突破。杨宗宪说,第一线化疗合并血管新生抑制剂,存活期突破1年。新英格兰期刊研究显示,血管新生抑制剂合并化疗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整体存活期达12.3个月,肿瘤反应率为单纯化疗之2.3倍。
杨宗宪提醒,癌症的康复不能完全依赖医药,调整生活型态、加强心理调适,皆有助于延长寿命与提升治疗成果与品质。
该文章《最忌拖延/破解5大迷思 抗癌分秒必争》由网友『分岔路口 i』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
上一篇:定期照颈动脉超音波防中风
下一篇:吃秋蟹?肠胃不佳、痛风、三高患者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