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报到!6招护心三高埋地雷
寒流报到,心脏最知道!今(4)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但中央气象局气象预报指出,寒流在今日起逐渐南下,全台各地气温持续降低,国民健康署呼吁民众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长长辈及肥胖等族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特别提供6招「护心」、「保暖」要诀,希望大家平安度过寒冬。
温度降低易造成血压升高,可能增加心脏病及中风急性发作的机会。
气象局预报,本周5日(星期四)晚上至6日(星期五)清晨,在北部、东北部及离岛的马祖等地区可能出现10度以下的低温,跟这几天温暖的天气相比,温差变化大。国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长呼吁民众,每当温度降低或气温骤降时,血管也会跟着收缩,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可能增加心脏病及中风急性发作的机会,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年长长辈及肥胖等族群,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
寒流来袭 三高患者应该提高警觉
依据国民健康署「2007年台湾地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踪调查研究」显示,20岁以上的民众中,有4成(约730万人)患有三高之任一项疾病。面临寒流来袭及气温骤降,提醒前述三高患者,天气变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除规律服药、定期回诊和饮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压,并做好血压监测。
,65岁以上长辈,可能因环境温度变化而使反应变迟钝,在这段期间,家人要特别关照长辈的起居与活动,以免因周边循环及神经肌肉系统反应钝化,而增加跌伤、骨折的风险。
寒流报到!6招护心三高埋地雷
出现心脏病及中风征兆,请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抢救期。
【6招护心、保暖要诀】
第1招监测血压及控制病情
寒流来袭,提醒三高患者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除规律服药、定期回诊和饮食控制之外,最重要的是要定期量血压,并做好血压监测。
第2招夜间与清晨起床及出门要注意保暖
提醒民众晚上睡觉时,先备妥衣物在床边,不管是半夜起床上厕所或是早上起床,都要记得先添加衣物保暖后再进行活动。除了注意手脚保暖外,头部的保暖也很重要!除手套、袜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戴帽子和围巾尤其重要。
第3招气温回升再出门运动
清晨外出运动时要特别注意御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门,最好等太阳出来、气温回升后再出门运动,并建议结伴同行。
第4招泡汤注意事项
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汤要注意温度勿超过40℃,并且避免长时间泡在温泉中,以免因四肢血管扩张,周边血流量遽增,引发心血管或脑血管急症。
第5招避免大吃大喝及情绪起伏太大
除了避免因天冷而大吃大喝或是情绪起伏太大等情形,另应多喝水、并多摄取纤维素,以预防便秘,以及避免突然用力、紧张、兴奋、激烈运动等。
第6招有征兆立即就医治疗出现心脏病及中风征兆,请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抢救期。
心脏病征兆
突然发生胸闷、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难、恶心、极度疲倦、头晕等症状,很有可能就是心脏病急性发作,应该要立即就医接受治疗;有冠状动脉疾病病史者,在送医前,可先使用医师开立的舌下含片,做紧急救护。
中风征兆
牢记「FAST」口诀,以辨别中风四步骤,把握「急性中风抢救的黄金3小时」
1.「F」就是FACE请患者微笑或是观察患者面部表情,两边的脸是否对称。
2.「A」就是ARM请患者将双手抬高平举,观察其中一只手是否会无力而垂下来。
3.「S」就是SPEECH请患者读一句话、观察是否清晰且完整。
4.「T」就是TIME当上面三种症状出现其中一种时,要明确记下发作时间,立刻送医,争取治疗的时间。
该文章《寒流报到!6招护心三高埋地雷》由网友『你死我活』投递本站,如果您觉得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和站长联系处理!另:该文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